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休谟在《人性论》第三卷中专门讨论了道德区别的来源问题,这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苏格兰常识学派的一员,休谟对此问题的探讨表现出继承性,认为道德区别来源于情感而非理性,但其思想之价值更表现为他的道德感与动机紧密相关,说明了道德感如何刺激起道德的行为,消解了应然与实然的断裂。他对此问题的独特回答可以通过与哈奇森的比较表现出来。亦可看出,休谟的道德学说与后世功利主义伦理学有着本质不同;而对当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批评也不适于休谟等道德情感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的道德同感说是在休谟道德同情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不仅是道德发生的基础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道德同感"是通过"公正旁观者"的想像,在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同感"的作用是对他人行为和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3.
大卫.休谟是18世纪西方伦理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他在构建其情感主义伦理体系时,首次将"同情"概念广泛应用于伦理学研究,使他成为同情伦理学的先驱。休谟认为,同情是人性的一种自然禀赋与生存需求,是道德的基础与判断的标准。但由于休谟的同情原则是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因此,他想调和个人情感的特殊性与道德原则的普遍性的努力是很难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在道德的起源问题上,休谟延续苏格兰情感主义学派的路线,认为道德不是依据理性而是依据同情这种特殊的道德感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同情伦理学。休谟首次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所说的"同情"即今天心理学中的移情,是人的一种天性,是社会关系的粘合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仅靠理性的社会制度和法制建设,还要关注人们的道德心理发展,提高人们的移情能力,因为移情可以赋予社会文明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仰化是道德的高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的认识产生的对道德的崇信,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的特殊情感。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民大众利益基础、道德对个体与社会所具有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意义是道德得以被人们所信仰的深刻基础。  相似文献   

6.
休谟对道德导源于情感的论证以及对同情的内涵的创造性解读,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而轻道德情感培育的倾向,具体表现在道德教育的课程化、课程内容的知识化、教育方法的灌输化等方面。这种倾向的认识论根源就在于混淆了理性和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休谟在批判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情感主义伦理学。休谟认为道德评价导源于情感,情感通过同情心来传递,而理性不能单独影响道德行为。休谟在强调情感在道德评价中的决定作用的同时,肯定了理性的辅助功能,即理性作为手段能为情感指明方向。虽然休谟提出的“超功利”的情感主义面临道德标准缺失的问题,但他关于正义和共同利益感的论述已经暗示了一种前景,即把功利与情感结合起来。对休谟道德体系的改进在于,将其“以情感为主以理性为辅”的原则替换为“以理性为主以情感为辅”。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自我与他人如何合群共存的探讨中,休谟和卢梭提供了两种内在一致且可协同生效的同情方案。作为典型的现代理论家,他们对同情的关注和这种关注对道德情感的共同倚重体现了现代伦理生活对人性与道德的内向探索和对日常生活的肯定。从这些共同的问题意识出发,两种世俗化且平等化的同情观着意强调了现代人能够基于自然的心灵内在构造而发挥道德情感的力量,葆有同情这种自然美德并坚持一种关照人类、超越立场和利益的普遍主义式同情姿态。进一步就具体的同情机制而言,休谟式同情体现为对一切苦乐感受和赞责评价的“同感共鸣”,卢梭式同情体现为对他人痛苦的“设身处地”,前者着眼于悲悯而冷静的旁观,后者着眼于自顾却热情的行动,它们共同导向了正义问题,有待当代阐释者甄别两种同情观的转型意味并由此探索如何借助同情改善社会。  相似文献   

9.
从17、18世纪休谟等经验主义哲学家发现情感在伦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开始.休谟伦理学是否为相对主义的争论就源源不断。相对主义伦理学最重要的特征是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的相对性,否定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的可通约性。从休谟对道德行为的发生、旁观者的同情机制、快乐原则、德性等问题的论述来看,休谟伦理学给予了情感伦理学以稳定的价值判断根基。实现了其伦理学非相对主义的本质。现实社会中许多道德问题的解决,需要公允地对待情感。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教育的本体议题,是教育实现其所负载价值观的重要核心。道德学习是确认德育活动发生并开始发挥其育德功能的标志。道德情感是主体由内而发的意志特殊情感体验,是德育主体认可并内化道德规范的前提,也是促进和激发道德行为的基础。以"非指导性"作为道德情感的学习原则,为道德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非指导性"道德情感学习具有情境性、生成性、体验性、创造性和整合性的特征,不仅对德育主体道德价值的建构,而且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研究比较深刻,而对于西方所推崇的一些道德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太多,因而,通过对休谟的著作《道德原则研究》的探索,对其道德理论进行分析与阐述,有利于读者对休谟的道德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情感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情感的驱动,一切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3.
休谟否定了理性成为道德判断的基础这一结论,主要是从理性不能成为行为的原动力、理性不能为道德提供认识对象、理性认识对行为不具有约束力和"是"推不出"应该"这四个方面的论证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情感是伦理学与德育学研究绕不开的问题.人有多种多样的情感,为什么有些情感可以冠以"道德的"?研究者从情感的利他性、情感对象的性质、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等多种角度进行了探索,但很多内在矛盾依然未能得到解决.文章将道德情感理解为对善恶问题的好恶反应与态度.在不同道德处境下,作为道德主体的样态也是不同的.在不同主体样态下,对善恶的好恶反应与态度则呈现出不同的性质、类型.在不同主体样态下,也可能存在着性质各异的反道德情感.根据道德情感是对善恶的好恶反应与态度这一定位,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赞善"(赞人赞己)的情感,包括崇敬、感恩、自豪、勇气等;"责恶"(责人责己)的道德情感,包括愤怒、恶心、蔑视、愧疚、羞耻、后悔等;混合性(赞责混合)道德情感,包括同情、宽容、关爱等.道德情感的意义在于其既是道德之端,具有激发、强化道德行动,预防、阻止不道德行动,改正错误、补救过失等作用,自身又可以沉淀、发展成为道德情操与道德德性.  相似文献   

15.
休谟“道德不可理证”说是以自然人性为基奠的,对人性的追溯与关切奠定了休谟伦理的人学座架,而“感性世界”的道德视角则赋予其道德学社会生活实践的本性与人伦情怀。休谟将事实与价值明确区分之后,人在道德中的主体价值与地位被确立起来,由“道德不可理证”引出的功利与同情的道德原则既是对其自然人性出发点的回归,又彰显了“人性完善”的价值尺度,是休谟伦理学人性关切与人伦诉求在更高层面的体现。休谟伦理学具有丰富的现实启迪。我国要建构具有“真实性”的道德体系并发挥其应有的精神整合力,就要突破僵化的道德理性束缚,赋予社会道德现实人性内容与人伦情怀,同时探究情感化的心灵教育之道,使社会道德给人以向往“家园”般的祈盼与皈依。  相似文献   

16.
同情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同情的传递、感染,可以使情感在人类中产生共鸣.但对于同情的发生机制,直到休谟才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同情的发生有人性论的依据、认识论的基础,有自我的存在、人类身体结构和心灵结构的相似性及经验论方面的依据.虽然休谟没有彻底解决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但他的研究成果为后人进行道德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角度.  相似文献   

17.
对休谟伦理学理论特征的任何一种规定,都可能在他的著作中找到相反的表述。通过对休谟伦理思想的整体考察,可以尝试将休谟伦理学的理论特征归结为四个方面:在道德的根源上,表现为理性辅助下的情感论;在道德的基础上,表现为环境影响下的人性决定论;在道德评价依据上,表现为温和动机论;在道德价值原则上,表现为规则功利论。  相似文献   

18.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生成的内心体验,它是产生道德信念的基础,能够决定人对事物或行为的态度。如果缺乏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就很难转变为道德行为。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是一股无形的动力。小学生富有情感,且情感往往胜  相似文献   

19.
王瑾 《文教资料》2009,(8):89-90
休谟在继承前辈的同情伦理思想的基础之上,赋予了"同情"新颖的内涵,并将其地位提升到了人性论的高度,将同情视为人性第一原则.同情是人和人之间情绪和情感的互相感应、传递."同情理论"是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的集中体现,但其也有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它是建立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是产生道德信念的基础.它能够支配入对事物或行为是采取支持还是反对.是追求还是舍弃.是热情帮助.还是漠然处之。如果缺乏道德情感.那么道德认识就很难转变为道德行为。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人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道德情感是一股无形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