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际娥 《教育导刊》2006,(12):52-53
我们从小就非常同情二叔家的哥哥们,因为二叔娶了一个“懒婆娘”(人们对我二婶的称呼),他们便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说也奇怪,几个哥哥却出奇的勤快,干起活来个个能干和利落。父母就常对我们说:“懒娘指使勤孩子。”意思是说做娘的“懒”,把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不会、不熟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就增强了,也就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当时,我对这样的“懒娘”(二婶)颇有微词,认为这样的娘太狠心,太无情,不配做母亲。长大后,我做了母亲,从一篇文章中读到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  相似文献   

2.
思念张老师     
张老师,是我们的历史老师。她和蔼可亲,平易近入,跟我们玩起来还真像个孩子。我们是住宿生,她负责管我们;我们整天在一起,所以同学们都叫她“干妈”。  相似文献   

3.
爹地妈咪小时候在村里,她管父亲叫“爹”,管母亲叫“娘”; 进城上高中后,她管父亲叫“爸”,管母亲叫“妈”; 到上海上大学了,她管父亲叫“爹地”,管母亲叫“妈咪”。不过,她的“爹地”和“妈咪”至今还管她叫“娃”,而不是“B B”。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哭得泣不成声,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相貌丑陋的女人嫁到了这个山村,人们嫌她长丑,都叫她“丑媳妇”。后来她有了孩子,人们便叫她丑娘”。她的孩子们就是在“丑娘”的呼唤声中长大的。是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丑。直到有一天,她的孩子穿“丑娘”衲的鞋去外地求学,在一次体育课上,老师夸说:“你的鞋这么漂亮,娘一定长得不丑。”可同乡的同却说:“村里人都叫他娘‘丑娘’。”这时,孩子才领悟“丑”的含义。从此,他开始嫌弃娘丑,不敢把同学带回……几年后,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改变了对娘的看法。年,娘有病卧床不起,住在医院时,她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上个月,我们中班转来一位叫小玉的小朋友。这孩子在幼儿园很乖巧,老师们都挺喜欢她。可每次小玉妈妈来接她时,都要盘问女儿当天所学内容,若孩子答不出,就对孩子横加指责。好几次小玉妈妈送孩子入园时,我们正在操场上做操,她就亲自拉孩子进来,并要给孩子找一个最佳位置(靠前的),有一次竟然要已经站好队的小朋友让出位置给小玉。本来井然的秩序,被她一折腾,就全乱套了。我对她说:“孩子到了幼儿园,就交给老师来管,再说,让孩子自己找位置,不是更好吗?”谁知她说:“王老师,你不知道,我们家孩子胆小,如果我不帮她,她会吃亏的!”当天放学时,我和小…  相似文献   

7.
娘亲     
刘策 《下一代》2012,(10):18-20
我们称呼母亲不喊妈妈,也不叫母亲,我们管我们的妈妈叫"娘亲"。这个建议是三妹提出来的。我们几个孩子一合计,都认为三妹的提议实在是太贴切了——"娘亲",比我们的亲娘还要亲哩!这个称呼一下子就把我们  相似文献   

8.
H_2O—我的家     
H2O,这是我家的代号。这有两种解释:一是“亲二养一”,父亲、母亲两个大人养我一个孩子。二是我们三人都喜欢亲近植物动物,这叫“亲二”,养花是我们全家唯一的爱好,这叫“养一”。  相似文献   

9.
那是费城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5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个美国朋友,我们都叫她戴比,是个儿科医生,也是一个很懂得教养孩子的母亲。一次,我们一起野餐,戴比的二女儿歇若,不知为了什么原因,同另一个孩子闹了起来。她先是找到戴比告状:“妈咪。安娜不让我玩跳绳。”戴比对她说:“亲爱的,去同安娜协商一下。”戴比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让孩子去与另一个孩子“协商一下”,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新鲜。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孩子都会唱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我两岁多时,亲生母亲因病去逝,我失去了母爱。我和孪生哥哥无人照顾,爸爸便又给我们找了一位新妈。人们都说:“后娘的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江泌的孩子,家境贫寒。小时,家里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由于生活所迫,他成了小小修鞋匠,专门替人削木鞋底。江泌的母亲见别人家的孩子能上学读书,而自己的孩子却上不了学,难过得流着泪对丈夫说:“唉,我真觉得对不住孩子。”懂事的小江泌忙安慰父母说:“爹,娘,请不必忧虑,我会想办法读书的。”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刚上高三时,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妈妈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位数学专家,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她的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位专家给她支了一个点子:“叫孩子每次都给你讲作业.”家长说:“我听不懂怎么办?”专家说:“听不懂也听.”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孩子有明显进步,并且数学的进步会迁移,  相似文献   

14.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  相似文献   

15.
马际娥 《山东教育》2004,(15):42-42
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同情二叔家的哥哥们,因为二叔娶了一个“懒婆娘”(人们对我二婶的称呼),他们便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说也奇怪,几个哥哥却出奇地勤快,干起活来个个精巧利落。父母就常对我们说:“懒娘指使勤孩子”。意思是说做娘的“懒”,把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不会、不熟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6.
继母情怀     
在我的故乡小城有一句俗话:“穿破烂;吃清汤,莫找后母娘。”说的是后娘大多都狠毒。这一定论被小城人世代相传,没妈的孩子都恐惧找后娘。不曾想,这个不幸的事实却落在我的身上,在我5岁时,父亲为我找了一个继母。  相似文献   

17.
其实很简单     
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面试官看到,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还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  相似文献   

18.
爱心洒春蕾     
什么叫“春蕾计划”曾经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教育一个男孩只是培养了一个人,而教育一个女孩则关系到整个民族。”因为女孩子是未来的母亲,一个母亲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文明与否,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  相似文献   

19.
芭蕉花     
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摘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刻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不知为什么事情要哭。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母亲问。“钱。”一个孩子回答说。“钻石。”另一个孩子这样说。“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母亲继续问。孩子们左思右想,却找不到答案。母亲笑了,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