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是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最感头痛的难题:“教作文难哪!”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出路何寻?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峡谷呢? 一、疏通语言关我手写我口农村儿童习惯于讲方言,一些教师教学也用方言,或方言与普通话夹白。学生长期形成不习惯于用规范的语言写作文,结果写出来的作文是“白话”连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方言词汇来代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教师借助语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做到“四要”。 一、要有准确性和精炼性。具体要求是:发音准确,尽量使用普通话,避免方言中的不规范语言。用语规范,讲述概念、定理、法则时,措词要准确,合乎理论性和科学牲,语言精炼,做到“言简意赅”,不东扯西拉,颠三倒四。 二、要有启发性和逻辑性。启发性的语言是拓展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因素。教师的语  相似文献   

3.
时下,在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山区小学,“方言”、“土语”充斥于耳,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成了普遍现象。 教师上课不讲普通话,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某些学校领导、教师缺乏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感。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答会做,不讲普通话也无妨”。二是有些中老年教师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土生土长,用“方言”讲课得心应手,显得亲切、自然、明了,用普通话讲课却很别扭,有时甚至闹出笑话。于是索性一“土”到底。三是“方言”作为日常口语的主要表达方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讲普通话则缺乏大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4.
教师,为人师者,是孩子们的楷模。教师的语言规范不规范,健康不健康,美与不美,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囿于语言方面,直接关系到孩子们身心的成长。上课南腔北调,方言土语混杂,不积极推广普通活。甚至有的语文教师时而用普通话念课文,时而用方言讲课,还美其名曰有“乡土味”。  相似文献   

5.
王庆 《江西教育》2005,(8):19-20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是鲜活而生动的,也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普通话的规范与更新。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方言是一种有地域色彩的文化现象。我国有七大方言区,其中又分为很多的次方言区,56个民族共有成千上万种方言。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有的次方言区仅隔一条河或者一座山就难以交流。两年前,有来北京采访的香港记者把“治沙”说成了“自杀”,闹出笑话;而到四川、重庆投资的台商因为听不懂四川方言,强烈要求重庆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以…  相似文献   

6.
论高师普通话的教学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刻苦学习的信念和认真琢磨的欲望。从普通话教学的实践看,在方言浓厚的环境中,要改变学生十几年养成的语言习惯,学习使用一种规范的、不同以往的语言,必须首先抓好兴趣的培养工作,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练”、“要我说”为“我要练”、“我要说”,在乐学中,自觉主动地与教师配合,从而较好地完成普通话教学任务。一、消除心理障碍,开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乐趣1、地域障碍: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各种方言分歧较大。由于地域差…  相似文献   

7.
阜阳方言二十年来语音、词汇变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语言的各个方言都有自己的特征,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方言也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从“动”的角度观察方言,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方言。在弄清方言特点的基础上,比较方言和普通话的异同,使人们自觉地掌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就能大大提高学习普通话的效率,促进汉语规范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毛起霞 《学子》2016,(6):62
说好普通话是人与人沟通交际的需要,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东北方言存在艰涩难懂、平卷舌难辨、零声母前加声母、变音不规范等问题。如果语文教师对推广普通话力度不足、方法不当,使孩子仍然停留于家乡土语的语言水平阶段,等孩子长大走出故乡,势必会增加沟通障碍,甚至会给今后的生活、事业带来重大损失。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推广普通话,现将多年来我如何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方法简介如下:一、语文教师必须形成规范使用普通话的语言习惯许多教师的语言都不符合普通话优秀的标准,就算是  相似文献   

9.
朱锦智 《学周刊C版》2010,(7):118-119
方言是真正意义的“母语”:方言承载着难以割舍的“故乡魂”:方言是学生习作题材的“天然宝库”:方言是学生习作语言的“源头活水”。在普通话的框架下.应该引导学生正视方言,巧妙适度地运用方言,发挥方言在取材、语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回归本元,还作文生活化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早在 1978年 ,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语文教师队伍很庞杂” ,“有许多不适宜做语文教师的勉强在那里教了”。 2 0多年过去 ,这一局面虽有所改观 ,但总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据笔者了解 ,目前某些中学语文教师在素质上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语言不规范。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但不少语文教师却难以做到这点。据了解 ,在我国不少方言地区和农村地区 ,语文教师使用方言教学仍然比较普遍。一些教师片面认为 ,教学最重要是“效果” ,如果使用普通话 ,自己不容易清楚地表达思想 ,学生不明白 ,教学效果反而受到影响。殊不知 …  相似文献   

11.
到上海工作了刚半年,突然觉得不会教书了。以往三言两语就讲得很透彻的问题,现在却要花上九牛二虎之力。这主要缘于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虽然只有半年的时间,但却深深感受到了吴方言对学生学习的重大影响。首先谈吴方言对学生书面表达上的主要影响。吴方言与普通话语音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我几乎找不到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语音上的相同之处,但是它还没有对学生书面表达上有什么影响。对学生书面表达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影响。1词汇方面的影响一位参加上海市第十九届运动会体操表演的同学在周记中写到:“军训刚过,我们就开始跳操。一次不小心,我把手表掉了”。“跳操”是典型的吴方言(上海话),意思即练操或做操。而“掉”也绝不是普通话“落下“‘落在地上”的意思,而是“丢失”之意。这位同学在体操训练时不慎将手表丢失。类似的还有“租”与“借”,“走”与“跑”,“买”和“卖”等这些在普通话意义区分很明显的词语,吴方言都不分。另一位同学在周记中谈到亲人对自己的关心时写到:“我有好几个爸爸。他们都非常关心我。大爸爸经常出差到外地,每次回来时都给我买很多礼物……”刚读这篇周记,我很愕然,百思不得其解,是他妈妈嫁过几次人,还是……。不懂上海话的老师会和...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态变化,即语法学上所谓“构形法”的手段,在普通话语法中是很不丰富的。但在宿迁方言中,却存在着一些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构形手段。同时,宿迁方言中词与词的组合,即句法结构方面,与普通话相比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也都显示了宿迁方言语法的地方特色。壹构形法—附加成分(一)后缀1.“一子”“桌子、椅子”等跟普通话一样,但,在宿迁方言里,后附成分“子”远比普通话用得广泛,普通话中不少不用“子”的名词之后,宿迁方言里都可以用。它们可以分  相似文献   

13.
邓红华  邓力嘉 《文教资料》2020,(2):12-13,123
语言资源的传承和使用,关键在中小学生身上。中小学生群体语言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汝城县城乡接合区域中小学生语言态度的调查发现:一是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评价各有不同,说明普通话和家乡话各有优劣,都比较重要;二是对普通话和家乡话的期待程度都较高,对普通话的期待程度稍高于家乡话,说明“推普”效果显著但方言也不会快速消失。  相似文献   

14.
略论“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是对标准普通话而言的。文章以“荆州普通话”为例,对“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的共性特征、成因、性质进行了描写和阐述:都具有普通话声调,是“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的最基本的共性特征;方言干扰、错过语言学习最佳年龄段、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是“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形成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地域变体,是国家通用语言的主力军;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普及”的普通话,只能是“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环境,普通话口语学习更是需要形成人人都说的语言环境。处在信息传媒时代,普通话学习如果仅仅依赖课堂上教师施教,而其他时间和场所学习普通话的个体仍然用方言交流,使学习者依然处在方言的汪洋大海中,这种情形即成语所说的“一傅众咻”。如果缺失必须的语言环境,普通话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全国普通话等级考核制度的实施,普通话的普及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目前普通中学却未能在校园里形成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中学“推普”仍是个薄弱环节。 中学阶段是巩固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形成的语言能力,并使之继续发展提高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中学生所独具的身心特征,使“推普”存在着各种心理障碍。 一、方言障碍. 学生长期生活在方言环境中,早已习惯成自然,用方言交流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中学生的内部语言形成迅速大大快于外部语言的形成速度,常感到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一时难以找到相应的语句用…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方言形成冲击。普通话和方言是共生共荣的语言交流方式,都是汉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推广普通话不能仅仅停留在不消灭方言的层面,更要积极主动地对方言进行保护。本文从语言生态观的视角,论述了保护语言多样性,维护语言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从语言规划的角度对方言保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甘肃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异同,分清普通方言与普通话、“转型”语言与普通话两方面的区别,就会使学生学有针对地学习普通话,同时带动甘肃地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9.
“塑料”普通话是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过程中,方言区人们偶尔使用的交际工具,它的形成与生理、心理、社会和语言本身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它是语言统一过程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各方言区情况不同,同一方言区包含多个层次。单从语音上讲,如果“塑料”普通话某一层次的语音为某一方言区成员共同使用,这一层次就会形成方言文读。  相似文献   

20.
幽默之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刻苦学习的信念和认真琢磨的欲望。从普通话教学的实践看,在方言浓厚的环境中,要改变学生十几年养成的语言习惯,学习使用一种规范的、不同以往的语言,必须首先抓好兴趣的培养工作,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练”、“要我说”为“我要练”、“我要说”,在乐学中,自觉主动地与教师配合.从而较好地完成普通话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