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我国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目标取向和依据,将幼儿社会性发展总目标按照个体与对象关系处理的要素重新进行整理和分类,从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三个维度提出了我国幼儿社会领域的目标体系,实现年龄阶段目标的分解和细化,以期教育者能够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实施适宜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2.
陶孟和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陶孟和对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认识和改革建议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社会情形变化为基础,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核心,从而形成他颇具特色且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观是人们在数学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数学教育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它是由数学教育本质观、数学教育价值观、数学教育实践观和数学教育质量观四种观念所组成的一种逻辑体系,研究数学教育观结构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这种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的、真正意义上实施素质教育的语文教育体系,彻底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旧有教育模式,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成一泓活水。 为什么要构建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的语文教育体系呢? 首先,这是由儿童发展的社会性决定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其周围的环境对他有着塑造的作用。上学前,儿童尚没有接受正规的语文教育,却能够把握较为复杂的复合句,是因为儿童在其生活…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陶孟和与廖泰初先后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授"教育社会学"课程。作为两个时代的学者代表,他们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折射了民国时期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国人对教育社会学的认知从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开始,继而转变成对"教育与社会学"关系的认知,最后才到达对"教育学与社会学二者之互动"理解层面。陶孟和的《社会与教育》开启了国人对"教育与社会学"的认知,廖泰初的《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揭示了民国时期学人对"教育学与社会学二者之互动"理解的深入程度。  相似文献   

6.
虽然开创教育社会学的陶孟和并没有创作出一部有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的社会学专著,而其所属集团的上层地位与精英意识也使得他无法走进底层或边缘群体的教育生活,但他还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教育社会学遗产:这份遗产包括他对教育的关注,试图以社会学视野的教育变革来追求民主政治、改良社会的学术理想,他以独立学人的姿态在动荡的政治局势和复杂的人事关系中为追求这一理想付出的政治努力,以及他为认识、改造中国社会做出的教育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论证了协同型职业教育观的可行性,并从协同理念、教育内涵、组织保障、指标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协同教育运行体系的基本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冯.哈耶克是当代著名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他把自由主义思想与对教育的观察相结合,对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教育机会均等以及教育中的自由与知识进步等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通过对自由与平等及其限度的分析,期望哈耶克的教育视野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照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财政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并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财政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从制定财政基本法、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法、健全预算法律制度、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建立国家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完善财政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财政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完善职教体系相关政策的思考西安铁路运输职工大学程远超,寇鸿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大量应用人才一条根本出路,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  相似文献   

11.
法治要求健全的法律体系.经过三十余年的教育法制建设,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相对于依法治教的要求,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仍需完善.在与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法律体系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我国教育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并不具有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教育法律体系缺乏整体设计和系统性,在横向上覆盖周延性较差,在纵向上缺乏配套的支持制度,教育法律的实效性较弱.完善教育法律体系,要求在理论层面进一步厘清构建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逻辑——将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护作为逻辑起点,将教育权的区分与设定作为现代教育法律体系的规范逻辑,将“独立的法律部门”作为教育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逻辑定位,将立法分类维度作为教育法律体系隐含的逻辑结构.在现实层面上,要把握完善教育法律体系的有利契机,提升教育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将填补立法空白作为重点,不断优化教育法治实践,积极回应教育法律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教育法律体系的实现,对于实现依法治教、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教育观下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教育大变革态势下,应倡导基于合作、问题、实践、探究、个性、对话和网络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及其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但人的科学知识素质偏低和综合国力相对落后的泱泱大国,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从传统的教育观向现代大系统教育观转型,这样才能适应发展全民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的需要。本文拟就现时代如何正确解读传统教育观、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确立大系统教育观的辩证关系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怀特海认为大学是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大学教学应使学生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生成智慧人格;大学课程应着眼于融合,使普通教育与专业化教育趋于平衡;大学教师评估在于学术的思想价值,管理上应去商业化。这些理念对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职业教育观"由于具有格局分散、系统性差等特点,目前已经严重限制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形成中国现有职业教育法律体系诸多弊端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以"大职业教育观"视野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对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决定着相应的教育观,产品教育观是工业经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教育观,支点教育观是知识经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科学的教育观。在知识经济社会,班主任应在支点教育观的指导下,成为各种教育力量的组织,协调,整合,通过“知,情,意行”成为关心学生成长的导师,主要的“精神关怀”和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利用班集体创设教育支点,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选择,学会评判,学会交往,在支点教育模式中,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和提高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在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展开的,是以新时代人才第一资源思想、终身学习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和技能形成理论为学理基础的。技能型社会建设既属于社会治理范畴,也属于教育范畴。我国现行的学制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形成服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就是要遵照技能型社会建设规律,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普通学校教育的职业性内涵提升、职业教育制度的生态重构、继续教育制度的技能完善,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存在主义教育观高度强调个人,注重个体的独特性,有着强烈的主观性和非理性主义倾向;其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一系列教育主张,对我国当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与现代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爱因斯坦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 也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及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思想家。出于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心, 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及巨大成功中, 对教育问题总结出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他的教育观强调了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主张把青少年培养成和谐发展的、具有独立性和合作精神的、富有创造性和乐于献身社会的人才。为此, 他主张教师应成为教育工作的艺术家。本文总结的爱因斯坦的基本教育思想及其与培养现代人才的关系, 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陈嘉庚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