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ψ和ψ(2S)衰变中η和η′混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不同实验组给出的J/ψ,ψ(2S)→VP的分支比,我们对赝标量介子η和η′混合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如果只计及夸克组元,拟合给出的混合角分别为(-14.04±2.37)°和(-11.99±10.46)°;而如果η和η′同时含有胶子组分,则η可能只有轻的夸克组成,η′中的胶子组分可能为Zη2′=0.30±0.24.  相似文献   

2.
空无一物的空间包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称为“零点能”。与零点能相关的电磁辐射谱可以在一个过程中自己产生,大统一的根源就在于这一过程中。在引进“零点能”和“自发对称破缺”等概念后,人们会发现:强相互作用的夸克理论只不过是真空态下,在新环境条件下的电磁作用规律的各种特殊表现。本以电磁理论相类比,从不同层次阐述了电磁作用与强作用之间的统一性问题。从而确信,电磁作用作用在大统一理论中起着特殊的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新发现的Y(4260)粒子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该粒子是cχ1和0ρ构造的分子态,并利用分子态模型解释了为什么Y(4260)→π -πJ/ψ的衰变会比Y(4260)→DD的衰变率大许多,同时预言伴随Y(4260)存在2个同位旋三重态.  相似文献   

4.
阐述在三能级原子系统中产生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在强耦合场作用下,耦合跃迁产生一对修饰态跃迁,把探测场跃迁一分为二,分裂后的两个探测跃迁由修饰态相干对吸收引起相消干涉,从而抑制吸收,使介质在强相干场作用下呈现完全透明现象.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的多模奇偶相干态光场构造了两种不同的四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oe(4),Ⅵ>q和态|ψoe(4),Ⅶ>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ψoe(4),Ⅵ>q和态|ψoe(4),Ⅶ>q的等阶N次方Y压缩特性.结果发现:1.在相同的条件下态|ψoe(4),Ⅵ>q和态|ψoe(4),Ⅶ>q具有相同的等阶N次方Y压缩特征,即它们之间存在压缩简并现象.2.当压缩阶数N为偶数时,a.若Nj(?)=±k(?)π(k(?)=1,2,3,…)时,两态恒处于等阶N-Y最小测不准态;b.若N(?)j=±k(?)π+π/2(k(?)=1,2,3,…)时,这两态可呈现“半相干态”效应;3.当N为奇数时,在相同的条件下,这两态可呈现以下几种效应:a.第一正交分量可呈现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b.第二正交分量可呈现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c.可处于等阶N—Y最小测不准态;d.可呈现“半相干态”效应.  相似文献   

6.
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由多模奇相干态和多模虚偶相干态组成的第Ⅳ种四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4)oe,Ⅳ〉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ψ(4)oe,Ⅳ〉q,Ⅳ〉q)的等阶N次方H压缩特性.结果发现(1)当压缩阶数N与腔模总数q之积qN为偶数时a.若qN=4m(m=1,2,3,…)时,态(|ψ(4)oe,Ⅳ〉q)处于等阶N-H最小刻测不准态.b.若qN=4m′+2(m′=0,1,2…),且(q∑j=1Nψj=±kψπ)(或±kψπ+π/2)(kψ=0,1,2,…)时,态(|ψ(4)oe,Ⅳ〉q)呈现"半相干态"效应2)当qⅣ=2p′+1(p′=0,1,2,…)时,态(|ψ(4)oe,Ⅳ〉q)可呈现以下三种状态a.当(q∑j=1 Nψj=±kψπ)(kψ=0,1,2,…)时,第一正交分量可呈现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b、当(q∑j=1Nψj=±kψπ+π/2)(kψ=0,1,2,…)时,第二正交分量可呈现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c."半相干态"效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初始处于SU(2)相干态的双模腔场与一个Ⅴ型三能级原子共振相互作用系统的光场反聚束效应.讨论了选择原子测量以及两个腔模总光子数、配分参量、耦合系数和原子初态对光场反聚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或原子初始处于低能级,a模的反聚束效应明显地增强;当两个腔模的耦合系数相同并直接对原子进行态选择测量时,光场的反聚束效应不随时间改变;减少两个腔模的总光子数M,光场的反聚束效应明显地增强.  相似文献   

8.
在DKLMT模型基础上,引入描述冷核物质作用的核几何作用函数f(ξ),讨论RHIC能区D-Au碰撞形成单态J/ψ产物机制,给出了核修正因子(RD-Au)随快度的变化关系,并能较好解释RHIC能区的快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外加均匀磁场下,含有D-M相互作用的两量子比特海森堡XXZ模型的热纠缠及隐形传态;通过计算得出模型的纠缠度和输出态的纠缠度以及传态的保真度,分析了D-M相互作用常数、温度、磁场、自旋耦合常数、各向异性参数对纠缠度和保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由中微子的实验数据支持的近似味对称性μ-τ出发,对最小seesaw机制中的中微子性质进行了研究.在中微子质量产生seesaw机制中,μ-τ和CP这两个分离对称性为拉氏量的基本对称性,它们的破缺共同起源于同一个软破缺项,由这个简单的破缺方式,得到软μ-τ破缺在低能时导致了两个小的偏差量δa(≡θa-π/4),δx(≡θx-0)之间的关联,给出θ13混合角的理论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量子态对称性的要求,本文提供了对N-量子比特多体纠缠态的一种可能分类。对称基可以被建立起来,通过两个整体特征:周期结构和循环单元,对称基底态可以分为若干类。并与相变现象类比,重新建立了对纠缠态等价性质的理解:不等价的纠缠态对应不同的相,他们之间的转变必然伴随相变现象。除此之外,包含不同相的量子态被归为对称破缺相。  相似文献   

12.
利用群论和对称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具有D3d对称性构型的B2H6分子的声子态及其声子间耦合等问题。研究发现,B2H6存在5种不同的声子态,它们分别具有D3d群下的a1g、a1u、a2u、eg与eu对称性,其中a2u与eu具有红外活性,a1g和eg具有拉曼活性,而a1u是非活性的;在B2H6的声子态中只有eg是活跃的声子态;活跃声子态eg与eg之间的耦合作用将会产生耦合声子态a1g和eg;B2H6分子的电声耦合作用一定会导致B2H6分子发生杨-泰勒畸变,畸变致使B2H6分子从D3d对称性降低到C2h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群论和对称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具有D3d对称性构型的B2H6分子的声子态及其声子间耦合等问题。研究发现,B2H6存在5种不同的声子态,它们分别具有D3d群下的a1g、a1u、a2u、eg与eu对称性,其中a2u与eu具有红外活性,a1g和eg具有拉曼活性,而a1u是非活性的;在B2H6的声子态中只有eg是活跃的声子态;活跃声子态eg与eg之间的耦合作用将会产生耦合声子态a1g和eg;B2H6分子的电声耦合作用一定会导致B2H6分子发生杨-泰勒畸变,畸变致使B2H6分子从D3d对称性降低到C2h对称性。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目标与环境之间电磁相互作用基础上,得出任意导体球周围时变电磁源的一般镜像关系,给出相距一定距离时两球坐标系的三角函数之间的一般关系以及单位矢量之间的一般变换关系;得出目标二次散射场的表达式,导出计电磁相互作用时的目标复合散射场、复合散射截面;结果表明:当目标间距较小时,必须考虑目标之间的电磁耦合。当目标间距较大时,目标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散射场大约比一次散射场小3个数量级,目标二次散射场的相移主要有该目标的大小、观察方位决定,周围目标及其间距等因素的影响不大。当脉冲波通过离散随机介质时,波形的畸变主要由不同粒子二次散射场的相移产生。  相似文献   

15.
证明了一类Duffing方程x¨+g(x)=e(t)的Lagrange稳定性,其中e(t)以1为周期g:R→R具有下列性质:当x≥d0时,g(x)是次线性的,d0是一正常数;当x≤0时,g(x)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16.
4种基本相互作用中都是短程的强弱相互作用更应该统一.二者除作用强度和距离不同外,主要特征是强相互作用是引力,而弱相互作用是斥力,由此导致衰变.笔者基于QCD等具体提出二者统一的一种可能方法,它们的耦合常数分别是负和正,并得到3维空间4种相互作用统一的图形.同时,讨论了Higgs机制和重整化群及其方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包含核物质-奇异夸克物质混合相的混合星的性质。利用准粒子模型中自洽热力学处理方案来研究奇异夸克相。根据稳定性要求,在袋常数-相互作用耦合常数平面内呈现奇异夸克物质的稳定窗。我们发现亚稳定态(或者不稳定态)纯夸克物质参数会导致夸克-强子混合相的存在。混合星的质量-半径关系主要由夸克物质的状态方程来决定的。与中子星相比,由于混合相的存在,当混合星的半径为10.6千米时它的质量为1.64倍太阳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出发,根据核子耦合参数gσ,gω,gρ,b,c与饱和核物质的密度ρ0、束缚能B/A、压缩系数K、有效质量m*和对称能系数asym之间的代数关系式,计算了多组核子耦合参数.结果显示,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中采用的数值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对文献中各组耦合参数的实际取值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强激光在等离子体中传播时,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考虑相对论效应后,得到了圆偏振电磁横波与尾波相互作用的耦合方程组,并采用一个物理上合理的假设来求解这个耦合方程组,分析了两种简化的模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在以激光传播速度运动的结构中,若选取合适的系统参数,亚浓密等离子体和过浓密等离子体中都存在孤立波或孤立子.  相似文献   

20.
原子中各电子层之间的屏蔽作用由里向外逐层传递,在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左边IA、ⅡA族元素电子层交替产生膨胀、收缩效应、中部及右边各族元素则交替产生收缩、膨胀效应。同族元素的电离势、氧化态、原子半径及其化合物性质等“不规则”变化大都是因原子模型的膨胀效应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