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的管理和研究,已被提到了保证经济繁荣和社会持续稳定的特殊重要的位置,成为又一新的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课题。本文仅就上海市民工潮的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预警和对策。 一、民工潮的形成机制 民工潮是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动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的演化和升级,势必拉动农村和内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新发展,农民工群体也随之产生分化,继进城打工的民工潮之后,我国当代社会出现了新的民工回流创业潮,这是一种以农民工为创业主体的工业化、企业化行为,它的发生有着当前时期特殊的动因,表现出和城市大工业发展不同的特征,这一部分创业民工也有着明显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印记,更重要的是,民工回流创业行为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对该行为的研究也可能成为我国制定农村发展政策、基层产业指导策略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民工潮为一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劳分收入,为他们摆脱贫困奔小康注入了启动力。同时,它让千万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课堂中锻炼竞争意识,开始了观念更新的自我教育过程。但这替代不了学校教育。要让民工潮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做有序的定向流动,关键是由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配合,拓宽教育──就业渠道,协同办好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末中国社会涌现出的大规模“民工潮”,其势方兴未艾。劳务输出最大的省份四川500万“川军”走京津,跑粤闽,每个年头都要为巴蜀大地挣回不下100亿元的巨额财富。另一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建立了41个职业介绍所,输出“皖军”270万,一部分民工还远征到日本、菲律宾、俄罗斯等国。“民工潮”是中国农民继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之后,又创造的一个开通城乡关系的伟大创举,对广大农村尤其是滞后地区带来了富裕和发展,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然而坐观潮头,却喜中有忧。据统计,民工大军中仅受过初中以下教育的竟约占各地输出劳工的80%,从事“砖瓦匠”、“油漆匠”等手工业者约占3成,就业门路大多集中在建筑、饮食、服务等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显然,“民工潮”的整体素质过低,而且存在某些盲目、无序、混乱现象,给社会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需要积极加以引导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民工潮”是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一方面民工为经济、社会进步和城市正常运转作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民工犯罪问题却日益突出。民工犯罪的原因非常复杂 ,除个人 ,社会 ,直接诱发等因素外 ,还包括 :文化冲突、道德观念差异 ;城乡贫富不均 ,导致心理失衡 :人格被歧视 ,诱发犯罪 ;劳资纠纷处理不当 ,激化矛盾 ;综合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泊。关注民工弱势群体、关心民工的心态和情绪 ,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维护民工法定权益 ,预防民工犯罪 ,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民工潮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劳务收入,为他们摆脱贫困奔小康注入了启动力。同时,它让千万农民在市场经济的大课堂中锻炼竞争意识,开始了观念更新的自我教育过程。但这替代不了学校教育。要让民工潮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做有序的定向流动,关键是由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配合,拓宽教育──就业渠道,协同办好贫困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成为热门话题。城市里随处可见的民工身影成为城市建设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据统计,2002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超过9400万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山东宋金政一、民工潮大流动,标志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自八十年代中期始,神州大地上流动的民工潮一浪高逐一浪。并且每到岁尾年初,成群结队回乡“奔年”或离家上路的民工汇成浩浩荡荡民工潮。于是民工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5,(4):16-18
据中央电视台2005年2月20日报道,今年开春以来,尽管广州放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但珠江三角洲地区再度出现了企业亟需民工,而民工难求的“民工潮”退潮现象,劳动力供不应求。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与“民工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0.
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们关注三农问题的同时 ,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但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通过调查 ,并结合我国民工潮产生的历史阶段 ,认为民工潮对农村基础教育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减少农村基础教育入学人数 ;对当地基础教育的削弱大于促进 ;加大了教师工作压力 ;延误了孩子年龄 ,妨碍身心健康 ,增加父母负担 ;加重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到春节前后,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城市务工人员的返乡和返城,“民工潮”这一字眼就一再成为报刊媒体和人们议论的热点。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一项统计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经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工。在中国境内出现的庞大农村流动人口,正使中国社会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口的外流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中国 ,人们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寻找工作的现象称做“民工潮”。究竟怎样看待“民工潮” ?对它作出什么样的评价 ?这是有待于深入探讨和正确认识的。我们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评价 ,固然必要 ,但止于此 ,视角就太狭窄了。还应当从社会的角度 ,从比经济更加广阔的角度 ,对“民工潮”进行思考。从经济上看 ,“民工潮”是有利也有弊的。“民工潮”的好处是 :由于沿海省份经济发展中缺乏劳动力 ,所以大量来自内地的民工涌入沿海省份 ,支持了这些…  相似文献   

13.
“民工潮”现象是我由农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白发现象。本就其形成的原因、民工的现状。以及他们对各地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做了简要的分析,旨在说明这个具有生命力的群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思考蒋忠柏跃斌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村青年进城经商务工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民工8000万人,这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这些人员...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受到经济、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他们成了当前社会各种犯罪活动较为突出的一支.伴随着民工潮的涌现,日趋上升的农民工犯罪也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本文拟通过对民工犯罪的分析,就此类犯罪的防范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适应性教育:民工潮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城市中民工潮现象是很普遍的,农民工用他们澎湃激越的生命力为城市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少问题.民工潮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中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如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将成为这一阶段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农村现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随着农村土地的减少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会增加.解决这些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只有依赖城市,这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除了小城镇的吸纳之外,民工潮将成为另外一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民工潮”向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向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上海徐本仁由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而形成的“民工潮”,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作为同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成人教育,对此应该作出什么反应呢?尤其是民工流入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成教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本文...  相似文献   

18.
农民问题的实质,说到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民工潮”的兴起和高涨,是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产物。“民工潮”的无序和无度,给我国城乡经济健康运行带来负面效应,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实和潜在就业压力以及转移路径的深入剖析,阐释了农村城市化消解“民工潮”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1989年春爆发了百万民工下广东的“民工潮”,“民工潮”一词就成为中国大地上极为敏感的问题.“民工潮”现象的存在意味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长期积累已经达到了极限——农民开始自发地进行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因而,就“民工潮”现象进行专门的研究,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一、中国农村劳动力使用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本来有限且继续大幅度减少的耕地资源已吸纳不了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的供给.目前,在农村近九亿人口中,人均耕地只有1.6亩,而按照建国初期劳均耕种10亩左右土地的标准,我国14多亿亩耕地的数量,只够1.6亿农村劳动力耕种,而目前农村劳动力达4.3亿人.在乡镇企业消化1亿劳动力,多种经营和劳务输出消化5000万农村劳动力后,我国农村仍有1.2亿富余劳动力无事可干,就是说,农村存在28%的隐性失业大军,当他们在农村被推出土地,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后,就大批量地涌入城市,形成了“民工潮”.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民工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在很多方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艰难地生存在城市之中。影响城市民工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是二元户籍制度、人际关系网络、民工的自身素质以及重新“社会化”的速度。虽然情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总体而言,进城民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