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是影响植物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关键因素。本试验对正常生长的大豆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定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三个生理参数,以及四种主要酶基因的表达量测定,最后发现NDH、PGR5、PTOX三种酶基因表达量分别是增加、降低、降低的趋势。经过水分胁迫处理的大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值的范围明显低于正常生长的植株。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是通过对单杆大豆不同密度与掐尖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不进行掐尖处理,最适宜的密度是1.6万株/666.7m2;进行掐尖处理时,以密度为1.4万株/666.7m2,一片复叶长出时掐尖最适宜,产量高达338kg/666.7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和花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借助15N示踪技术研究生物炭添加量(0、0.5、2.5和10 mg·g-1)对大豆和花生两种豆科植物幼苗的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对照相比生物炭添加未显著改变大豆幼苗的总生物量,但两个较高剂量添加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炭添加未显著改变花生幼苗的生物量,但最大剂量添加显著增加其根冠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生物炭显著降低大豆对15NH4+15N-glycine的吸收速率,但对15NO3-吸收速率的降低作用相对较弱。生物炭添加显著降低花生对15NH4+的吸收速率,而对15NO3-吸收速率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物炭未显著改变花生对15N-glycine的吸收速率。以上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影响作物氮素吸收速率,但影响依赖于物种差异及生物炭添加剂量。因此对农田土壤进行生物炭添加时,应考虑物种属性和氮形态的差异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维持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秧苗素质是影响水稻生育进程与产量的重要因子。本试验通过对比法,研究不同播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素质和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拔节期、齐穗期及叶龄进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相应延后;产量指标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产量最高的播量为125g/m2。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大田苜蓿实施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吸收规律的影响。对苜蓿三年的株高进行整理,应用Logistic方程y=k/(1+aebx)对苜蓿株高进行分析,得到苜蓿植株的最大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和品均增长速率。结果表明,处理1(尿素97.8kg/ha,过磷酸钙293.5kg/ha,硫酸钾136.4kg/ha)的株高最大,该处理在每年第二茬植株最大增长速率、平均增长速率最大、植株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最短:通过对苜蓿干草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含量进行分析,所得的结论与株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探讨钾素对板栗产量的影响,通过增施钾肥,提高板栗的单位面积产量。采取叶面喷施硝酸钾,比较不同的喷肥次数对板栗生长与开花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钾对板栗平均叶面积、平均叶重、结果枝数、平均雌花序数、平均雄花枝数、单果质量、座蓬率和空苞率有明显的影响。叶面喷钾肥后,单叶面积增加24.8%,单叶重量增加13.3%,雌花数提高了41.7%,座蓬率提高22.9%,空蓬率减少70.9%,出蓬粒数增加47.1%,出实率提高7.9%,百粒重提高16.7%,单株产量增加105%。生产实践证明,叶面喷施钾肥对板栗具有较高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被征地农民群体迅速扩大,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苏州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以启发:通过“土地换社保”、农民“持股进城,按股分红”、帮助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等措施,以实现“亲农、安农、富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机质育秧与常规育秧两种育秧模式的对比试验表明:有机质育秧较常规育秧模式在叶龄进程、发根数量、茎基宽及干物质重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优势,且产量性状也显著高于常规栽培,虽然生产成本略高于常规模式,但最终经济效益仍高于常规栽培,为寒地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稻农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质量分数氯化镉胁迫对土培下大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豆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根长、干重、鲜重、耐性指数以及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随氯化镉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氯化镉会抑制大豆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根长的生长,其中,株高和根长对氯化镉的胁迫更为敏感。100 mg·kg-1氯化镉处理的大豆幼苗的耐性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第14、21、28 d大豆幼苗的耐性指数分别为42.6%、35.9%、34.4%。不同质量分数氯化镉处理后,大豆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当氯化镉质量分数为100 mg·kg-1时,降低幅度最大。重金属镉进入土壤后,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示范,鄂马铃薯5号新品种具有突出的增产优势和超强的抗性,推广种植鄂马铃薯5号,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是提高我乡马铃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种驯化的2个荻品种(系)07-2和07-3进行栽培试验,初步明确了2个品种(系)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在不同的采收时期荻的养分含量有着明显的变化,7月中旬收获可以获得较高的鲜饲产量,在9月下旬则收获更高产量的能源或加工材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喷施硫酸钾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钾后对烟株株高、节距和中部叶开片有明显的影响。在有效叶数相近的情况下,喷施硫酸钾增加株高、节距,喷施钾肥烟叶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钾和还原糖含量稍有增加,而总烟碱有所下降,但降幅小,烟草品质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在带岭秀水人工栽培五味子园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上看,试验中最好的组合是处理3,三次重复总产量是1780g,平均产量是623.3g/株丛;豆秸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豆秸每丛6㎏处理总平均产量531.2g/株丛;不同量猪粪和不同量鸡粪之间产量不显著,不同量豆秸之间产量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寒地水稻秧苗素质是影响水稻生育进程及最终产量、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性,进而促进插秧后能够早生快发,增加低位分蘖,为确保安全成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奠定基础就成为寒地水稻产量进一步稳步提高的重要举措。本试验旨在通过分段育秧、钵体育秧、毯式育秧、钵体毯状育秧四种育秧方式的对比,摸索出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整枝方式对潍县萝卜的种子产量影响。结果表明,种株主茎摘心不能显著增加一级分枝的数量,但却能显著增加二级分枝的数量,增加结荚数,提高种子产量。开花末期将各级侧枝摘心,能够增加有效结荚数,提高种子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的栽培料配方的出菇量,筛选出适合本地秀珍菇大量繁殖的培养基质。通过一年的试验和大量的数据证明,栽培料的3种不同配方中最适合生长的是以棉籽壳为主的配方,而3种栽培料中出菇产量最高的是以棉籽壳为主的配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大豆盆栽的方法,以大豆品种垦四为实验材料,选用不同配方的肥料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为处理,在常规日照和水分条件下,对比不同处理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有不同比例化肥和有机肥处理的大豆幼苗比仅用化肥处理的大豆幼苗平均株高和叶面积分别高13%和8%;加有适当浓度烯效唑的植株最高的达到29.78cm,叶面积最高达15.05cm2,平均值分别高于对照8%和24%。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赢得客户是很多企业追求的目标。本文从RFM分析入手,通过聚类方法划分出对企业具有不同价值的客户群,通过关联分析找出主要群体所消费产品的品牌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分析不同品牌对于不同类型客户的重要性。以期这种方法能为零售企业商品的布局及商品品牌的管理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决策信息,从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客户的满意度,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造林密度、土壤施肥、林农间作等试验,进行平原杨树纤维用材林优化培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控制、土壤施肥、林农间作等措施不仅能提高林木生长量,改善林地土壤及树体营养状况,还能增加额外效益,是提高造纸用材林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个体按其个性特征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体。个体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个体的一生,从生到死都是在不同的群体中度过的,他总是群体中的一员,他不仅从属于许多群体,而且在不同的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学校里的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群体,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想、经历、认识、情趣等,大家一起学习,相互交往,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