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指引学生形成与强化核心素养,如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等,经验表明,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利于教师渗透核心素养,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教学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学生能在乐观、积极的心理助力下完成学习任务,才能优化学习感受并学知识、强素养。如何优化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教师要探究与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析家校共育视域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培养大学生健康乐观的情绪,积极调节大学生失衡心理。  相似文献   

3.
韦巍 《辽宁教育》2023,(2):30-32
<正>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因为身心迅速发展,他们在交往表达中越来越含蓄和矜持,这种状态常常造成交往中的障碍与困扰,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为了使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能够平稳安全地度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帮助学生学会向同伴积极表达,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笔者以“我想真实地告诉你”主题课为例,谈一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教会学生积极交往表达。  相似文献   

4.
田静  张洁  陆春庚 《中国教师》2013,(16):79-80
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对生活保有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充满热切的期待。有些学生的生活态度比较消级,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学生对未来信心不足,非常需要心理辅导。不过,学生们普遍喜欢音乐。音乐常常成为学生们排遣忧伤、点缀生活、振奋精神和宣泄情绪的重要载体。因此,可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积极心理学"的视野是前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高中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一个教育科目。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教材的人格塑造要素挖掘,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融合的意义切入,探究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人格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6.
潘红 《教学随笔》2022,(1):109-110
近些年来,农村初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显著增大,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威胁.农村学校缺乏充足的心理健康师资力量,需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此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其中,语文学科中的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条件,且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所符合.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明确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进而以积极、乐观、负责的态度,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以预防性辅导为辅。同时,对问题出现初期的学生给予帮助。但学校不是医院,教师也不是医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把重点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和治疗上,要避免医学化的倾向。我们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全体教师…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     
《西宁教研》2000,(3):18-18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是:一、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三、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树立人生理想,具备择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应积极渗透、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强化课外教育指导的基本环节;倡导主体自我教育等。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推进系统的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业困扰、人际关系困扰、恋爱困扰、情绪困扰呈上升趋势,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地采取干预与治疗措施以防范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标的共同指引下,地理学科教师不仅需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地成长。地理学科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为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打造健康心理环境;挖掘教材内容,巧用心理教育契机;开展项目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实行分层教学,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桑乐萌 《知识文库》2023,(21):99-102
<正>在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保证,而积极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幸福感、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新兴心理学分支,关注点从病态转向健康,强调人类精神健康的积极因素,如希望、乐观、幸福感等。将其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缓解情绪困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提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教育方法,以期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中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大阻碍因素,因而在中职教学开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难看出,现在中职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是较为复杂的,部分学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情况严重的学生难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影响到了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难以用正确的态度和心境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因而,作为教学工作者来说,借助音乐教育的积极功能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是非常必要的,也能够进一步的丰富中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形式,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身心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61名研究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乐观,但少数人心理问题仍需重视;研究生遭遇来自学业、就业、经济、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与导师关系也成为部分研究生的压力源;多数研究生拥有足够的心理支持,部分仍感心理支持不足;极少数人完全排斥心理咨询,近40%认可并表示愿意接受心理咨询;面临压力或困扰时,研究生更倾向于积极应对。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和预防体系;确立导师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职责意识;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心理教育功能;建立多模块的研究生素质教育体系;多部门联手实施学生帮助计划。  相似文献   

16.
杨才 《成才之路》2023,(16):85-8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不足、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创新理念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将情境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开放探究学习等创新教学策略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61名研究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乐观,但少数人心理问题仍需重视;研究生遭遇来自学业、就业、经济、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与导师关系也成为部分研究生的压力源;多数研究生拥有足够的心理支持,部分仍感心理支持不足;极少数人完全排斥心理咨询,近40%认可并表示愿意接受心理咨询;面临压力或困扰时,研究生更倾向于积极应对.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和预防体系;确立导师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职责意识;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心理教育功能;建立多模块的研究生素质教育体系;多部门联手实施学生帮助计划.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现实基础。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中存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1.35%,其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出问题的学生较多;贫困生、农村学生、往届生等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较高。结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学习压力的增加和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难免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作为肩负学校一线教学任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和必要。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素质教育良性推进的必然要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他们良好心理素养的培养,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调查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占20%,具体表现为:情绪失常、易紧张、偏执、忧郁、注意力分散、爱发脾气、胆小、自我中心、抗诱惑力差等。与上述心理问题相反,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为乐观、积极的情绪,自觉、果敢、坚韧的精神,团结协作的行为。本文试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良好心理品质进行探讨。开展“愉快教学”,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情绪。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多紧张、严肃有余,生动、活泼不足,过分的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