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1+X证书制度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如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梳理文献总结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指导意义;分析1+X证书制度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诸多难题,聚焦现实困境,结合职业院校现状提出强化改革意识,更新职教新理念;对标对表,完善条件,夯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以X证书为纽带,推动深层次校企合作;优化管理机制,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等措施使改革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1+X证书制度是支撑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发展的制度安排,表现为一种育训结合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及促进就业、劳动用人的评价机制。当前,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主要源于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传递的职业教育诉求、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的制度安排、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需求几个方面,但是1+X证书制度在理论建构及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诸多疑惑,亟待澄清。为深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急需建构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教授“一技之长”转向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化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霞  孙鑫  郭静 《天津教育》2023,(7):17-19
<正>1+X证书制度中的“1”指学历证书,是学生已具备的通用素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证明;“X”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技能掌握程度高低的证明。X证书是赋能,而不是加负。一、问题的提出1+X证书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X证书是一个新事物,同时是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迭代,是在职业资格证书基础上的传承,是建立在我国传统职业资格证书之上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了“1+X证书制度”内涵,提出基于“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对策,即:务实功,深入推进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革;压责任,深入推进以高职院校为重点的“三教”改革;抓融合,深入推进职业院校和企业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6.
1+X证书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教育制度创新,对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深化"三教"改革、构建标准评价体系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以来,虽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面临着学历教育传统教学体系对"X"证书存在排异性、"书证融合"还有一定距离、"双师型"师资不足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与困难.鉴于此,建议构建职业院校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体系及更加成熟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水平,健全培训评价组织和证书的管理评价办法,跟进出台支持1+X证书制度配套政策,以实现1+X证书制度全国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7.
高职英语是高职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由于课程本身属于一门公共课,因此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很难实现课程与所属专业的有效对接。1+X证书制度为高职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教师可以借助1+X证书中的相关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模式等方面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相似文献   

8.
1+X证书制度是继订单式培养、工作过程导向及现代学徒制等职业教育改革措施之后推出的又一项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大改革.可以预见,随着对X证书认识程度的加深,证书的种类及试点数量会越来越多.为顺利推行1+X证书制度,职业院校作为主要试点单位,要加强研究,防止落入1+X证书试点误区;各司其职,努力克服1+X证书试点困境;科学设计,扎实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严格把关,确保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权威.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及将1+X证书融入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来解决的新思路,创建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一对接、两融合、三平台、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的智能制造类专业复合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由此“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然而,由于“1+X”证书制度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以土建类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整个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职教育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正向着生源多元化、技能等级化、学习持续化、技能培训方向多样化发展。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教育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训及监督体系等要逐渐与1+X证书制度完全融合。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院校推进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解决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实施1+X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阐述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对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措施做了探索、研究和实践,为高职院校推进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行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背景之下,专业升级迫在眉睫,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以双高建设为契机,深度进行校企合作,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构建、评价方式改革这四个因素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通过改革前后的效果对比,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观念,随之《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并为这一类型教育设计了"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该文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背景,依托沈阳米其林轮胎公司、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沈阳科勒卫浴有限公司、沈阳宝马公司等大型企业,通过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针对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选择、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创新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应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1+X"证书改革制度。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1+X证书试点工作,充分考虑认证考核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及社会认可度情况等因素,引入华为职业认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衔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
1+X证书制度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当前,1+X证书制度的实施仍面临不少问题,包括教师素质无法匹配X证书要求、教材内容陈旧、教法传统等,而这些正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基于1+X证书制度实施“三教”改革的具体措施,形成可供参考的“岗课赛证”融通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19年4月17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1+X"证书制度试点正式启动,试点实施几年来,全国很多院校纷纷加入其中."1+X"证书制度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院校纷纷调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介绍了"1+X"证书制度及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分析了目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实施的1+X证书制度有利于促进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在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模式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衔接、完善高职院校证书引入评价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期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实行1+X证书制度试点,既是职业教育畅通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快速培养通道的需要,又是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确保其制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当下正处于由双证书制度向1+X证书制度的过渡与转型期,面临宏观规划缺失、考核标准混乱、学分银行未建立、配套机制不足等诸多难题。面对这些不利因素,职业院校应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多元主体参与其中,针对上述制约性因素精准施策,充分利用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难得机遇开展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规律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1+X证书制度是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制度安排,意在解决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为确保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深入推进,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了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下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了结合产业发展、重塑理念目标,深化课程改革、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拓宽引进渠道、建立多元化师资队伍,深化多元合作、形成立体化育人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以保证1+X证书制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