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咋过冬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通过多穿衣、戴围巾、烤火等方式驱寒,使身体暖和起来。动物们有的迁徙到温暖的南方,有的躺在舒服的窝里睡大觉,还有的抱成一团取暖……植物们没有腿脚,不能躲起来,也没有皮毛,它们是怎么度过漫漫寒冬的呢?告诉你们,植物们过冬,招术多着呢!  相似文献   

2.
生命之水     
<正>非洲草原养育着众多的野生动物,那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是野生动物的失乐园。在干旱少雨的季节,为了寻找更适宜生活的地方,动物们开始迁徙。而迁徙路上,动物们不仅要与天敌们周旋,还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了喝到水,动物们总是冒着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3.
Science     
正有蹄类动物迁徙是否属于文化传承Science封面: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在美国怀俄明州的格林河上。Science杂志第640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学习和文化传播是有蹄类动物迁徙发展的主要机制。有假设认为有蹄类动物迁徙是对草料季节性分布信息的学习和传承,但尚无实验证据。此项研究比较了迁入新  相似文献   

4.
菌群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仿生随机优化算法.文中从动物的觅食理论及搜索策略出发,介绍了动物的觅食行为和菌群优化算法的主要操作:趋向性操作、聚集操作、复制操作和迁徙操作;并对聚集操作和迁徙操作进行了仿真;最后介绍了菌群优化算法的参数选择和与遗传算法的比较;并对菌群优化算法参数如何选择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将不可避免对野生动物的活动迁徙产生影响。本文结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和工程实施方案,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上对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进行跟踪,分析青藏铁路建设前后动物活动路线的变化情况,提出本次工程将原预留新开可可西里站移位的保护措施,有效避让了动物南迁路线,最大程度减小车站对动物生存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探索和迁移是人类的自然天性旅行是一种态度,是对新事物的探索,这并非人类的专属特征。很多动物都会在迁徙中寻找新的栖息地,从而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迁移是动物的自然天性,因为这有助于生存。动物离开巢穴出去探索,它们可以获得各种信  相似文献   

7.
地磁场在一些动物的长距离迁徙等活动中扮演着定向和导航作用。本 文以鸟类为例 ,详细介绍动物地磁导航研究的主要进展,指出地磁场在鸟类归巢和迁徙活动中发挥重要的 “罗盘”作用。同时提出当前地磁导航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简海云 《科协论坛》2007,(4):162-163
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动物迁徙的影响,结合经验和已有的例子(青藏铁路),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动物迁徒应采取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受迁徙大雁的启发,人类发明了磁罗盘;受海豚的启发,人类发明了声呐;受海狸的启发,人类学会了建造水坝;人类还从蚂蚁身上学到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人类历史上很多创造性的发明灵感都来源于动物。但轮子的发明是个例外,它的问世与动物没有半点关系。  相似文献   

10.
美洲王蝶是一种色彩艳丽斑斓的美丽蝴蝶。为躲避加拿大和美国的冬季严寒,数以亿计的王蝶每年都要南迁到墨西哥的温暖森林里繁衍生息。在超过5000公里的迁徙路上,处处都潜藏着凶险:崇山峻岭问的风霜严寒,大海上的狂风暴雨,沙漠中的烈日干旱……健壮有力的翅膀是王蝶穿越艰难险阻的生命之帆。  相似文献   

11.
<正>量子力学描述的是一个古怪的世界:粒子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或两个粒子彼此相距很远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多年来,生物学家小心翼翼地把量子力学引入到生物学领域,发现量子力学可以解释一些令人惊奇的生命现象。每年秋天,成千上万只知更鸟为了躲避北欧的严冬,开始向南迁徙,飞往温暖的地中海沿岸。那么知更鸟是如何在这3000多千米的迁徙路途中找到方向而不迷失呢?与其他的物种不同,候鸟、海洋动物,甚至一些昆虫,它们不依靠于地标、洋流、太阳位置或星空等来找到方向。相反,它们利用的是地球磁场来导航。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2.
远距离迁居     
每年约有1400万美国人迁移到另一个县,而迁入美国的合法移发则有约84万人。这两组人称为“远距离迁居者”,而每年在同一县范围内迁徙的约2600万美国人则不属此列。  相似文献   

13.
秋风乍起,冬天将至。动物怎样度过严冬?濒危动物怎样度过严冬?我们应当如何在冬季保护濒危动物?本文介绍了动物对冬季生态环境的种种生理与行为适应,并指出了冬季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刘洋 《科技管理研究》2022,(11):259-260
<正>在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长河里,历朝历代权利更迭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动乱,古代的普通民众生活质量不高,大多数人的毕生所求不过是一生温饱。在战争年代,被战火波及较为严重的地区,很多普通百姓会跟随整个家族一起迁徙到其他地方,为了求得一个能让他们平静生活的地方,在新的地方谋求生路解决温饱。这种迁徙的出发点是群众自发性组织,并非为官府强制要求,还有一种迁徙方式是政策要求,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国家刚刚建立或国家刚刚经历一场浩大的叛乱后,某个地区的人口总数量因为战火而急剧下降,国家为了平衡全国各地的发展,会通过政策要求其他省份的部分群众迁徙到此处生活,通过人们在此处世代繁衍生息,逐渐让这片土壤恢复生机。无论是哪种迁徙方式,都是由战乱引起的社会变迁,都造成了群族大规模转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方言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在动物界也普遍存在。与人类方言相比,动物方言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客观因素如集体迁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维护集体利益的需要对于动物方言的巩固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动物方言具有指称功能、意动功能、身份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葛芮 《青海科技》2013,(2):29-32
凡是养过伴侣动物(例如猫、狗)的人都有体会:动物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和人沟通、交流、传达信息、建立感情。在自然界中,动物一出生就要学会寻捕食物、躲避天敌、跋涉迁徙、寻找配偶和繁衍生息。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兼作家杰夫梅森和苏珊玛克阿瑟的畅销书《当大象哭泣的时候》引用了无数自然界中对动物行为观察的实例描述动物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7.
<正>古老的传说有关藏族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来自印度,是释迦牟尼的后裔;有的以藏族人相貌与马来西亚人相似,而认为应是由马来西亚半岛迁徙而来。然而,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则是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一段"猕猴变人"的古老传说。相传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命其猕猴徒弟,由南海到雪域的西藏来修行。为了度化西藏,猕猴与当地的妖女结合,生下六只  相似文献   

18.
每年,王斑蝶都要长途跋涉 4 000多千米从它们在北美和加拿大的出生地,来到墨西哥的冬季宿营地。王斑蝶的迁徙的神秘之处在于,这些蝴蝶能够只依靠自身神奇的导航本领,找到它们的越冬营地,那是它们从来就没有见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这张美洲鹤(鸣鹤)飞往南方过冬的照片是去年12月由一架超轻型飞机拍摄的。上世纪40年代,这种动物几乎彻底灭绝,但现在北美洲人工喂养和野生的美洲鹤总数已经恢复到了536只。但是,在人工喂养的过程中美洲鹤丧失了冬天向南方迁徙的本能——这是它们必须掌握的一项生存本领。于是,工作人员用超轻型飞机引领它们飞向南方。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对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限定:动物会动,但植物会动就怪了;动物有恒温、变温之分,植物在我们印象中是冬季叶落或生长缓慢,摸一摸,植物身体温度没有不随外界变冷而变冷的。但大自然是无奇不有,只有你不知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