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3,(36):54-55,58
薛法根对某些“时尚”的教育口号保持着一种本能的警惕,比如对“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这句话,他就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匠”者有“绝活”,有“匠心”。他说:“没有一点‘匠’的技艺、‘匠’的心思,却是难以做一个好教师的。”  相似文献   

2.
薛法根 《教师博览》2014,(11):12-12
对时尚的教育口号,我常常保持一种本能的警惕,比如“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这句耳熟能详的励志语。“教书匠”是对“教师”的贬称,或者说谑称。“匠”者,本意是“木工也”。自古以来,百工皆称“工”,称“匠”。有手艺的匠人,往往凭借一身的技艺,受人尊敬,让人羡慕,从“能工巧匠、独具匠心”这些词汇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现在很多公共场合(凡有教师的地方)。时兴这样一句豪气冲天的话:“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乍一听。多么令人振奋的豪言壮语!也许此言初创者出发点是积极的.是为了激励广大教师勤奋钻研、追求远大的目标。努力达到专家的水准。而此言在“不当”、“要做”的对比中褒贬鲜明。这一对比是对“教书匠”的贬斥、鄙夷。甚至成为对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的负面评价。听到有的领导指责“你只不过是个教书匠”时。或有的教师自悲自叹“哎,反正是个教书匠”时.我们的心情是喜是悲?一个教师一旦成为“教书匠”似乎是极大的耻辱。  相似文献   

4.
我校在进行学习型学校建设过程中,走校本研修之路,响亮地提出了“要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的口号,在教师中实行分类培训、分层提高的校本研修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孙国庆 《文教资料》2005,(35):87-89
在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仅仅是各个行业当中的一份职业,体育教师只要上好体育课、搞好群体活动、抓好课余训练与竞赛,就可以把这份工作完成好,这是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固有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各国教育界:“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承担教育家的使命与做一个“教书匠”有本质上的不同。作为教育家,他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了解教育与经济、科技、…  相似文献   

6.
<正>曾几何时,人们谈"匠"色变。在教育界,"教书匠"成为一个不是很动听的词汇,甚或带有轻蔑之意。"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成为不少教师的价值共识;"教育家"与"教书匠"成为两个虚假对立的群体。其实,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误解了"匠"字,冤枉了"教书匠"这一称谓。各个领域的能工巧匠,自古以来就令人羡慕、受人敬重。文学巨匠、艺术巨匠、科学巨匠、思想巨匠、  相似文献   

7.
读了美国教师弗兰克&#183;麦考特的自转体小说《教书匠》,对教书匠一词倍感亲切。一直以来,太多的人告诉我们不要甘于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很多教师因此感到无法承受之重。这本《教书匠》重新诠释了教书匠的含义(词典上对“匠”的解读为“有造诣”),让我们领略到,做好教书匠也是如此自豪和伟大。  相似文献   

8.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评价"好教师":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这也让很多教师沉迷于名誉的"陷阱"而忽视了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自己的职业生存。那些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论断,是因为他们简单地把教书匠与"缺乏理想""不会创新""没有个性""简单重复"等联系在一起,而没有看清教书匠的"元神"。每个人都成为教育家固然是好的,但这只是一个理想境界,做一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9.
潘文新 《师道》2005,(7):17-18
教育界近来有人大力倡导要“乐于”做一名普通教师,本觉无可厚非,可近来又发展为有人倡导要“甘于”做一名“教书匠”,仔细想想就不得不有话要说了。  相似文献   

10.
现在,关于“教育家”和“教书匠”的说法,可以算得上是教育界的又一热点。  相似文献   

11.
引言长期以来教师一直被冠以“蜡烛”、“灵魂工程师”等不同称号,近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又提出了向“教育家”转变的口号。笔者在”蜡烛”与“灵魂工程师”的教育下长成,继而也成了“蜡烛”中的一根,“灵魂工程师”中的一员。曾几何时,我为“蜡烛”和“灵魂工程师”这两个称誉倍感自豪,对要做“教育家”神往已久。但回顾做教师的历程,反思其中感悟,渐感这些隐喻、口号令人困惑不安。在本文,笔者无意详究这些隐喻、口号的来龙去脉,只想从作为教师的我的体认出发,叙述教师的故事,解析在这些隐喻、口号冠名下我国教师(…  相似文献   

12.
做一名创新型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和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有无教育理念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根本区别。新时代创新型语教师“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时代性三大属性,内容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活动观。  相似文献   

13.
观念更新和角色转变——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随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同时,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历史使命。一、教师的职业观,要从做“教书匠”式的教师,向承担“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转变。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往往只是知识和学问的化身。一个好的教书者或“教书匠”就可以称为一个好教师。这种观念是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1992年4月,山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省内各地学术委员专程来阳泉一中进行考察。学会会长留下了这样两句话:“把学校办得这么好,一个好教书匠不行,一个好管理者也不行,只有一个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教育家才行。”他,本来就是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他从普通教师到教研组  相似文献   

15.
在各种各样的教育科研会议上,我总是能听到这样的号召: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要搞教育科研,要成为教育家,成为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家”、由“实践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就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教师学习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自学——这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一般说来,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除了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外,也促进了教师价值观念的转变。“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成就的幸福与快乐”、“不做教书匠,要做教育家”、“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崇尚追求的价值目标,他们渴望在引领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本来是一种令人欣喜的好现象,然而,笔者发现,时下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考评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价值时,却将教师复杂、丰富的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过程简单化、表象化了,他们仅仅只看教师的“公开课”上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18.
衡东一中在1998年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后 ,决定把战略发展的重点由学校建设转移到内部管理、科研兴教上来 ,两年多来 ,该校教师探索和推广的实验课题已多达12个 ,其中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课题最近还被评为全国三等奖。为进一步加大教研教改力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该校决定从今年起 ,以推广重点课题为龙头 ,全面实施科研兴教工程 ,力争用一年的时间 ,在全校掀起教研教改的热潮。为此 ,全校教师响亮地提出“不做讲台教书匠 ,要做教坛教育家”的口号 ,努力实现“十个一” :所有任课教师每期写一篇教学心得和论文 ,上一堂研讨课 ,举行一…  相似文献   

19.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听得比较多的就是号召、鼓励教师要有理想、有追求。“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这种提法当然不无道理.古今中外这样的论述很多。比如“志当存高远”、“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等.但是.在这样的氛围和舆论引导下,人心躁动。个个争当“教育家”.反而淡化了自己原本可以做得很好的教学工作.以致出现了教学上不切实际的标新立异.形式花哨.标签吓人.不断出现朵朵昙花。  相似文献   

20.
教书匠与教育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是教育改革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教书匠的教师角色已严重地牵制了教改的步 伐,对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呼声日见高涨。我们要通过对教书匠和教育家的行为现点的比 较,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剖析教书匠和教育家形成的必然性,阐述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 的素质,探讨我国转变教书匠、培养教育家的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