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我的错     
如果一个人上班迟到了,老板问他,他十有八九会说: "今天堵车了,所以迟到了!" "今天公车来晚了,所以迟到!" "今天下雨,所以迟到!" "今天……" 但很少有人这样说:"对不起,这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2.
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逮住了,我辩解说,道路整修,堵车。经理说,知道堵车为什么不早点走。我说,早晨起来要洗脸吃饭,怎么可能走得早呢?经理说,为什么不早点起床。我说,晚上公司加班到那么晚,怎么可能早起床。经理说,那为什么不提高工作效率,还非要加班浪费公司的电费。我有点恼怒,说,不就迟到了五分钟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经理嗓门更大,说,这不是迟到几分钟的事,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争论的结果是,我丢掉了当月的奖金。  相似文献   

3.
印人鲍夫子     
阿土 《文化交流》2014,(12):66-69
前些日子收到西泠印社社员鲍夫子复兴先生寄来的新作《缘缘堂印谱》,半年多前他告诉我,此印谱是他的乡友、同道、作家钟桂松先生创意,他操刀刻石.我的书柜中,已有鲍夫子的《茅盾小说篇目印谱》《鲁迅小说篇目人物印谱》《紫玉锦言》印集,加上《缘缘堂印谱》,可以说“鲍印蔚然”了。  相似文献   

4.
点名     
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先生根本不点名。全班二十几个学生,先生都记得他们的名字。谁缺席,谁迟到,先生举目一看,了如指掌,只须在点名簿上做个记号,节省不少时间。我十四岁进了清华。清华的学生每个都编列号码(我在中等科是五八一号,高等科是一四七号)。早晨七点二十分吃早点(馒头稀饭成菜),不准缺席迟到。饭厅座位都贴上号码,  相似文献   

5.
十时整,高健健准时走进了咖啡馆的门。她看见我,有点抱歉的样子,说不知是否迟到,我笑笑摇头。她说,由于连着四天在做《家人》的节目,昨天晚上回到家,家里已乱七八糟的象一个猪窝,这让特爱整洁的她不堪忍受,挽起袖子,一场大干之后,一看已经是夜里三点多钟  相似文献   

6.
河西 《文化学刊》2008,(5):22-23
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书中收录了《中国的民族性:"思想包袱"与文化"危机"》一文,文中说:"听说王元化先生主张彻底批判旧文化,我是赞成的。"熟悉王元化著作思想,并且了解王元化与熊十力关系的读者大概都不会相信王元化有过这样的主张,恐怕季先生的记忆终究是不确的罢。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9月,《中国名城》杂志编委罗哲文、张锦秋等著名专家、学者来到扬州参加《中国名城》杂志公开发行两周年座谈会和梁思成先生铜像揭幕仪式。罗哲文先生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动情地说:"这是我第十七次来扬州了,扬州人美水美,历史文化深厚,大明寺风清月朗,鉴真堂清幽雅洁,梁先生的像能供奉于此,也是扬州的骄傲了。大运河正在申遗,扬州我还会再来的。"谁料仅一年多光阴,罗老却抛下了他毕生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温和、睿智、博学的长者倍感惜痛。作为自1987年我刊创刊以来连续担任五届编委、顾问,罗老为古城扬州、《中国名城》杂志以及我国的名城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历历在目,思来如同在昨。  相似文献   

8.
自从郭绍虞先生将翁方纲"肌理"说定义为义理与文理的合一,研究者一直奉为圭臬,并以此为基础解释其他诗学概念。其实这是对翁方纲话语的误读。本文利用翁氏所存手稿本《石洲诗话》卷十,及《杜诗附记》等材料,详细探讨"肌理"说的真正内涵。这是翁方纲在阐释杜诗的过程中建构的诗学概念。  相似文献   

9.
说起来,我已经见过孔祥楷先生三次了。第一次是在2010年的孔氏南宗家庙祭祀大典上,孔先生站在台上,深情且有力地颂唱《大同颂》。旁人告诉我,这是他亲自为《礼记大同篇》所谱的歌曲。那次以后,一个多才多艺、饱读群书的奉祀官留在我的印象里。  相似文献   

10.
太华竹海     
正最早是在艾煊先生的散文集《碧螺春汛》中读到关于太华山的描写的,有一篇《竹海新篁》,写春天雨后破土而出的新竹,给我的印象深刻极了。新篁的快速生长,正与一个寻找生活激情的青年的心理相吻合,所以,我才有了与自己的感情更加贴近的感觉。然而,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是隐藏在文章背后的,许多年以后,我与艾煊先生相见,在南京文化巷的那座小楼上,我当面聆听关于《碧螺春汛》写作的经过,这才知道,艾煊受1957年"探求者"事件的牵连,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太  相似文献   

11.
画家考古     
庄月江 《文化交流》2016,(12):64-66
正拿到季志耀先生"和园丛书"之《寸心容香》新书,我感到特别温馨,因为18年前我采访过季先生,并写了一则采访记,题目就叫《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寸心容香》是一本耐读的好书,有极浓郁的地方文化味,这与某些涵盖面"广博"的论著的寡淡形成鲜明对比。书的内容以古陶瓷考古与古建筑考古为主,兼蓄书画鉴赏与作者的书画代表作。我特别看重前者,因为这些都是作者亲身  相似文献   

12.
8月10日,巴金先生所藏的名家书画展在杭州江南文学会馆闭展。此次展出的书画并非巴金先生刻意搜集,都是茅盾、冰心、沈尹默、张乐平、黄永玉、黄苗子、俞云阶等三十余位名家师友和晚辈的赠送。巴金先生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是孤独的,我有朋友,我有无数的散处在各地的朋友。"他还说:"友情这个东西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  相似文献   

13.
祝尚书先生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即从1998年开始,将其研究重点逐步转移于宋代科举与文学,并陆续有专题论文刊出,颇得到学界的关注,我也间有研读。现在祝尚书先生将这二十余篇论文结集,正式题署为《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因我过去曾撰有《唐代科举与文学》,祝先生视我为同道,故特邀我作序。我长期在中华书局工作,祝先生于数年前已在中华书局出版其所著《宋人别集叙录》、《宋人总集叙录》,近年来我又因受学界友人委托,计划编纂一套较有规模的《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两宋部分约请祝先生主持,因此可以说,我们确有学术…  相似文献   

14.
晚景的风度     
魏得胜 《文化博览》2006,(12):56-57
我一直记得熊秉明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那是1989年,熊先生刚刚退休,他在给好友顾寿观先生的一封信中说:"我们进入老境了,让我们塑造我们的老年,一个有风度的老年。"什么样的老年才算有风度呢?熊秉明先生是一位著名学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粒中国文化的种子,落在西方的土地上,生了根,冒了芽……"的。我想,生活基础如此深厚的人,其老境该是有风度的。这只是我所想,毕竟我没看到相关的文字。但也不知为什么,以我少壮的年龄,却对熊秉  相似文献   

15.
皇家粮仓品厅堂版《牡丹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昆剧团朋友告诉我,他要跟汪世瑜到北京去搞一个厅堂版的《牡丹亭》。有"中国巾生魁首"之称的汪世瑜,前些年帮白先勇先生搞出过青春版《牡丹亭》,海内外极其轰动,因此我对这个厅堂版的《牡丹亭》也抱有很大的期待。后来趁到北京参加萧军诞辰百年纪念活动之机,我便前往剧场,一饱厅堂版《牡丹亭》眼福。  相似文献   

16.
瞧这爷俩     
早晨起床,儿子缠着我问,小宝宝从哪里来的。我小时候深信自己是从床底下刨出来的,然而看看脚下的楼板,只得改口:"网上下载的!"匆匆忙忙地送儿子到学校,儿子不愿进去,迟到了要对全班同学讲出合理的理由。我想了想,只有一个原因既合理又诚实:"就说系统昨夜遭黑客袭击,今早启动不正常。"中午儿子沮丧地回到家:"老师总是为难我。语文老师问,什么  相似文献   

17.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10,(2):186-188
<正>说到历史文化散文,几年前我在黄裳先生散文研讨会上陈述过这样一种意见:作为一种文体正式提出来,确是为时不久;但其创辟并非始于今日,起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题未定  相似文献   

18.
王少华在《中州学刊》2008年第4411/1发表的《中原“孝悌观”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中指出: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是建设道德体制的根本。它要求将“孝梯”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本质需求,并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贯穿国家、社会、家庭等的多维系统中发挥长效作用。温家宝总理看望95岁的季羡林先生时,季羡林先生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家宝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  相似文献   

19.
学校放假,儿子把过去的旧课本翻出来准备卖掉,翻检到初三的语文时,便坐在旧书堆上看了起来。看完后,跑过来跟我说,他发现了诸葛亮一阴招。原来,他看的是两篇古文《隆中对》《出师表》。他说,诸葛亮在南阳当农民的时候就很自恋,说自己是精英,可惜没人承认,只有他的哥们儿徐庶相信。那时刘备在新野,混得也挺惨的,很想招贤纳士,徐庶就对刘备吹嘘说:"我的朋友诸葛亮,真乃卧龙,将军见见他吧。"刘备说:"那你和他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清华简《保训》自公布以来,有关简文中出现的四个"中"字引发的争议就未曾间断,先后出现十余种不同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李学勤先生等简文整理者所持的"中道说",即将"中"解释为一种抽象的近似于儒家中正、中庸、中和等观念的道德理念,是后世儒家道统说"道"的滥觞。虽然"中道说"相对于其他各说具有更强的整体解释力,但也存在着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保训》之"中"的传承与儒家"中道"传承的关系方面,具体包括《保训》的传"中"序列与先秦儒家"中道"传承顺序之间的矛盾,以及《保训》的传"中"方式与先秦儒家"中道"传承方式之间的矛盾。本文试图通过探究《保训》中的"河"与上甲微的儒家圣王身份,以及《保训》中"求"与"假"两种特殊的传"中"方式,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