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记者》2001年第3期上,主编吕怡然先生撰有一篇短小的“主编琐话”:《传播:交流与沟通》。在文章中,吕先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新闻传播的本质就是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本着学术的严谨态度,避免断章取义,笔者首先将吕先生提出该观点的那一整段文字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2.
好几年前读过一篇短文.一位有旅外经历的女士说,在一些国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如果遇到有人恃强凌弱,周围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不是像咱国人那样围观看热闹,而是一齐无言地注视;如果那个恃强者还不肯罢手,会有人正色以告:“我们在看着你呢!”接着,会有更多的人发出呼应:“对,我们在看着你呢!”  相似文献   

3.
从核心期刊的概念发展、本质属性、评价研究、专家论断、文献数量和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证核心期刊就是高质量期刊;核心期刊是动态发展的,是学科期刊内容质量等集聚程度的现实反映;核心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建立在评价指标定量和定性分析基础之上,是不容否定和置疑的事实;同时,分析核心期刊认识上存在的其他几种误区。  相似文献   

4.
有关"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引发的争论还在持续,关注本刊的读者作者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思路。本期选择一篇代表性观点的文章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在官方支持、民间需求以及大众媒介的引导下,国学热,尤其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热,已经成为中国大陆无可争议的一个事实,尽管在国学家或文化保守主义者看来,这热度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6.
2008年,频频发生的记者被抓案,让新闻记者一次次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作为被抓记者朱文娜和李敏的代理律师周泽,其言论必然会为公众瞩目。《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受贿罪阴影下的记者被抓现象》的人物专访。本文力图从法律的角度,对周泽律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就记者受贿究竟是“错”还是“罪”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丁柏铨 《新闻记者》2007,(12):100-102
吴强先生的《克服媒体报道简单化倾向——“隐蔽性失实”之我见》(笔者注:刊于《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以下所引吴强先生论述,均见此文。恕不一一说明)一文,就新闻报道如何克服简单化倾向的问题,发表了一些相当不错的见解,对诊疗此疾当是有裨益的。该文还就包括笔者在内的研究者对新闻“隐蔽性失实”或日“隐性失实”的研究进行了论析和评判,也颇能给人以启发。然笔者以为。文章作者在与“隐蔽性失实”相关问题上的观点,似乎还存在着可商榷之处。如对“隐蔽性失实”的概念应当如何认识?对媒体上屡屡出现的虚假新闻的现状应当如何估计?对新闻“隐蔽性失实”与媒体报道简单化倾向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把握?现提出一些浅见,以就教于吴强先生,也就教于其他方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档案是文件的转化物"理论依据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文件"、"档案"的概念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存史是否是档案馆的核心职能"、"利用是否是档案馆的核心职能"和"档案馆的核心职能是什么"问题谈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1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纪念中国期刊业改革开放30周年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等出席大会并讲话。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杨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局长彭波、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频频发生的记者被抓案,让新闻记者一次次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作为被抓记者朱文娜和李敏的代理律师周泽,其言论必然会为公众瞩目.<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受贿罪阴影下的记者被抓现象>的人物专访.本文力图从法律的角度,对周泽律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就记者受贿究竟是"错"还是"罪"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由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研究》在2012年第2期上刊载蒋剑翔同志撰写的《关于对新闻精品的一些认识》(以下简称《认识》)一文中说:"打造新闻精品"似乎成了当前新闻界的口头禅。然而,深究下去,什么是新闻精品,有没有新闻精品,如何打造新闻精品,对于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界、实践界似乎都还比较模糊,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当我接到改版扩版后的第一期《新闻与写作》时,眼前一亮:她的封面以黄红两色为主.尤以黄色为底色:一颗被外文报纸包裹的竹笋在大16开封面的中间茁壮成长.绿色的笋芽已冲出母体,预示着“报业作为一个产业.将在外部压力下进发出内部整合和创新的激情.迎来真正稳定发展的春天”!——这就是改扩版后第一期的主题与亮点.  相似文献   

14.
莺飞草长翠柳长,西子湖畔春意浓。4月10日,由《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杂志联合主办的"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杭州浙报集团举行。来自《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青年记者》、《新闻前哨》、《传媒观察》、《南方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新闻世界》等全国主要新闻专业期刊的负责人和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期刊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并达成《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杭州共识”》。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但是,新闻并不排斥描写,要准确地报道客观事实,又要把新闻写得生动富有吸引力,这是新闻记者需要练就的基本功。新闻报道故事化如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新闻作品中。这种方式使新闻报道有了“温度”,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基础上,如何将新闻报道故事化?笔者结合相关实例,试从人物选取、细节挖掘、场景再现三个角度去浅析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图书馆建设》2008年11期刊登的《建立在流沙上的理论: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悖论》一文,从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事项、读者参与的能力、读者参与的效率等方面与孙长怡先生进行商榷,认为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是建立在流沙上的理论的观点是一种缺乏价值论、目的论指引的观点。目前,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客观现实并不能否认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理论的意义及价值,这些正是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3,(20):46-49
本文从实证研究结论出发,指出网络传播依然存在中心;从技术历史的角度探究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征,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特征变异的因素;进一步论证了网络传播存在中心。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技术渊源在于其体系结构;因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影响,互联网在现实中表现为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共存,即信息表达的去中心化与网络传播的中心化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8.
以馆藏知识的传播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基本概念的界定、如何看待组织机构的约束、传播行为的方向、过程与目的的关系、对学科建设的影响等等.文章在分析完善以知识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的基础上,将两种学说加以比较,探讨谁更符合图书馆学研究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安拴虎 《编辑之友》2010,(12):104-106
<编辑之友>2009年第2期发表了拙作<浅谈"冒号+'因此'"句式的不成立>(为行文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浅谈>),文章是与<编辑学报>长年来将一些说明因果句处理成"冒号+'因此'"的句式的做法以及与<编辑学报>2003年第3期"同仁"的"答疑"进行商榷的,不意却引来李兴昌、陈浩元两先生的副题为"答安拴虎先生"的文章(<编辑之友>2009年第11期),主张:"说明原因的复句+冒号+'因此'"的标点法足对的(以下简称<是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