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是王维前期较有意义的作品。题又作《猎骑》。这是一首描写将军打猎情景的五言律诗。作者运用生动明快的笔法,摄取了猎场上带有特征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塑造出这位出色猎手英勇豪迈、轻捷敏速的形象。作品  相似文献   

2.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唐~~  相似文献   

3.
<正>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相似文献   

4.
盛唐的边塞派诗人虽以写边塞生活和边塞风光名世,但也写田园山水诗。而王维向来以写山水田园著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然而,他在早期也作过一些有关游侠和边塞的诗。这些诗写出少年的豪迈,将军的英勇,表现当时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观猎)可作为其代表作,其原诗是: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鹏处,千里暮云平。诗作写的虽是普通的一次狩猎活动,却赞扬了将军野猎的勇武,猎技的精湛,也显示作者热情洋溢、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在内容上,它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相似文献   

5.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代大诗人王维有一首描写打猎的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诗的第一句像电影画面一样,还没出现人,先出现了声响,风呼呼地吹着,弓弦拉动喀拉喀拉地响,营造出一种紧张  相似文献   

6.
摩诘的五言律诗《观猎》,一作《猎骑》,通过对一次猎程的描叙,把一个镇戍边塞、雄健豪放、威武善射的将军形象,刻画得神采奕奕,煞是丰满。揣摩全诗,觉得两点技法尤为突出。一、章法新巧整密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交代了时令、人物、事件、地点。此联,前人交口称誉。沈德潜谓起手“突兀”,似“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说诗晬语》)施朴华说起处“缯绫”,系“倒戟而入,笔势轩昂。”(《岘佣说诗》)各种评说,皆夸发端新巧。按寻常作法,出句  相似文献   

7.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清人王士祯评论此诗:“为诗结处总要健举,如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何等气概。”请你结合全诗说一说此诗结句的妙处。答:_______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人笔下的“马蹄”,很值得品味。先看孟郊笔下的“马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个“马蹄疾”,把登科进士那种洋洋得意、到处卖弄炫耀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看王维笔下的“马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痰,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相似文献   

9.
一、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律诗和绝句,在平仄方面,格律要求相同;但在对仗方面,格律要求却不一样。在绝句中,对仗可有可无;在律诗中,对仗却非有不可,否则便不入律。律诗共有四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在这四联中,“颔联”和“颈联”必须用对仗,“首联”和“尾联”可用可不用对仗。例如: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对仗)  相似文献   

10.
王维的《观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在有限的文字里,把一次出猎活动写得有声有色,逸兴飞扬,为我们勾勒出了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作为旁观者的诗人也被深深触动,豪情满怀,流露出希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诗的格调苍劲有力而又浑穆平和,从诗中流露的情绪看,当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对比手法运用高妙,是本诗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本文试就此作粗浅分析。一是节奏的急与缓、情态的动与静形成对比。将军出猎,先声夺人,“风劲”既暗示了自然风速度之快,连角弓也飒飒鸣响,更暗示出将军骑乘骏马奔驰之速,给人以强烈的速度美感。在“草枯”、“…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鉴赏》2006,(5):35-37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得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将军形象?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  相似文献   

12.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以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而名播天下,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形成了唐代诗坛上一个重要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其实,王维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前后迥然有别。在他早期,正是大唐帝国全盛时期,当时贤相张九龄等秉政,政治清明,海内一统,国力日强,王维抱着积极从政的态度入仕。这时,他充满着为国驰驱的热情,写下了许多气势宏大、感情激越的诗篇,五律《观猎》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诗人通过观猎时所见所闻的描述,生动逼真地刻画了一个满怀豪情而又武艺超群的将军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当时人们轻空谈、重事功的时代精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起手不凡,先声夺人:“风劲角弓  相似文献   

13.
诗词用曲,曲在反常。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乐人之景,可它却引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  相似文献   

14.
物我交融     
“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这里的“我”是作者自己。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想到、谈到、看到、遇到能触动自己情怀的事物。在这种事物面前,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遭遇、自己的成长等等。于是有的人就会把这种联想化作文章——巧妙地把自己与引起自己联想的“物”放在一起来写。学写“物我交融”的文章,可以学习它“转换”的笔法。这种笔法的特点是: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此“物”。“物”在文中进行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民族     
1.大漠边关。月明风劲。波波陪着老将军在军营里四处查夜。不知什么时候起,军营的一角传出了呜呜咽咽的吹奏声。波波问:“老将军,士兵吹奏的是什么乐器?”  相似文献   

16.
王维的诗歌艺术造诣很高,精通各种表现手法。《观猎》首联使用“先声夺人”的手法,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使用“以物衬人”的手法,突现将军的英武、雄健;颈联借用地名的文化内涵,丰满了将军的形象;尾联通过细节描写,揭示了将军踌躇满志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吟唱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提法 ,我在这里使用它 ,主要是指格律诗的吟诵和词的歌咏。下面试就这两个方面略陈浅见。格律诗也有被配上曲谱加以歌唱的。唐代“旗亭画壁”的故事即曾描述过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等诗被歌伎传唱的情形 ;王维的《观猎》(将军猎渭城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 )、李白的《清平乐》(云想衣裳花想容 )等在当时都曾配乐歌唱。当今 ,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等亦曾配乐入歌。这里所讲的不是格律诗的配乐…  相似文献   

18.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早期的诗歌气魄宏大,境界开阔,有着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观猎》大约属于他早期的作品,诗人以明快的笔触,描写了观看打猎的情景:在北风劲吹,百草枯萎,高原雪尽的时节,将军纵马放(?),拉角弓,射大雕,驰骋疾速,意气风发;赞美了将军气概的英武,射技的高超,抒发了诗人轻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19.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来写。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叙述某件事时,你如果能把顺序给调整一下,运用倒叙手法,平淡的事就可能变得精彩起来,令人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看完。有位同学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星期天,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于是他和妹妹花了半天时间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又仔仔细细整理了一番。晚上爸妈回来后惊喜不已。他是按时间顺序来写这件事的,叙述得很清楚,但显得很平淡,不吸引人。后来,老师建议他把事件的顺序颠倒过…  相似文献   

20.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提挈本段,兼及山、水。“美”字为“文眼”,“谈”字领起下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紧承上句,一写山,仰视;一写水,俯观。)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先写河岸陡峭,石崖如壁,状景之奇;再写竹木葱茏,四季如春,显景之秀。)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抓住朝暮的特征,概括地描绘出一天的景色。前两句写山间晨景,诉诸听觉,“乱”字状鸣声的繁杂;后两句写水上晚景,诉诸视觉,“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