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巴金的创作生涯中 ,自始至终都受到俄国文学的巨大影响。这对巴金的艺术创作 ,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均产生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托尔斯泰庞大的文学遗产里,作为这位伟大作家在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求上的总结性作品的长篇小说《复活》,具有着特别突出的地位。许多反映出19世纪整个俄国文学的探求的、对作家来说极端重要的主题,都在《复活》中互相交汇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实践,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深深吸引着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作者资料:司汤达(1783-184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法国与巴尔扎克齐名的文学大师。本名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7岁丧母,从小受外祖父影响,很早便阅读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年轻时曾加入拿破仑军队,  相似文献   

5.
历代俄国作家在其创作上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从以细致冷静著称的传统现实主义到受现代主义影响的新现实主义,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政令僵化到新时期传统派文学的自由回归,俄国现实主义在理论和创作上,经历了一个独立探索、稳步发展、辉煌高潮、衰落复归的完整发展阶段。在分析俄国文学各阶段现实主义的理论演变的基础上,认为苏联时期僵化的文学政策,束缚了作家的思维,同时在消费观念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文学领域也无法幸免,固守原有的文学理念,埋头创作已远远达不到现实需求,因而,衰落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是大战的经历却给美国人的生活、思想以及行为等方面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发生的两件事——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对人们的思想震动很大,促使人们对现实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从而促进了一系列新思潮在美国诞生。就美国文坛上来说,继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现代派之后新出现了一种反传统、反文学主流的“现代派”,即活跃在五、六十年代被许多评论家称作是“后现代派”的文学。如同现代派小说主要采用“意识流”形式和技巧一样,所谓“后现代派”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开始确立并迅速发展,随之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时期的产物,是近代欧美文学长河中的雄峰。一般以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法、英诸国为中心,后期以俄、美、北欧等地为重点。这时期的文学领域里,作家辈出,灿若群星,佳作迭起,浩如烟海,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绚丽多姿的文学景观,被高尔基看作是“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现撰此篇短文,仅从下列数端,聊以观照这种文学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8.
在浩淼的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中,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是两座辉煌的山峰。不同的是,前者云遮雾绕,后者则如晴空下的山峰,在世时已显得光芒万丈。托尔斯泰曾经得到同时代不同阶级、党派、民族的人一致颂扬;而后世许多出色而高傲的作家,也都折服在他的“才情”之下。作为一名作家,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赢得生前身后名,更以其大海般的思想与胸怀写下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1 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个古老的俄罗斯贵族家庭。一岁半的时候,托尔斯泰的母亲去世。他的早年教育,主要是来自父亲。父亲爱读书,尤其是传记和诗歌,儿时的托尔斯泰常要求父亲念诗给他听,然后他跟着朗读。  相似文献   

10.
①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个古老的俄罗斯贵族家庭。一岁半的时候,托尔斯泰的母亲去世。他的早年教育,主要是来自父亲。父亲爱读书,尤其是传记和诗歌,儿时的托尔斯泰常要求父亲念诗给他听,然后他跟着朗读。②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托尔斯泰及其兄妹由姑母监护,由莫斯科迁到了喀山。父母早逝、家道衰落使少年时期的托尔斯泰一度感到精神的孤独,他开始接触大量的哲学著作,思索命运。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果实》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了贵族社会,否定了贵族与自己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贵族已无力支配自己的生活.不得不以降神活动来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他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经济、道德、宗教的全面崩溃是他们必然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赫尔岑(1812-1870),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大贵族家庭,但他却是其父和一位德国女性的私生子,故一直以“养子”的身份生活在家中,甚至无法继承父亲的姓氏,他的姓“赫尔岑”是父亲为他生造出来的,来自德语的“心”(Herz)一词。  相似文献   

13.
“多余人”是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青年贵族形象。“小人物”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底层被欺凌着典型形象。“多余人”与“小人物”形象同出一脉,他们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有什么典型意义呢?我从作者作品及人物方面同大家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权力·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维瞻撰写的《权力·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一书,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专著,书中将防御性现实主义看做是现实主义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对这一理论的核心主张作了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列·托尔斯泰剧作《教育的果实》的特点:追求生活概括的广阔性。作品超越就事论事的局限,仅仅把降神活动看做贵族没落的精神象征。经济、道德、文化等的崩溃是贵族没落的根本原因。《文明的果实》这一译名才能更好地表达剧作的题旨。  相似文献   

16.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及代表人物司汤达的《红与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并从司汤达的《红与黑》中体会其产生在法国的深刻意义及文学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它属于这样一类文学:从西欧移植而来,然后在俄罗斯的土壤上在俄罗斯风云滋润下辉煌起来的文学。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是个封建封闭的农奴制国家,直到十八世纪,俄国才开始缓慢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模仿起西欧尤其是法国的文化,文学的引进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但在当时,这种移植而来的文学在俄罗斯并未得到广泛的发展,它只是一种供上流社会消遣的时髦的东西。进入十九世纪以后,随着俄国在法俄战争中的胜利,俄罗期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了,俄国社会的先进分子亲眼看到了资本主义给西欧  相似文献   

18.
19.
"在课堂学习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新课程推进以来,每位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而现在的一些新课程公开课、示范课却让人困惑不解:课堂中怎么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怎么还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学生怎么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这类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教学形式会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局面如何打破呢?笔者以为,这样的问题不解决,语文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顺利地推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2、训练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联想想象,启发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