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在不断增长,他们在生存、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当前关爱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心理现状、教育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近日去一位学生家家访,偶然间看到她大约三岁左右的妹妹读起了《声母表》,就和她们的妈妈聊了几句.发现了一点问题,一直想系统的整理一下.但却始终没有机会。今天又遇到了相似的一件事。所以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那年秋天我刚接任一个班,前任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个学生叫为为,暴躁、偏激,顶撞老师,打骂同学,随意旷课,但他有一软肋:害怕他爸爸。可我还没来得及观察和了解他,我们之间就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开学后第二天,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不小心碰了为为的课桌一下,他竟恼羞成怒地大打出手,我快步跑进教室,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制止了他。我把喘着粗气的为为带进了办公室大声质问:“你为什么打人?”“我就想打人,我看他不顺眼!”毫不愧疚的回答和满不在乎的样子激怒了我,我提高声音对他吼道:“你打了人,还强词夺理,不可理喻!”“下次看他不顺眼,我还会打他!”他也大声地吼道。我惊  相似文献   

4.
“留守学生”的事就是每个学生身边的事甚至就是自己的事(我校共有“留守学生”98人,其中初一50人,初二31人,初三17人)。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同学的内心世界,学会关心别人,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并对父母的辛劳和两难选择表示理解,懂得关爱父母和长辈,使其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懂得宽容与感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说实话,刚接到家访的任务时,我不是太愿意.因为这里是山区,学生住得又远又分散,家访,太难!  相似文献   

6.
爱的奏鸣     
张清来 《学子》2003,(11):36-36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充满阳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茫茫的大雨中,三个女同学将一名行动不便的同学小心翼翼的扶上自行车,缓缓地前行。由于地面凹凸  相似文献   

7.
人不可貌相     
“竹竿”,是上小学三年级时的同学。接触过他的老师、同学都认为他是一个极坏、极令人讨厌的家伙,简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所到之处总是事端不断,有曾与老师顶撞差点打起来的“丰功伟绩”,有与高年级学生打架的“光荣”记录,总之,次数多得……  相似文献   

8.
家访手记     
张梅 《广东教育》2007,(3):61-61
上学期刚开学我就向学生宣布:“这学期我将对部分同学进行家访。”话音刚落,本来热闹的教室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每个学生脸上都呈现出凝重的神色,脸上仿佛都写着“不要”二字。我赶忙补充说:“这学期老师将本着‘发  相似文献   

9.
爱的花絮     
一次,听说班里有个小组很多人没有做眼保健操,我很生气,便让这个小组所有同学再做一次。这时,有几个学生(班里的几个调皮鬼)大声说:“我们做了,为什么还要再做?”一了解,他们几个是做了。于是我当着大家的面,向他们道歉,并鞠了一躬。  相似文献   

10.
当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大家众星捧月般伺候,唯恐照顾不周,令其受委屈。表现在教育上则是一个劲地表扬夸捧,美其名日赏识教育。对于孩子的缺点错误则采取回避的态度。孩子犯错,淡化或护短,很少能正视错误,严厉批评教育,心怕伤着孩子。这种片面的教育方法还蔓延到学校。学校不敢或不愿严格管教约束学生,对学生只是迁就纵容。  相似文献   

11.
12.
过程描述: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村落多、散,家访时,如果让我一个人挨家挨户地找,没三天三夜根本完不了事。于是,我想让一个男学生带路就行了(一般男孩认识的同学家比较多),却发现现在的孩子跟我们以前的孩子不一样,父母因为是独养子女管得比较严,好多学生只认识附近同学的家,稍远一点的都摇摇头说不认识。于是我挑了四五个孩子,让他们第二天八点在校门口集中。没料到孩子们“先斩后奏”,不到七点半就有八个人聚集在校门口了。本想拒绝他们,可转念一想,有时碰到不会讲话的男家长气氛挺闷的,有了这群孩子,也好……而且我也完全理解孩子们对访问同学的热情。于是,我就带着孩子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相似文献   

13.
星期四的早上,我在教室里一边指导学生早读,一边批着作业。突然,眼前的作业本让我愣住了:昨天回家作业有三个大题,这个同学竟然只做了一题。我恨恨地翻过来,一看,又是他——梁崇炎。我心头的火腾地窜起老高,前几天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再三强调,居然还敢这样,分明是没把我这个老师放在眼里。  相似文献   

14.
引子 学生要毕业了,他们送给我一个留言本,上面写满了全班同学对我的感激与祝福.受此触动,我也想给学生写点东西.写什么呢?评价与建议,学生每个学期都看;鼓励与祝福,高三已说得太多;辛劳与喜悦,这无须诉说.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坐在书房翻看着学生的留言与三年的照片,想着一起走过的日子,一种感激与留恋逐渐在我内心深处缠绕、攀升、激荡,所有细节组成了一个个清晰的画面.我突然感觉,朝夕相处的三年其实是我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是可爱聪慧的学生使我不断获得一种纯净的、幸福的体验,使我不断累积职业的品质与人性的善因的过程.于是我写下了这样一篇文字来表达我从未吐露过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仅以知识"够用"、能力"过硬"的标准来培养学生是不够的,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软实力的培育。软资源、资源的柔性运用是软实力必备的基本要素。高职学生拥有相应的软实力基本素养,对他们就业、生存、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食堂就餐,我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餐桌上剩饭的数量和人的年龄成反比,老同志几乎全部吃掉,年轻人有的剩下一些,学生剩得最多。我想很多人也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吧。我在想,为什么?道理很简单,那就是老同志经历过粮食匮乏的年代,体验过忍饥挨饿的滋味,而现在的学生物质丰富,不会挨饿。  相似文献   

17.
家访能够让老师切身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只有通过有效的家访,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分析与理解,真正实现"把爱传递给学生"的目的;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最后实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家访能够让老师切身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只有通过有效的家访,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分析与理解,真正实现“把爱传递给学生”的目的;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最后实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海英 《新课程研究》2007,(11):32-33,40
只要提起林峰,教过他的老师都摇头叹气,许多老师都对他无可奈何,放任自流了他给人的印象:有时趁老师不注意,从教室后门偷偷溜出去;跟同学经常打架、骂人,还聚集班上的同学跟别的班级学生打群架;如果老师教训他一顿,他便讨厌老师,不听他的课,不做他的家庭作业,学习很差;带动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在班上称王称霸。  相似文献   

20.
本文归纳了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针对这些心理特征就单亲学生的学校教育这一热点问题,介绍了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