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燕 《广西教育》2013,(36):64-64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为自己上不了理想的大学而决意复读,不管父亲怎样劝说我去读已录取我的师范大学,我都无动于衷。父亲没法,对我说:“这样吧,反正这大学是10月3号才开学。你先去做一个月的老师,如果觉得做老师行,你就去读师范大学,如果觉得做老师不行,你再选择回去复读也不迟。”在父亲的劝说下,那年8月底,我到一所乡村小学做了临时代课老师。  相似文献   

2.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也许这是一首老掉牙的励志歌曲,但能从外物上得到点力量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又何须管它老不老?高中复读的一年我只用一个牌子的笔芯,只听一首歌——《倔强》。那一年对任何事都偏执得近乎发疯。能使我们清醒的,只有自己。能让我们膜拜的,也只有自己这个神。我在歌声里写着数学题,因为数学是我的心头恨啊。如果没有歌曲带来的那么一点安慰和赏赐,估计我会粗暴地把数学练习册撕烂扔进垃圾桶。高三的时候就曾发生  相似文献   

3.
唯有原谅     
“不是人过的"复读生活 问:我是一个“初四”的学生,父母托了关系我才能到这所中学复读。我不想让父母失望,可我发现我真的很笨。看着同桌那鲜红的100分,再看看自己的70多分,我惭愧极了,这样的成绩明年肯定还是考不上重点高中的。我真的不想再复读。复读的生活就不是人过的。  相似文献   

4.
1993年的7月,对我来说是个黑色的季节,我高考落榜了。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父亲和母亲持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父亲指望我出门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母亲却希望我复读一年,大字不识的她认为上大学是儿子最好的出路。当时我家的情况是:父亲已年过六十,三个哥  相似文献   

5.
全景嘉园     
高考结束后,面对自己上了三本线的成绩,我本来打算复读,但老师、家长们认为我已经努力了,没必要复读。几经权衡,最后我也放弃了复读。在选学校时,想到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决定报一所外省学校。综合找到的资料,从环境、教学情况多方面考虑,我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选为第一志愿,后来我也幸运地被嘉庚学院录取了。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高考失败之后,母亲说:娃,复读一年吧!于是,我就成了一名“高四生”。父亲在我8岁那年因公殉职,下了岗的母亲靠在街边卖小菜把我拉扯大,并且送我念书,念小学、初中,直至高中。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大学生是父亲的遗愿,也是母亲毕生的心愿。第二次面对高考,我的心情比第一次更复杂,压力也更大。每当想起母亲那斑斑白发,那深深的皱纹,还有那严寒酷暑下挑着菜担蹒跚地穿行于大街小巷的情景,我就在心中暗暗地对自己说:这次要是再考不上,你就没脸再活了。6月份,高考的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同学们都废寝忘食地复习着功课,我更是夜以继日,不敢有丝…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亏欠     
《中学生阅读》2007,(12):26-27
八年前,命运和我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高考前一天,我突发高烧,勉强参加了考试,成绩自然可想而知。 医院里,我对父亲说,我要去复读,明年一定能上个重点大学。本以为父亲会满口答应,但没想到他严词拒绝,倔强得像一头牛。激烈地争吵后,我颓然躺在床上,用冷漠抗议着他的无情。  相似文献   

8.
父亲     
窗外是浓浓的夜,点点星光和闪闪灯火兀自在夜中挣扎。我的心也在挣扎,因为我们是特殊的一群,因为我们是高四的学生。我能够鼓起勇气再到学校复读,多亏了父亲的鼓励和帮助。父亲瘦小、黑黝,但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父亲是一把伞,总在雨天撑着;父亲是一座大山,挺拔而伟岸;父亲是一片汪洋的大海,深远而博大;父亲是我人生旅途中一盏明灯,在我迷路时,照亮我的行程。前年,我高考落榜了。面对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     
和同学一起去市区逛街,偶尔会碰见一辆自行车在半路上出了故障,看见这,不免会让我想起家中年老体迈的父亲。他是一位普通的修车师傅。父亲是在何时开始干这行的,我已经记不大清了。好象是从我上小学以来,他就在这行里为我们家谋生路了。父亲的文化水平低,小学只上了三年。但由于家境贫寒,爷爷奶奶在父亲还小时就离开了人世,只剩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为了生计,父亲从小就要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日子过得很苦。似乎他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活都干过。会修车以后,他就没改行了。我不知道修车算不算一门技术。修车的知识都是父亲自学的。刚开始,…  相似文献   

10.
十九岁的夏天在我的记忆中是黑色的。高中毕业,我本来很有信心考上音乐学院,却因为专业考试前一周不幸烫伤了手,只得复读一年。那年初夏,开也租车的父亲出了车祸。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所有的钱都花光了。  相似文献   

11.
在这次疫情中,人们看到一个似曾相识又十分熟悉的老者身影——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他希望自己还能再奋斗20年,建设亚洲最大的心肺呼吸中心。他说:"父亲曾跟我说过,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是能给世界留下点什么,就不算白活。"  相似文献   

12.
十九岁那年的夏天,是我记忆中最黑暗的夏天。十八岁高中毕业,弹得一手好钢琴的我本来很有信心上音乐学院,却因为专业考试前一周不幸烫伤了手,只得复读一年重考。可十九岁的夏天,开出租车的父亲却出了车祸。为给父亲治病,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  相似文献   

13.
父亲在世时,希望我诚实做人。而我在儿时却爱耍小聪明。每每自以为得计时,后脑勺却被赏赐一栗凿,父亲说:“你小子再聪明,还能看清自己的后脑勺?”我不服气,白眼斜翻,几乎脱出眼眶,终究无济于事。后脑勺长在自己的身体上,是身体的一个部分。人活一世,于世间事物深究细研,于学术专业洞幽察微,于浮华名利鹰视狼顾。宏观的,能通过望远镜看到博大的宇宙和浩瀚的星系,巡天遥看一千河;微观的,借助显微镜,分子原子离子纤毫毕显,直至纳米技术显神通。可以说,目光所及,无所不至,无所不能。可是,到了自身这一块—看清自己,人却显得无可奈何也无能为力了…  相似文献   

14.
弟弟和我     
弟弟打工时刚过16岁,在上海一家工地上做饭。他说上学没意思,哥成绩这么好不也没考上吗?听这话时,我已经坐在了拥挤的复读班里,父亲正给我送来防寒的衣服。我想他是错的。  相似文献   

15.
观点对对碰     
鱼鱼: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准备考试。我的理想是上成都七中, 如果没考上,我想我会复读一年,总之我一定要上重点,然后考浙江大学。父母也比较支持我的想法,他们说,要读就努力争取读最好的学校。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即便是复读也值得。  相似文献   

16.
慈父     
巴山 《四川教育》2000,(1):46-46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患了痨病,老实憨厚的父亲只有靠种田来支付母亲的药费和我们兄妹的书学费。哥复读了几年高三也没能考上大学,父亲说,他唯一的指望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17.
西西信箱     
姐姐 ,因为中考没考好 ,这学期我又复读初三了。我自己觉得复读之后收获挺大的 ,可是有些同学却对我冷嘲热讽的。每当我上课答对了问题或考试考了高分 ,他们就会说 :“有什么了不起的 ,还不是个留级生 !”听了这话 ,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丽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原因就是 :有的人能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努力 ,最终实现理想 ;而有的人 ,一遇上困难或经历了一次失败就放弃了 ,这样的人注定是无法成功的。丽丽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重头再来 ,这没什么丢人的。相反 ,我还很敬佩你的勇气和精神。只要你自己…  相似文献   

18.
艰难的选择     
出乎意料的分数 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学校组织学生预估成绩,根据参考答案我估计总分能考到550分左右。参照江苏省往年的本科分数线,估计自己只能凑合着读个二本,我所确立的“保二本争一本”的目标总算勉强达到。经过二十多天的期盼和等待,2007年6月25日下午,我终于从江苏教育信息台查询到了我的高考总分是516分,江苏省考试院公布的第一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普通类本科第二批为559分。信息台发来的信息,出乎意料的分数,把我读二本的梦摔得粉碎。炽热的空气令人窒息,刺耳的蝉鸣令人烦躁。失眠的我反复问自己:为何平时学习马马虎虎?是复读再搏还是读三本甚或高职?我何去何从呢?担任高中教师的爸爸并未责备埋怨我,而是给我分析了复读和一般高校各自的利弊,提出不能上本科就复读,只要我能上本科学费再贵也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妈妈的树     
六岁的时候我曾大病过一场。父亲背着我去医院,长长的路父亲就那么背着我一步步地往医院走。那时我对父亲而言已经有一点重量,父亲停下了,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把背上的我往上顿了顿。我说,爸爸,你累了,放下我吧,我自己能走。说着,我就要从父亲的背上往下跳。但父亲不许,坚持着将我一路背到了医院。  相似文献   

20.
李卫龙 《江西教育》2012,(31):16-18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复读,她也许可以走进梦想中的清华、北大;如果你恨她就送她去复读,她可能比上一次摔得还要惨。"这是一名高考高分复读女生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高考复读班原本应该是为高考落榜生举办的,但多年来,很多已上本科分数线的考生,尤其是一些上了重点分数线的高分考生也加入了复读大军。通过复读以圆自己的名牌大学梦或名牌专业梦,原本无可厚非,因为选择接受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