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发投入是驱动国家经济转型的动力之源。将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与企业所在城市最低工资水平数据进行匹配,从实证角度探究了最低工资制度与企业规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不过这种积极影响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弱。此外,企业规模越大,其研发投入强度会越高。进一步地,本文还揭示了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3条渠道机制:最低工资标准→银行授信→企业研发投入;最低工资标准→外部技术许可→企业研发投入;最低工资标准→员工在职培训→企业研发投入。研究结论意味着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有效地激励制造企业追加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2.
由于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是企业作为国家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其创新水平提高对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微观企业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探讨了在不同企业规模区间内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确实存在着企业规模的门槛效应,在不同企业规模区间内,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不同作用及影响力度.具体来说,当企业规模较大或较小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应依据企业规模,合理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优化政府的资金支持与信息服务、加强企业创新理念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为企业实现做大、做强提供了富有启示的新思路。根据2012—2016年制造业上市单项冠军企业的研发支出数据,运用企业规模作为异质门槛,分析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在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企业规模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其中,当以员工总数和销售收入为门槛规模变量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呈逐渐增强趋势;在以资产总额为门槛规模变量时,企业规模处于第二门槛区间的企业的研发活动最有效率,然而,随着资产总额进一步增加却给企业绩效带来不利影响。研究结论对于企业通过创新实现做精、做大和做强的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利用在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整体情况和分行业的研发投入特征。同时从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企业规模、企业产权属性和行业集中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研发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要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是还远远低于全球研发活跃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规模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中型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要低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从企业的产权属性来看,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对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结构来说,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规模对企业RD投入的绝对额度和相对额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机理。根据创业板上市企业的RD投入的影响因素及指标变量的选取特点设立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企业规模与RD投入绝对额度存在正向关系,而与RD投入强度之间为显著性水平较低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创业板上市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基础上要提高RD投入强度,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2—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助的规模与连续性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研究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政府补助可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而政府补助的规模对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政府补贴的连续性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调整企业研发补助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科技企业的灵魂所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术获取方式在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选择何种获取方式会受到企业规模、生命周期、地域等因素的制约,进而对研发投入绩效产生影响。文中联系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技术获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调节机制。通过收集证监会两个行业共236家企业2012—2016年度的年报数据和问卷调研数据,设计技术自主化程度指标来定量界定不同技术获取方式,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增加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技术获取方式起到调节作用,会影响到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因此,从提高企业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而言,科技企业应当重视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对研发投入绩效的影响,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匹配性的技术获取方式类型。  相似文献   

8.
张振伟  刘云 《科研管理》2017,38(9):52-59
本文基于软件与信息企业的微观截面数据,应用Tobit模型,检验了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及政府补贴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存在U型关系,国有企业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在研发投入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企业年龄、企业利润率与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政府补贴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出口、资本密集度对企业研发投入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图从新的视角考察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不同研发投入规模下的创新差异,从而剖析股权制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最优方向选择问题.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基于2005—2018年A股部分上市企业数据分析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着重分析混改政策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路径.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显著提升国企生产率水平,总体呈现递增的动态影响,并且对大规模研发企业、垄断性行业企业的政策效果尤为明显;规模化研发投入是国企混改提升企业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国有资本大规模研发企业比重处于50%~75%时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率,小规模研发企业比重小于25%时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国企混改提出促进股权多元化、保持较高国有股比重、优化激励考核制度、采取差异化混改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规模与R&D投入强度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以西安市近八百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 ,对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强度呈倒U型曲线关系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 ,与企业R&D投入强度正相关 ;当企业规模较大时 ,与企业R&D投入强度负相关。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对R&D投入强度有正面的影响 ;企业经营者才能有助于增加企业进入高新技术行列的可能性 ,并进而促进R&D投入强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基础研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政府研发资助是保障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要方式。本文从产学研关系出发,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研发资助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信号效应和合作效应。研究发现:(1)政府对高等学校、企业的研发资助会降低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投入,但政府面向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资助对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投入的影响不显著;(2)与企业的合作紧密度会扰乱高等学校对于政府研发资助的应用决策,对基础研究投入产生负面影响,但会引导科研院所争取更多基础研究的政府研发资助。本文揭示出资助对象选择在政府研发资助效果中的显著作用,并得出需要从产学研关系出发优化政府研发资助方式,以提升基础研究投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5,(9):38-42
基于30个省、市、自治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运用面板数据门槛模型对政府资助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从双重门槛模型的实证结果可知,随着政府资助强度的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系数由正到负,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实证结果建议,政府需要逐步减少对企业的干预,鼓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客户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客户集中度是企业客户重要特征之一,客户集中程度影响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业绩以及分配政策等方面.本文选择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重要的战略性投资——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①客户集中度越高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低.说明客户集中不利于企业的研发投入;②企业规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客户集中对研发投入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首次从供应链视角揭示了企业下游客户集中程度这一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研究文献,拓宽并加深了对企业创新活动投入的认识.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政府的创新激励政策和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郭秀强  孙延明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30-1637
选取2000-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1470家企业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该效应在企业是否在高新区内注册、是否公开上市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市场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相比较财政研发投入能产生更好的市场绩效。高新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拥有独特制度优势,导致研发投入向市场绩效的转化效率更高,但财政经费资助的影响效应相比高新区外的影响较弱。拥有上市融资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较少,使得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果相比未上市而言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足够的研发投入对其产品出口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浙江省市两级数据,应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省级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市级面板变系数回归模型,计算各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其出口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其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和长期内研发投入都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区域内不同城市企业科研投入对出口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研发活动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责任和数字经济的重视度提升,ESG和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基于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企业研发投入、企业ESG表现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机理,以及数字化水平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有助于提升其市场价值;而ESG表现在企业研发投入对其市场价值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在研发投入对ESG表现的提升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此外,通过Sobel检验、替换变量法以及时间滞后法等方式对上述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验证。根据结果,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ESG表现,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市场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1992~200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企业R&D投入与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即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是引起企业产出增长的重要原因;1992~2007年间,R&D投入对企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6.62%,说明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产出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0—2015年沪深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研发投入均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当二者同时存在时,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相互促进,且政府补贴的促进效果要优于研发投入;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提倡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从政策层面释放了企业研发的热情,而这项政策是否在现实中产生预期效应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新会计准则允许部分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为切入点,以沪深两市2009—2013年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分别检验它们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反应情况。研究发现,研发资本化对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表现均有正向影响,证实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积极效用。为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初始尝试研究是企业有效应用会计准则以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方法探索,也为政府通过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引导企业行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的189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样本企业研发投入指标和企业绩效指标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研发支出与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企业受政府支持力度对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通过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积累效应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时间推移而影响作用增强。文章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得出若干启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