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与庐山     
千百年来,庐山以其自然风貌、历史文化与便利的水路交通博得无数诗人的青睐,络绎而来。苏轼于元丰七年来庐山,写峰岭瀑泉以咏风貌景物,游寺观结交高僧名道,绍圣元年再过庐山。另还题咏庐山物产、庐山历史人物,与庐山有关的唱和诗、赠行诗也时有所用。本文试作归类浅析,并认为这些诗多为精品,随物赋形,形神兼备;纵横议论,无不诙谐,见机锋见睿智见妙趣,旷达情志寓其中,好言理的宋诗特征在诗中表现极为明显。庐山也因其诗而播其声名,并丰富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儒家思想对早期庐山文化的影响研究入手,试图探究晋后一千六百多年来,庐山以佛、道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宗教文化共存共融的精神共性所在,并对庐山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予以一定维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前段时间爬了庐山——带着30年来对苏东坡及其作品的理解,寻着他的足迹,我用心去看、去听庐山。置身其中,我对苏东坡有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原来他的作品中蕴藏禅悟!比如我们都熟知的他写庐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4.
《九江师专学报》2011,(2):F0002-F0002
致力于研究、弘扬地方优秀文化的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2008年成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设白鹿洞书院文化、陶渊明文化、青阳腔戏曲、庐山旅游文化、庐山宗教文化、九江非物质文化、庐山建筑文化等研究所;建有特色资料室、  相似文献   

5.
庐山宗教文化在九江文化整体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九江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庐山宗教文化的卓越建树,提高了九江.庐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儒、释、道共处共荣,在九江.庐山的文化宝库中,留下了十分可贵的精神遗产——“和合”精神。教徒隐士亲和自然的生存方式、行为,启发和深化了九江.庐山文化中亲和自然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内容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公元前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上的诗。庐山景色秀美、气象万千。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及作者在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想要对某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因此,在描景中揭示哲理是此诗最主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是他50岁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庐山书院文化独特性,提出“望、闻、问、切”的旅游开发策略。书院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对于提升庐山书院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弘扬庐山传统文化精神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庐山隐逸文化内涵丰富,在隐逸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文章把庐山的隐逸文化旅游资源分为六类:庐隐、道隐、佛隐、学隐、酒隐、吏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庐山隐逸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0.
徐岩 《小学语文》2008,(11):24-26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庐山风景区的民间传说,在庐山的旅游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功能——提高知名度、增加吸引力、打造庐山形象及传承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12.
庐山别墅,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美学特征而言都是庐山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庐山别墅的美学价值是从实用价值逐渐发展而来,并最终形成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庐山别墅的美学意蕴体现在其形式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以及形式中所体现出的当代审美观念的追求。从美学观点来看,只有到了当代,庐山别墅的形式与内容才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袁红芳 《教师》2014,(18):25-25
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作为学生,他们的生活天地比较狭小,无非是学校和家庭,以及一些狭窄的社会层面,有着明显的空间局限性。他们又极少或没有离开过脚下的土地,因此其生活空间又有较强的地方性。他们在这个局限的空间里,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民族文化的熏陶和乡土风情的感染,只是他们身在"庐山",很难意识到这种存在,抑或意识到了这种存在,只是不善于发现值得写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丰富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自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  相似文献   

15.
吴宗慈编撰的《庐山志》是研究庐山文化的重要文献,文章对《庐山志》中有关佛教人物的部分资料进行了梳理和辨析。  相似文献   

16.
庐山历代发生的重大的文化演变、政治事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庐山和中国历史紧密相连,特别是和中国近现代政治风云紧密相连。它与中国近现代史有重大影响的思想、人物、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本文以庐山为视角诠释其中发生的近现代中国政治风云。  相似文献   

17.
正七月的庐山,走来一群人。他们中,有名满天下、桃李成蹊的教育专家;有笔耕不辍,厚积薄发的青年才俊。他们来自大江南北十余个省市,或神交已久,或素未谋面,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班主任之友。七月的庐山,班主任之友盛夏笔会,  相似文献   

18.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笔者从帝王文化、隐逸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园林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等方面,论述了庐山文化的概念、范畴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9.
庐山瀑布     
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首《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很想去看看庐山瀑布。今年国际劳动节期间,妈妈让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带我去了江西庐山。那儿山多,水多,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的瀑布更是名闻天下。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山水诗的产生时间和地点,一般认为,是南朝宋初的永嘉地区,但这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话题。中国山水诗有一个产生、兴盛和走向新阶段的过程,雄奇险秀的庐山山水和儒、释、道兼综的庐山文化为这个过程提供了绝佳演绎场景。中国最早的一批山水诗人是庐山上的和尚、道士和隐士。陶渊明、谢灵运的庐山诗则是中国山水诗兴盛的标志。发祥于庐山的山水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对后世山水诗产生典范性的影响。因此,庐山才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