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科学探究活动成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于是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的科学探究活动,课堂完全处于不断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之中。甚至有的活动学生还没来得及完成,教师就匆忙让学生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表面上看似乎课堂热闹非凡,学生能积极动手探究,可是当冷静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惑:科学课堂真的需要设计如此多的动手探究活动吗?学生在活动中真的理解了有关科学知识吗…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在促进人们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断引进语课堂的同时,也让不少教师产生了许多疑惑,有的甚至对新理念下的语课堂到底引领学生干什么都产生了模糊认识,这是不利于语课程改革的.本将结合部分教学实例对语课堂应主要引领学生干什么谈些个人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实施,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活跃了,师生互动频率加大了……课堂教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问题,有的教师由于太过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而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有的教师由于片面追求课堂的气氛而造成了表面的热热闹闹,实则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停滞,有的教师把师生互动看成了简单的一问一答。所有这些都造成了课堂的低效。因此,我们教师理应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初中英语课堂而言,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实施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贾芳红 《中国教师》2008,(16):21-21
<正>笔者真正接触到分组学习,是在今年开学刚刚接手新一级学生时,此时全校范围内的分组学习活动已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因笔者从未真正实施过此项活动,所以就产生了以下方面的疑惑。分组后学生面对面围桌而坐,增加了学生闲聊的机会,课堂纪律岂不是更加难以控制?平时木讷、不善言辞、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有同学愿意和他一个组吗?教师在课堂上让各组展示时,有些学生不能认真聆听,也不能主动地做笔记,重点问题岂不是也不能及时在课堂解决?带着如此众多的顾虑,笔者半  相似文献   

5.
相同的教学内容,为什么有的教师上课很吸引学生,教学效果也很好,有的教师却效果平平,教师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呢?通过课堂上恰当地设置学生的注意点和兴趣点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有什么心理学依据?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设置学生的注意点和兴趣点?本文通过对一些真实案例展开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6.
搞好双边活动 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向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并解答疑惑。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搞好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7.
课堂参与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时候,他要学会用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他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必须学会如何获得信息,使自己理解这个问题。课堂参与对教师教学也很有意义,因为通过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据此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许多成年人要在众人面前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有时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学生感到在课堂上自如地提出问题或清晰地回答问题是一件难事,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状况在课堂上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有的学…  相似文献   

8.
一、误区1.自主性不够有的公开课、示范课气氛活跃,场面感人,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似乎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但细细一想,学生的一言一行全是按教师的设计在一一实施,精美、紧凑的课件环环相扣,学生的发言、活动不偏不倚,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或暗示)下完成精彩的“演出”,学生再自主,也不能超出本身的“角色”,这种课堂,学生的自主性又有多少呢?2.合作流于形式提到合作,很多教师首先会想到学生坐成团、围成圈,变个人朗读为集体表演,学生相互合作,一团和气,有时一个人能做的事也让大家来“合作”一回。在这肤浅的合作中,有的学生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9.
要使学具操作真正成为学生课堂 学习中有效的认识活动,首先要克服教师在指导操作过程中的一些认识“误区”和不当方法。 1.认为学具操作可有可无。有的教师认为,操作活动不作也无关紧要。只要教师讲清楚,学生记住,再练几道题也就会了。有的教师甚至怕学生动起来后收不住,浪费教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浮躁,教学活动不从实际出发,重形式轻实效。从整个课看,热热闹闹,学生学得开心,但是不是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是不是真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这些都让笔者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乏有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教师"一鸟入林",学生"百鸟绝音".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听课索然无味;有的教师尽管自己眉飞色舞,侃侃而谈,但学生依旧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怎么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呢?学生的能力又如何能得到培养呢?对于树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就更无从谈起了.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习由一种苦差和负担变成一种快乐的体验呢?其实,早年叶圣陶先生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让课堂活起来."以下是笔者在激活政治课堂中的点滴体会,在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同样的教材,不同教师上课会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景观?有的课堂,学生们神采飞扬、情绪高昂;有的课堂,学生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这一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青年教师,而且也是笔者从教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长期的思索、实践,笔者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翻转课堂"的最大优势是努力实现学生的先学,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一次探索。在感受这种新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时,也产生了一些疑惑:"教学"是否会被"自学"代替?是否有适合每一位学生的视频?是否适合每一门学科?教师是否还需要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研活动中观摩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探究课",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发,但也发现在不少探究课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误区",就是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未能全面、充分、真正地发挥教师应有的引领作用.如有的课堂将探究活动变为完全的学生自主活动,学生在探究中盲目活动,欠缺方法,获益甚少;有的课堂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变为探究课堂的探究主角,学生则成为教师探究的陪衬.笔者认为,无论是放羊式的学生探究活动,抑或包办式的探究课堂,都完全缺失了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的正确的引领.新课程背景下以探究教学模式为特点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使学生真正成为整个课堂探究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刚开始接触"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时,我只听正在进行课改的教师们说,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师基本上不说话,我听了很迷茫,怎么可能?语文课堂上,老师不说话,简直不可思议。学生有那么好的感悟能力,所有的问题都能轻松拿下?我疑惑着,也不解着。当自己真正涉入小组合作的课堂时,我才发现小组合作的课堂,老师并不是观众。学生会在课堂上因为某一问题而争吵不休,如果老师不介入,无论孩子们争吵多久,结果还是各持己见。可是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该如何介入?最佳的介入时机又如何把握?教师介入的真正意义又在哪?……一连串的疑惑扰得我一有空便忍不住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有的教师注重知识体系的梳理,给学生完整的历史概念,帮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历史知识;有的教师把着力点放在练习转化上,强调熟能生巧;也有的教师侧重于课堂或课后的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其实我们更应该把重心放在历史课堂上,想方设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怎样才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新课标的实验,在课堂上教师开始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问成了课堂上一种必不可少的活动。然而,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花了十几分钟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有的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解决,有的是不着边际的与探究活动无关的问题,有的与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不一样,绕了很大一个圈后教师干脆就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问题等。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提问成了课堂上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面热闹而无实效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教师也在努力践行新的理念,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过于追求探究形式上的完整。因为一提到…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改实验区的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可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那么该如何操控课堂的动态教学呢?要做到动态教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是在课堂进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理念提倡,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然而,不少教师对于数学活动课不够重视,有的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简单的介绍一下;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己课后看一看;甚至有的教师根本都不提及活动一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们表扬学生“你真了不起”“你真棒”等.但是学生不知怎么了,不吃这一套.他们有的沾沾自喜,有的依然我行我素.教师的表扬成了麻醉剂,于是此时教师便深感疑惑:怎么孩子软硬不吃,这么难管教呢?其实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评价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