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梁”连接着您和孩子,走过去,拥抱童年,将自己从前失落的欢乐还给孩子。孩子期待着您关注的目光,别回避它。蓦然回首,您该寻找那,曾遗忘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大多数人看来,童年意味着天真烂漫,童年意味着幻想,童年意味着无忧无虑,童年还意味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什么?”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所以有的父母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给出答案:我们当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切。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父母似乎并不太在意。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设计好了孩子的成长“宏图”。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能力与特长是不是与这样的“设计”相吻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下一代理应有更幸福、快乐的童年。然而在…  相似文献   

3.
莫琼 《家长》2006,(Z1)
在插播广告的间隙,刚上小学的女儿在跟她妈妈讨论电视剧里男女主角的爱情,看着她们都很认真的样子,我无语。人们在谴责使孩子们沉迷其中的电脑游戏和暴力影碟,人们为那个靠拉关系竞选班干部的孩子而痛心,人们在疾呼孩子失去了童年,失落了童年应有的纯洁和快乐的同时,又感到深深  相似文献   

4.
<正>作家王开岭在《消逝的放学路上》一文中说,他的童年是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现在孩子的童年是盒子童年、屋子童年、手机童年。现代都市的发展让孩子变成了一个“贵重的行李”,放学后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笼子”,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因而习作水平不高。本文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习作观察力的现状并提出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蒋欣 《教育》2012,(11):50-51
童年有着自己的“美丽时空”,教育者应小心翼翼、无微不至地“关怀”儿童心灵……作为有良知的教育者都有义务在教育教学中为孩子考虑,让孩子活在自己的年龄中,把童年还给孩子。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钱塘新区江湾教育集团以“半天学校童年味道”为办学愿景,以“不能因为读书,而使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不能因为考试,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因为升学,而使孩子失去生活的能力”为办学理念,全力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江湾特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词》的演讲中说:“这个忠告你们要像记住古老的纪念碑上的格言那样,印入脑海,打入心坎:这就是不要忘记你们的童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的确是这样,人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这不是骗子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为。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然而可怕而又可悲的是,美国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他著名的论著《童年的消逝》中,论述了一个悲哀的主题:媒介当初如何创造“童年”,现在又如何使之“消逝”。事实也是如此:应试教育的强取豪夺,电视文化的潜移默化,拔苗助长心理与精致玩具的好心扼杀,使得童年在许多孩子的人生中早早就“举手投降”,本来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童年时代,却变得苦闷、孤独、压抑。好在波兹曼在十年后发现,儿童本身,正是保存“童年”的一股力量。因此,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和交流,引导我们的孩子珍惜童年、善待童年、捍卫童年,甚至拯救童年,在语文教育重视“人文性”,凸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今天,就显得十分重要。现以苏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为例,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8.
《新月集》是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部儿童诗集。在整部诗集中,从艺术上看,首先,诗人表现出了孩子们纯洁无暇的心理世界和天真无邪的自由生活。表明了在孩子们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中、摆脱了人世间社会世俗的束缚,摒弃了一切功利和契约。 诗人在《孩童之道》中写道:“孩子在纤小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向往的是完全的乐土”在《孩子天使》中写道:“他们的贪心和妒忌是残忍的,他们的话,好象暗藏的刀刃,渴欲饮血。” 诗人通过简洁的笔墨,把一个孩子天真的心理世界勾画了出来。在诗人的笔下,孩子们时而想着去做一个为过河耕耘的人们当摆渡的船夫;时而想去当一名自由的园丁;时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童年本应如诗如画,沙滩上的脚印记载着童年的梦想。童年的梦想会为人生插上翅膀,童年的记忆会伴着人们走完人生。有人将孩子比作上天的神灵与星辰,有人相信孩子的眼睛里承载着未来和希望,但孩子童年的色彩却为环境所定。和平与战争,富足与贫穷,安宁与动荡,人类暂时还挥之不去的种种矛盾给孩子的童年烙上了不可变更的印记。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色彩,不一样的童年!我们多么希望,这个世界远离战争、贫穷和疾病,让所有孩子的童年都阳光灿烂,五彩斑斓,让孩子们在每年的“六一”都过好属于他们的节日!——编者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7,(12S):18-18
周灵梅说:“童年是需要呵护、需要有人来引航的,我愿意做孩子快乐童年的点灯人,把一篇篇美丽的诗歌留驻在孩子的心田,把一本本有趣耐读的书带到孩子面前,把一次次美好幸福的体验带进孩子的生命,让孩子的童年更快乐、生活更幸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儿童成人化与成人儿童化”的社会现象让当代的成人总是在问:“现在的孩子怎么啦?”这里的孩子包括18岁以下的儿童也包括18岁以上的“年轻成人”。透过这些现象,人们发现“童年”这个区别成人世界的概念如今变得不够明晰,或者说“童年”正渐渐与个体的生理年龄剥离,“童年的消逝,青春在蔓延”。  相似文献   

12.
做父母的,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于是就常常拿一些有名望、有地位、有成就的大人物来激励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孩子和大人物的童年去比,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童年时的大人物或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刻苦,那样聪明,用心虽好,但往往由于对孩子要求过高,而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会引起孩子的反  相似文献   

13.
孩子从童年走向成熟,是一个需要历练的过程。用游戏历练童年,孩子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游戏的胜负让孩子心胸开阔 儿子在外边和伙伴们玩了一上午,回到家里的时候满脸光彩,趾高气扬地对我说:“爸爸,我是天下第一了!”  相似文献   

14.
天使在人间     
满足孩子不安分的天性和好奇的心理,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最重要的期待之一。他们在童年、少年时代就那样满怀期待地度过了,他们在期待中品味着—长大以后是回味—无奈、失落、忧伤和迷惘。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可它给予  相似文献   

15.
(以下选自《美冠纯美阅读》书系:《繁星·春水——冰心专集》,作者:冰心) 童年杂忆——父亲的“野”孩子 导读(选摘):本文写于1981年4月,发表在1981年第3期的《新文学史料》上,当时81岁高龄的冰心已卧病在床。作者选取了童年生活的四段印象深刻的记忆——“读书”“另一个名字”“父亲的‘野’孩子”及“烟台是我们的”来回忆童年的生活,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情。其中,“父亲的‘野’孩子”,是关于父亲的,叙述了父亲对冰心的影响和教育,回忆了父亲对冰心百般的宠爱和关怀。  相似文献   

16.
假如……     
假如时光倒流三十载,我会欢呼雀跃,拍手叫绝,因为我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我又拾起了儿时的记忆。童年是快乐飞翔的小鸟,童年是天天向上的幼苗,童年是一块无暇的白玉,童年是一泓碧绿的湖水 假如我是孩子,我会张开双臂去拥抱灿烂的阳光, 假如我是孩子,我会伸出双手去承接晶莹的雨露。 假如我是孩子,我不喜欢老师说:“你有多动症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我喜欢老师说:”你有进步,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相似文献   

17.
童年是最美好的。童年的孩子最可爱,而可爱的孩子交到老师手上,却不见得都好教,特别是那些“总给老师添麻烦的孩子”,需要匠心点化。 ——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18.
马际娥 《教育文汇》2006,(11):28-29
看到“小红花”这三个字,首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亲切。是啊,谁没有对“小红花”热切期待的童年?那一朵朵令人羡慕的代表荣誉的“小红花”是快乐童年不可或缺的良伴,她曾经让多少个孩子的笑容灿烂如花?又曾经成为多少个孩子魂牵梦绕的渴望?然而,也有一些教师让红花变了味,用变味的红花伤了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19.
王金战 《成才之路》2011,(17):11-I0006
近日,一份名为“想得美”的课程表走红网络,在这份由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的课表中,“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该课程表在汉网上贴出后,一时引发众多网友热烈讨论。教育专家王金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尽情地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谁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然而,有几个家长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几个家长不让孩子在童年时就去学“珠心算”“新概念英语”?是否学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20.
永葆“童心”的诗意[案例一]听过一堂题为《放飞童年》的作文课,在作文前,教师和学生有一段“走过的历程”,其中包括精读三篇文章《天窗》《芦叶船》《快乐的足球赛》,略读了一组作品,例如《窗边的小豆豆》(节选)《美国少年的一天》等五篇作品。[反思]笔者以为,这位老师的做法大有深意,别具匠心。其一,让“童心”复归。一个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对童年,往往是不识其味。7岁的孩子说70岁老人的话,在我们小学生的作文中屡见不鲜。怎样让孩子拥有一颗童心呢?著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对于小学儿童而言,文学的语言教育尤为重要。文学语言具有缪斯文化的性质,因此它与小学阶段儿童拥有的文化是相连接的。”曹文轩的《草房子》,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苦难和忧伤;林海英的《城南旧事》,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美丽和善良;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让学生读到了成长的烦恼;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让学生读到了童年的幽默和幸福……阅读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影子,阅读让学生有了童年的滋味,阅读让学生有了童年的心情,阅读会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学生的心中童真、童趣一旦复归,情感会变得更加丰富,精神会变得更加丰满,笔下的文字就会变得更加充满孩子气,富有孩子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