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纪昀的鬼神观,学界多认为他写鬼谈怪是在神道设教的创作目的支配下的一种曲笔为文的手段,纪昀是无神论者。但研究者对所持理据的分析有偏颇和武断之处,无论是陈述故事还是直接谈论,纪昀对鬼神都持谨慎态度,这秉承了儒家一贯的鬼神观。  相似文献   

2.
清乾隆时期著名的学术领袖纪昀具有极高的学识和修养,其巨著《阅微草堂笔记》是一本文言笔记小说集,乃晚年发抒情志、劝善惩恶、针砭世风的消闲之作,在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颇富研究价值。其中凝聚了纪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悟以及多方面的思想,如经学观、鬼神观、女性观和小说观等,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纪昀的小说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小说体例和小说虚构是其小说观的两个主要方面。纪昀对小说体例要求甚严.同时纪昀并没有把传奇小说排除出小说的范围。纪昀认为虚构是小说和史书的重要区别,他允许小说中存在虚构。但与当时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的高度发展相比,纪昀的小说观是保守和落后的。尽管如此,纪昀的小说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的差距是由两种不同的小说体例的差别决定的,而不应归于其落后的小说观。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鬼神观既是中国悠久的鬼神文化的产物,又是对传统鬼神观进行深刻变革的结果。孔子通过对鬼神的内涵及象征意义予以新的诠释,赋予鬼神以浓厚的人文色彩,从而把宗教意义上的鬼神转变到人文意义上来,并借助鬼神实现其政治主张和道德理想。孔子关于鬼神的独特见解,突显了化宗教文化为人文文化的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5.
试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婆媳伦理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微草堂笔记》中描述的婆媳关系主要可概括为孝可通神、不孝受报、媳妇受冤及"孝可不贞"等类型。纪昀的叙述真实简洁却又富含幻化的鬼神色彩,其议论"厉而有情"、开通洞达;从中可见纪昀对婆媳伦理的独到见解,及当时文人试图在情理之中找到伦理平衡点而不可得的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孔子所处时代的天命鬼神观念与《论语》中孔子对待天命鬼神态度的考察,论述了孔子崇天、畏天命、敬鬼神的天命鬼神观,并认为这种观念恰恰是其提倡"爱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天命鬼神观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从孔子对“天”、“命”、“天命”的理解和对“鬼神”的态度;“知命”、“顺命”、“乐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关系;天命鬼神观所体现出的注重人事和重视现实的精神;天命鬼神现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四个方面试图全面而又在最大程度上认清并分析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相似文献   

8.
“纪昀啊,前几日你给朕看的一本叫什么《阅微草堂笔记》的书,十分的有趣啊 !”这是近日在上海地区创下收视率新高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的台词。最近,纪昀这个人物也似乎由于各媒体的缘故而日渐“走红”起来。   纪昀阅历深、交游广、学问博。因此这本花了他十年时间写成的数十万言的《阅微草堂笔记》可称得上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谈。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的故事,都是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尽管电视剧中乾隆对此书的评价仅“有趣”二字,事实上,此书也确是趣味盎然。   笔记中有一则记述一对夫妻奇特遭遇的故事,是…  相似文献   

9.
鬼神文化作为神秘主义的象征在民间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通过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鬼神文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窦娥冤》《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促织》等文章进行研究,可提炼出中国鬼神文化中所蕴含的诗意的生命观、悲悯的良知观与带有强烈观察与力量的批判观,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灵感借鉴。  相似文献   

10.
《阅微草堂笔记》顺应民俗社会心理,取法民间叙事,以鬼神狐怪的形象以及民间赋予这些形象的显著特征用作伦理宣教的重要手段,因而作品不是简单地展演民俗文化内容,更不是宣扬封建迷信,而是表现了作者对正统儒学伦理的阐释和捍卫,作品以创作实践体现了纪昀经世实用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乾隆晚期,清朝从康乾盛世的繁华中衰败下来,整个社会朝政失措,纲常大坏。纪昀担心"积百年冤愤之气,而发之一朝",希望通过神道设教,依托自己的鬼神思想,宣传儒家传统之礼,以修整日渐腐化的社会,恢复和谐、稳定、平衡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2.
清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有人梦中到了地府,看见一个官员在阎王前面,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无愧于鬼神。阎王笑了笑说:“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末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  相似文献   

13.
深得佛心     
<正>(根据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故事改编)《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作品是作者以笔记形式编写而成的志怪小说,主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亲身所听闻的奇闻轶事。《阅微草堂笔记》全集分5书(《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共24卷,1208则故事,约40万字。下面的漫画故事根据《如是我闻》中的一则故事改编。  相似文献   

14.
清代大学士纪昀于乾隆年间"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前后历经两年有余,在其晚年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大量的关于新疆的见闻,其中关于新疆的鬼神故事也是内涵丰富且精彩绝伦,为我们多角度地了解二百年前新疆的社会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以及社会信仰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与文化素材。  相似文献   

15.
儒、墨两家在先秦时期并称"世之显学",但在后世的发展中却有着不同的发展命运,这与儒、墨两家不同的天命、鬼神观有着很大的关系。以儒、墨两家的不同的天命、鬼神观为例,解释儒、墨两家不同的发展命运。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中孔子关于鬼神的言论非常矛盾,这导致学界对孔子宗教思想的看法很不一致。全面而辩证地研究孔子的鬼神观,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孔子的宗教迷信思想,进而为研究儒家思想在当时及对后世的影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庸》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第十六章以叙述鬼神来类比中庸之道,从鬼神的角度重新阐明中道的特点。以一种"阙疑"状态的事物比喻儒家至高无上的德,其用意有二:一是从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出发,以鬼神来宣扬儒家的道德修养观念;二是从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出发,从百姓更易接受的角度来"传道"。  相似文献   

18.
死亡如幽灵一样徘徊在人类身边,引起了古今中外众多哲人的思考。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死亡观内容极其丰富。在孔子看来,死亡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死亡可悲并且可恶。当生命与仁德发生矛盾时人们要选择杀身成仁。在鬼神观上,他怀疑鬼神有知觉。他重视丧葬祭祀等死亡仪式,主张进行丧葬祭祀时要依礼而行。  相似文献   

19.
鬼神信仰和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是先秦时代的普遍观念,作为"显学"的儒家学派不可能置身其外。《礼记》作为儒家的经典,其鬼神观与当时社会的普遍观念多有共同之处,但亦体现了儒家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的礼制创造,更代表了儒家的政治设想和关于社会的理想建设,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鬼神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传统的孔子鬼神观质疑的前提下提出观点 ,并从孔子“否定鬼神的存在”、“为何特重祭祀”两个方面引证 ,最后运用马列主义科学方法得出了明确结论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重祭祀态度的本质是使民“亲事”、“听命”,使统治者在这一无形约束下做一代贤君。孔子的重祭祀是现实的必要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