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汉卿的名杂剧《窦娥冤》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主人公窦娥作为一个永恒的悲剧形象在学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她临死之前发下的三桩誓愿已经深深定格在我们的心中。笔认为,《窦娥冤》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艺术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得益于作善于在剧本中巧妙地运用矛盾这一艺术手法,使读在矛盾中感受窦娥的冤屈和无奈。在矛盾中感受窦娥的痛苦和悲愤.从而产生心灵的震撼,感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张会文 《学语文》2009,(1):17-17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体现于情节艺术之中,剧情以人物为中心,高度集中,冲突迭起。一、以人物为中心构思情节《窦娥冤》的悲剧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作者成功地刻画了窦娥这一悲剧形象。剧中情节安排,高潮出现,都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窦娥几乎承受了封建社会下层妇女所承受的一切不幸,是封建礼教、封建更制、社会无赖等各种恶势力共同残害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马华 《考试周刊》2013,(19):23-23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通过对窦娥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作品通过善恶的斗争,以善良的窦娥毁灭告终,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者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与抗议,使得窦娥这一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窦娥冤》作为元杂剧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历来以酣畅淋漓的曲词和窦娥这一充满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为人激赏。“比窦娥还冤”也成为一种民间话语,表达着深似大海的冤屈之隋。但是,静下心来想,窦娥到底冤在何处呢?就是因为她并未下毒药死“公公”,却被张驴儿告上官府,做了不清不白的冤死鬼吗?如果真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巢郦君 《文教资料》2008,(34):10-12
<窦娥冤>是元杂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在西方也广受青睐.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给悲剧提出完整定义的人.他的悲剧理论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莫定了基础.本文先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和<窦娥冤>进行了简单的了解,然后从<窦娥冤>情节的严肃、完整、有机组成、结局及效果等方面来分析中国经典悲剧与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交汇点和融合处.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想】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窦娥形象,戏剧冲突尖锐、扣人心弦,悲剧的魅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7.
关汉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中国戏剧发展的基础。明人贾仲明在为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增写的〔凌波仙〕吊曲中说他:“姓名香四大神洲。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指出了他在元代剧坛的领袖地位。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中说:“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指出了他对中国戏剧的开创奠基之功。关汉卿在世界文化史上,成就也是辉煌的。他比英国的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其剧作却要比莎翁多出三十部左右。 1958年经世界…  相似文献   

8.
旨在通过剖析文本创作意图、写作背景、文本环境、文学形象以及文学功用等诸多方面,比较分析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元代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剧,被列为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者通过女主人公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与官吏的贪婪凶残,热情讴歌了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英勇华强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出家喻户晓的著名悲剧,剧中主人公窦娥更由此剧成为蒙受冤屈者的代名词。窦娥作为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社会妇女的代表,其形象具有典型性,而她的不屈精神与抗争行为,更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感染力与震撼力。  相似文献   

11.
蔡婆是《窦娥冤》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一个精明而贪婪的商人,又是一个慈祥、善良、糊涂的老年妇女,因此她性格复杂、内涵丰富。由于商人的“重利轻义”,蔡婆与窦娥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从而构成了作品最激烈的戏剧冲突,并直接导致了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正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创作的悲剧《窦娥冤》,历来为人称道。对"三桩誓愿",人教版教参认为是窦娥"反抗精神的体现","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的、进步的事物的肯定和支持",但如果以现代眼光来审视,则有违背情理、殃及无辜的问题。在提倡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含有"以暴制暴"思想的作品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认为个人遭遇不公后,可以报复社会。关汉卿一生著作颇丰,杂剧、散曲都有不少作品传世。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的杂剧《窦娥冤》,位列元曲四大悲剧之一,居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首,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高  相似文献   

13.
抓住课文中属于“语文”的东西,以挖掘语文课的价值,做到“长文短教”,是我们教学《窦娥冤》这样的长文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元杂剧是表演艺术,仅通过阅读剧本来鉴赏戏剧,已经削弱了它的艺术魅力,如果在剧本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不能充分地“读”,就更难感悟戏剧语言的情感与内蕴。因此,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读中熏陶就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格列佛游记》所描写的环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的幻想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作者写作时采用了童话艺术式中的创作方式——童话幻想,才使得一部有名的以社会批判为目的讽刺小说成了喜闻乐见的儿童名著。  相似文献   

15.
正《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1期上刊登了《〈窦娥冤〉桃杌是贪官还是昏官?》(以下简称"昏文")一文,作者认为"桃杌是思维简单、方法单一、行事草率、漠视生命的昏官恶吏,而非‘贪图钱财’的贪官"。笔者实在佩服作者的大胆,然而却为其求证过程过程感到遗憾。胡适先生早就告诫我们,做学问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昏文似乎忘了这一点。笔者反复阅读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中的《窦娥冤》文本,又读了一点元代历史和关汉卿的  相似文献   

16.
<窦娥冤>(节选)是人教版高中第四册戏剧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剧是元杂剧的经典剧目,其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冲突,使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课文节选的是全剧的第三折,窦娥的善良人格和反抗精神在这里被推向高潮,同时善良人的含冤负屈和小人物面对世道不公的无奈也都在这一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长恨歌》是一部具有悲剧审美意味的小说,它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的悲剧命运,但是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揭示王琦瑶的命运悲剧并不是外力的不可避免,而首先是来自主人公自主的选择,这种选择反映出作为小说环境的上海大都市的迷离特性,以及女性主体的局限。同时,作品从多种角度描述了以王琦瑶为其代言人的上海这个城市的悲剧,和王琦瑶周遭的人性与人情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系列儿童幻想小说是世界幻想小说的里程碑似的作品.作者以非凡的幻想力创造了一个切合儿童审美心理的、近乎完美的纳尼亚世界,让孩子无限自由地探险游戏其中.论文试从亦真亦奇的幻想、强烈的游戏精神两个方面探讨作品的美学特征,以探索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戴望舒《雨巷》一诗中“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形象的艺术价值,即“丁香”姑娘是忧郁的形象,代表了忧郁的美,是诗歌中忧郁美的典型形象。诗人在这一形象上是有意无意地追求了忧郁的美,这种追求体现了中西诗歌、文化的影响和诗人对生的美感意识即对人生的认识。由“丁香”姑娘忧郁的形象到诗歌乃至整个文学对忧郁美的崇尚,追问了忧郁美的根源、忧郁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湘南学院学报》2020,(1):63-67
周克芹的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具有较强的政治化审美意蕴,其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先进觉悟者、善美受难者、愚昧落伍者三类,多侧面表现了当时农村女性的生存状态。就艺术表现而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糅合、全知视角的运用,有利于表达当时文学思潮的价值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与承先启后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