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的性质,普遍一致的意见是:“由资产阶级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所不同的是,有的论者将“开始转变”四字或改为“实际上成为”;或改为“基本上成为”;或改为“成为”;有的论者则在这四个字的后面加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定语。  相似文献   

2.
[例题] 1924~1926年中国国民党的性质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该题的正确答案是D,但很多同学错选A.其原因是对国民党的由来以及性质的演变辨别不清。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若干重要历史资料,对中国大革命历史中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新的探讨。笔者认为,国共“党内合作”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唯一形式”,不存在“最好形式”问题;改组后的国民党,尽管其基层组织有较强的革命性,但权力为少数上层领袖人物所控制,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大革命的领导权缺乏足够的深刻认识,时有反复,从未争取到革命领导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共产党亲密友党的各民主党派,在其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完成了三次历史转变:以“中间势力”向“联共反蒋”的人民民主力量的转变,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向新民主主义性质政党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性质政党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关系的产物,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并为其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组织。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和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中,十分重视政党的领导作用。为此,他创建了资产阶级政党,并根据时代发展和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不断对这个党进行改造,在此过程中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他的政党思想。我们认为,孙中山的政党思想形成于兴中会成立到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之前,丰富于国民党成立到二次革命时,曲折发展于中  相似文献   

6.
主题内容认知  本主题包含“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国民党的统治”和“国共关系与统一战线”两大内容。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政党以及资产阶级政权及统治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内容。而国共关系和统一战线 ,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统一战线 ,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主题内容范围 :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大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统治、国共两次合作与两次对抗、中共领导的四次统一战线。主题复习目标 :把握国民党的发展概况和性质演变 ;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规律 ;掌握国共关系发展的脉络 ;分析国共合…  相似文献   

7.
中共“三大”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目的首先是“改组国民党为左翼的政党”。在此之前,共产国际“四大”上,中共发言人也表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时,要在组织和教育群众方面“和国民党竞争”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后,一九二四年一月召开的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使国民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结束后,共产党人于方舟、江浩、李锡九等根据中共“三大”的决议和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具体办法,于一九二四年二月底在天津建立了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和天津市党部,天津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资格加入了国民党,许多党、团员并担任了国民党省、市党部的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资源县地处湘桂交界地带,语言状况复杂。作为当地权威方言的资源话属湘语,同时又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舒声字基本保留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不送气,古全浊入声字部分清化;果摄一等基本读[o];遇摄主要读[y],少数读[u];咸山摄开口多读[i]或[an];深臻曾梗四摄开口三等多读[in]或[n];共四个调类,入声调类消失,上、去声不分阴阳。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一大以后,马林开始与中国国民党接触,与孙中山会晤并讨论了和苏俄建立联盟的可能性。通过全面的考察,马林认为中国国民党不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多阶级的联盟,孙中山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为此他向中共建议:到国民党中去开展政治活动,同时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在马林的主导之下,中共中央杭州特别会议通过了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进一步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提议。而随后召开的中共三大通过的决议案,贯彻了马林的意见。马林提出的国共合作,被称作“斯内夫利特战略”,亦即“马林战略”。  相似文献   

11.
笔者发现在现代汉语语音的教学或自学中,有不少人把i[i]与i[]、[]当作一个音素,读作一个音,实际上它们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书写办法和音素符号不同。普通话的音素共有32个。这32介音素从书写办法和音素符号来分,有四种。其中一种便是一个字母代表3个音素。这个字母便是“i”在“i”bi(笔、碧、逼”等字)的音节中,便是i[i];而在“zi ci si(资此思等字)”的  相似文献   

12.
“革命党”的同盟会改组为“政党”的国民党是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 ,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国民党是“二次革命”前后领导反袁斗争的唯一革命政党 ,它维系了一代革命志士不致流散 ,其斗争教育和唤醒了人们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也给后人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党派林立,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党派,有着不同性质的党派关系,体现出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性质和政党制度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搞轮流执政,表面上标榜民主,实质上是为了调节各垄断集团的利益,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那种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轧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这使它们每个国家的力量不可能完全集中起来,很大一部分力量互相牵制和抵消”,“这种状况是它们的弱点而不是强点”。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党制”,一类是“多党派  相似文献   

14.
1906年萍浏醴起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这次起义的性质,史学界众说纷纭,有人称之为“旧式的会党”暴动,“与整个同盟会的领导毫无关系”,“不具有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特性”;有人认为是受同盟会思想、政治影响的起义,“带有比较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色彩”;也有的论者对上述意见进行过辩驳,提出这次起义“是同盟会领导下的一次武装斗争,它的性质则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笔者认为,要辨析清楚这个问题,必须首先阐明“谁革  相似文献   

15.
列宁曾经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主义者所面临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借助于正在这些民族中间产生出来并且必然要产生出来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必须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因此,在确认识资产阶级,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我党是怎样根据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来建立独特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理论,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政党政治的含义及民初政党政治的实质 政党政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由占多数议会席位的政党联盟负责组织政府,或者由获得多数总统选票的政党联盟负责组织政府的政党控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总称。 民初的政党政治是民国初年以宋教仁为首的一些迷恋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同盟会会员,幻想在袁世凯当权条件下,通过“政党竞争”发展实业等措施采扩大和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进而组织责任内阁,把中国政治纳人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轨道。宋教仁认为:“以前是旧的破坏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敌人是拿出铁血精神,同他们奋  相似文献   

17.
一“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十分注重从经济关系上分析中国国情。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共产党人对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阶级性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毛泽东认为:“国民党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李立三则认为,“现在南京政府,便是买办、地主、资产阶级联合的政权”。瞿秋白也认为,“事实上,国民党的统治——所谓资产阶级的胜利——只不过是豪绅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联盟”。共产党六大《政治议决案》指出:“现在的政权(指国民党政权),是地主军阀买办民  相似文献   

18.
纳粹党(又名民社党),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前身是1919年1月建立的“德意志工人党”。1919年9月希特勒加入德意工人党,对其进行改造,将其名称改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同时颁布“二十五点纲领”为其党纲。从该党的党纲、社会成份、代表集团的利益及其前期活动,完全看得出,它是一个属于小资产阶级性质的党的。可是,自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该党就逐渐转变为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地方和权势集团利益的政党,也就是说,纳粹党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性质转变的问题。那么,是什…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是中西冲突的产物,其代表性的组织在清末为兴中会、保皇会、同盟会等,到民国初年则达到了设法,即“政党林立时代”。至于党争主要体现在国民党与进步之间,影响恶劣,“三二○”事件使国人对政党政治大为失望。民初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有四: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二、缺乏应有的阶级基础;三、党派倾轧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四、民初资产阶级缺乏对政党化的认识,这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是中西冲突的产物 ,其代表性的组织在清末为兴中会、保皇会、同盟会等 ,到民国初年则达到了高潮 ,即“政党林立时代”。至于党争主要体现在国民党与进步党之间 ,影响恶劣 ,“三二○”事件使国人对政党政治大为失望。民初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有四 :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 ;二、缺乏应有的阶级基础 ;三、党派倾轧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 ;四、民初资产阶级缺乏对政党文化的认识 ,这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