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表达性艺术治疗运用于中小学生团体辅导中的有效教学流程、教学效果及意义进行论述,讨论可推广的创作主题、方式,引导青少年进行有效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将团体辅导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性艺术作品挑选出来,创造性地设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团体辅导过程中,适合使用的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方案,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好地为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工作服务。本研究希望能借由自由创作等艺术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自我探索;在此过程中,辅导教师也能更好地评估学生具备的心理资源,更好地推进团体辅导工作,以期更好地达到疗愈学生心灵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是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表达性艺术治疗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媒介,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不断探索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高校"团体心理辅导"课程融入表达性艺术治疗,不仅拓展了教学形式,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优化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3.
表达性艺术治疗作为心理学界新兴的心理辅导方式,因其具有体验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为专业人士所喜爱。在高中心理课堂中融入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崭新的探索和实践,它能够降低学生的防御心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在心理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觉察、思考和碰撞,释放压力,彼此赋能。结合高中心理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绘画、音乐、沙盘和OH卡牌四种表达性艺术治疗形式的操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中运用各种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书写、戏剧、摄影等艺术媒介来促进个体心灵成长和治愈的辅导形式。因其具有“少指导重体验”和“非言语投射性”等特点,在中学心理辅导课中融入表达性艺术治疗,不仅增强了趣味性,更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降低了学生的防御心理,更易呈现内心压抑的情绪情感和矛盾冲突。结合表达性艺术治疗融入中学心理辅导课的探索实践,阐述了绘画、心理剧、OH卡牌三种表达性艺术治疗形式融入中学心理辅导课的具体策略,为这一疗法有效应用于中学心理辅导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MSSM技术是一种以绘画为基础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之一。教师在高中心理课堂中可通过“交替涂鸦—意象创作—故事编写—分享反馈”三个步骤全面融入MSSM技术,指导学生以交替涂鸦再创作的方式,短时间内实现交互双方潜意识的交流和表达,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澄清自我意识发展冲突,提升自我觉察,增强人际联结,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6.
席建雄 《天津教育》2023,(13):149-150
<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会随着成长有较大的情绪变化,导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心理健康辅导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内容,需要班主任加以高度重视,并围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辅导需求以及情绪变化展开高质量的心理辅导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展开相关阐述。一、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民族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有效地整合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和初中音乐教育,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是每个中学音乐教师的责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地方特色传统艺术文化,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音乐的内涵,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聂晶 《文教资料》2006,(10):61-62
目的:了解中学生性问题认知方面的情况,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使之性心理健康发展。方法:对某中学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952名中学生的自填式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初中生与高中生、住校生与非住校生性认知心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社会在快速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体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应该采取全新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理教育。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理解学生的心理,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本文从五个角度分析情感心理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集音乐、舞动、绘画、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它以多种艺术形式为媒介,秉承人本理念,专注于人本身,通过体验性的艺术表达途径,来了解、探索、接纳、唤醒、悦纳内心自我。它所具有的艺术表达整合性、沟通非言语性、多元体验中的创造性与审美教育的情感性等特征尤其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上,当出现阻抗心理、课堂氛围不够和谐安全、学生表达困难等各种阻碍学生开放自我、表达感受的现象时,需要心理教师及时巧妙地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营造自由且受保护的分享氛围,引导学生畅谈内心真实感受。研究结果表明:恰当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能提高小学心理活动课交流分享的广度与深度;心理教师应关注面质、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等影响性技术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中的运用;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中运用心理咨询技术的目的是达成有效沟通,不是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黄海亚 《班主任》2009,(3):36-37
学校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型的师生人际互动方式,是双方价值观的碰撞、交流、交换。谈话中,辅导教师不可避免地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立场,这无疑会影响到学生。很多案例和经验表明,在学校进行心理咨询,给予恰当的价值干预,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林婕 《教育与职业》2006,(21):76-77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注重师生心理层面的控制与把握,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问题。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艺术地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和正确的学习方式,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进行对比的方式具体分析高中数学的难度,进而研究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和有效学习方式,促进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门重要的学科。  相似文献   

15.
<正>一、表达性艺术在内地新疆班心理课堂中的实践意义表达性艺术治疗,是指借助表达性艺术特有的方法,综合运用戏剧、角色扮演、绘画、雕塑、音乐、舞动、游戏、沙盘等艺术途径,将艺术这一非语言的沟通表达方式作为沟通媒介,释放孩子的情感经验,在锻炼孩子动手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创造力及洞察力的产生,帮助孩子舒缓、化解情绪,发现自我,培养完善人格。内地新疆班的学生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进行分析,对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出一些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打开心灵这扇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下的教育形势要求初中音乐教学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创新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主要在分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途径,期望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艺术心理教育即通过整合艺术教育与艺术治疗的资源所实施的面向所有学生的心理成长指导。它以心理健康教育和艺术教育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一般的艺术教育,其实施过程是以活动者为中心,通过化身于角色世界的“复演”,帮助他们清除心中淤积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冲突,引导他们通过对艺术世界的认知,调整、重组自己的心理经验,以积极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态度认识生活的本质和自我的生命意义,以使其心灵更敏感,情感更丰富,情操更高尚.更具有创造性,进而拥有一个健全和谐的、富于诗意内涵的人格系统。  相似文献   

19.
韦巍 《辽宁教育》2023,(2):30-32
<正>学生到了初中阶段,因为身心迅速发展,他们在交往表达中越来越含蓄和矜持,这种状态常常造成交往中的障碍与困扰,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为了使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能够平稳安全地度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帮助学生学会向同伴积极表达,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笔者以“我想真实地告诉你”主题课为例,谈一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教会学生积极交往表达。  相似文献   

20.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由于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的不同,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心理包括挫败心理和畏难心理,如果能够采用鼓励、引导等方式对学生的这两种心理情况进行调节,就可以引领学生更好的从初中物理学习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