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面对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新形势,高校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学会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使他们透过音乐形式及内容去探索音乐的本质,实现音乐体验、音乐鉴赏与音乐创作的完美结合,从而增强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与艺术情操,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音  相似文献   

2.
小学音乐图谱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璐璐 《文教资料》2009,(34):92-93
生动形象的图谱教学,有效揭示音乐作品的审美要素,将表现音乐情感和刻画音乐形象放在重要位置上,教学中,以图激趣、以趣促学、以学激情、以情审美,有效辅助、优化课堂教学的相关教学环节,最终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黄蕴兰 《高教论坛》2005,(3):157-160
音乐审美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当代意义首先体现在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根据音乐的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以及目前大学生普遍音乐素养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以培养音乐基本感受能力起步、创设多元音乐文化对话环境、努力引导学生领悟音乐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等做法,使理工科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人文精神也逐渐生成。  相似文献   

4.
<正>音乐课是一门艺术课,它以审美为核心。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手段,创设一种亲切而富于美感的环境、氛围,使学生与之产生共鸣,在音乐实践和音乐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音乐回归自然。一、让学生产生审美心境情境美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情境,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音乐艺术的大众化趋已成为世界潮流,音乐是人民群众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另一方面,在音乐欣赏领域里,人们的视野还不够宽阔,审美情越不够高尚,这个问题在大学生中也很突出。而音乐教育之于大学生意义更加重大,它有益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激发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智力开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而音乐又是人类感情的速记,是最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审美教育应以“情”为切入点,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情感化”的构建匕。  相似文献   

7.
崔忠艳 《考试周刊》2013,(21):183-183
<正>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增强音乐的审美效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进行音乐教学改革,以"情"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的艺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可以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音乐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艺术,音乐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小学音乐学习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始终把"审美体验"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同时,增进学生对音乐美的感觉、理解、鉴赏和表现、创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下面,我谈谈自己在音乐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创设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抓住"情"和"境"。情是情景、情感,境是环境、场景,二  相似文献   

10.
审美是音乐通识教育的内核,对于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需要强化其对审美的理解和认识。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的品鉴,综合不同学科的优势,经过对现代化数据技术和教育方式的改善来完成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创新的学科整合,以达到高效率的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目标。该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分析,对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就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并对这两种教学法在审美教学中的意义及具体施教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音乐创作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人的形象思维,开发人的创造潜质。从音乐创作到二度创作的学习能够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质,从模仿一表现一创造的审美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而,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良知和德行得到积累。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教学能开阔音乐艺术视野,提高学生音乐艺术审美修养。现阶段,音乐欣赏教学轻视学生的审美感受与体验,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分析,探寻音乐审美实践途径,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本身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不仅能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同时,随着我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音乐教育成为对高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音乐"开智创新"、"德育美育"、"陶冶情操"、"健康保健"几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族音乐的传播对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不仅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我们要加强高校的民族音乐课程设置,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达到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属于基本的素质教育的范畴,它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增进学生的智力,涵养学生的道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塑造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学生,必须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对人们起到美的、品德的、智能的等各方面的教育作用。音乐教育可以发展智力、启发想象、启发创造、提高学习兴趣。通常在音乐课上教师较注重读谱、听音、演奏、创作等技能性教学,因而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发展智力,张扬个性的源泉,也是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的桥梁,所以,应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己任,在音乐教育中充分开启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拥有想象的自由,迈向更高层次的审美阶梯。  相似文献   

18.
试论音乐教育中的情境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音乐教师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可表现因素,创设审美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在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表现和创造中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中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作为人才成长的园地和人类文化传承与创造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运用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民族音乐在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进取中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设置重点在于学生的任课能力的培养。音乐欣赏课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课程。传统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文章对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欣赏课程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