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勇 《教学与管理》2013,(27):24-26
2012年7月22日,教育部出台了《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以"撤点并校"为表征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比如校车安全问题等业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说明推行十多年的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并  相似文献   

2.
对"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撤点并校"在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健康第一"等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提出"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场地器材、师资队伍、课堂教学、领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对解决"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旨在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师资力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办学,提高办学效益;但同时也引发出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难、辍学增多、公共安全事故频繁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秦皇岛市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完善该项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东教育》2012,(25):63-64
新闻背景转眼,"撤点并校"已有十年。日前,在一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讨会上,专家建议调整"撤点并校"政策,因为统计显示,调整十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一半。有学者指出,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000多元,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2012年5月2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5.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被称为"撤点并校"。这一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较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资金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子女在"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愿望。但是一些地方的过度集中办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政策在实施十年之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11月,教育部要求各地暂停撤点并校。文章对撤点并校政策十年的变迁进行整理了分析,找到政策变迁背后的原因,为完善撤点并校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城镇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进行结构布局调整,优势是有较大的制度空间,较好的政策支持和较高程度的社会重视度;劣势是农村教育基础薄弱,义务教育水平低,学校发展势态不稳定,布局调整程序缺乏公正性;在城镇化的历史机遇下,存在盲目撤点并校和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的威胁。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寻求更加合理的整合方案。  相似文献   

7.
"撤点并校"政策是由中央提出的一项旨在扩大农村中小学学校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改革举措,而地方政府的过度撤并导致中国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危局。依时间维度追溯,"撤点并校"政策经历了政策图景确立、决策者注意力改变及制度性摩擦等关键节点,该政策暗含三组主导逻辑,即公平与效率、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公众参与与精英决策,而每组逻辑天平均有程度不一的失衡。因此,需要果断终结地方政府的撤并决策及行为,审慎界定农村教育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村民广泛协商以确定布局调整方案,并从制度设计上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否则农村教育危局难解。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由此拉开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序幕,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于是在全国广泛展开。如今已十余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着因盲目"撤点并校"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012年11月17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  相似文献   

9.
张淼 《教育科学》2015,31(3):31-35
“撤点并校”是我国新世纪以来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政策,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社会影响.政策历经了推行、调整、停止几个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进入反思、深化阶段.从城市化进程的视角分析评价这12年的“撤点并校”政策,它是历史必然,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注意循序渐进、专业化推进的原则,同时重视农村学校在现代化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亮 《教育》2013,(34):19-20
2012年7月23日,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远难行、交通隐患等问题。已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政策暴露出大量问题:随着撤点并校的进行,低龄寄宿问题也随之出现。一些家校距离较远的农村小学生不得不到学校寄宿,父母只能定期探看。这些寄宿小学生年龄过小,不能自理,还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现在,撤点并校已经减速,低龄寄宿小学生的问题应引起注意。有专家表示,低龄寄宿正在批量制造"体制孤儿"。起因于撤点并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金牙瑶族乡  相似文献   

11.
<正>一、"撤点并校"的背景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被称为"撤点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撤点并校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但是,撤点并校带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此政策在实施10年之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办好村小学和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经过近十年的推行,其成效可概括为两"改善"两"提高",即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设施条件,改善了师资队伍状况,提高了学校规模效益,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这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两"加重"两"不足",即农民的经济负担有所加重,学校和教师的管教压力有所加重,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的利用不足.为克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出现新的问题,确保农村教育健康和可持续性地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平"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新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妥善处理"撤点并校"带来的"上学难"和校产流失问题,切实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实际操作层面,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提出了解决学生上学交通问题、增加经费投入、妥善处置闲置校产、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等建议,为规范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行为,实现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结构变化,适龄生源不断减少,造成农村教育资源利用率不足,大量教育资源浪费,所以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中体现的是"高公平、多效率"。此文从教育生产效率、教育生活公平和效率与公平的内在一致性来分析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深层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工作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反思这次大规模撤点并校工作对农村文化的消极影响,认为"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学校应该也能够对农村文化困境的突围有所担当,即通过科学、稳妥地恢复或重建一批农村学校,为农村文化立魂;培育为全体农村儿童服务的学校文化,接续农村文化发展的血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有效促进农村文化的活化,为农村文化的发展尽教育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当前部分地区对该项政策的理解与推行出现了不少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及部分地区进行布局调整所产生的问题,更加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被称为“撤点并校”。这一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较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资金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子女在“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愿望。但是一些地方的过度集中办学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政策在实施十年之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11月,教育部要求各地暂停撤点并校。文章对撤点并校政策十年的变迁进行整理了分析,找到政策变迁背后的原因,为完善撤点并校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地区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对该项政策的理解与推行上凸显不少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推行现状、部分地区调整失当所引发的严重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稳步推进布局调整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发生了举国震惊的校车事故,19名幼儿殒命上学路上。2012年12月24日,江西贵溪一载有15名幼儿园幼儿的校车侧翻坠入水塘,造成11名幼儿遇难。在农村时有发生的校车事故和"上学远"背后,是一个长达10年之久的公共政策。这就是我国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也就是俗称的"撤点并校"。过度地"撤点并校"造成不少地方的  相似文献   

20.
段玉文 《师道》2012,(7):60-61
媒体报道:不久前举行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讨暨‘新教育、新农村’项目启动会”上,专家建议调整当前“撤点并校”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