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不仅是学界所提及的孝道性善礼律等内容。事实上,柳氏统合儒释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佛家的主张与《易》《论语》相合之处很多,如变易博爱淡泊包容民本等。儒释相合的思想散见于柳氏文集中,细碎零散尚未形成体系,柳氏统合儒释思想有待进一步研读、探讨、发现。  相似文献   

2.
贺瑜倩丝 《文教资料》2020,(5):14-15,33
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的许多作品都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他对佛家的借鉴不仅在于思想上的“统合儒释”,面对佛经中的题材和意象也有不同程度的借鉴。本文首先分析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思想形成,其次针对《三戒》的文本,着重分析柳宗元是如何通过借鉴佛经达到警示世人的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曾提出儒释相合于"性情",他依据的儒家经典是《易》、《论语》。因此,《易》是柳宗元思想来源之一,本文主要从其对易学态度、易与心性思想、易与大中之道三个方面尝试性分析柳宗元的易学思想底蕴。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试论柳宗元的“统合儒释”》的文章,刊登在《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3期。文章中笔者作了这样一些推论:“浮图是当时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柳宗元自然会想到要加以利用……‘统合儒释’实际是要以儒统释……是一种政治谋略。”六七年来,笔者尚未见到有文章对这些推论提出非议,或者可以说,这些推论至少已取得了社会科学界“一家之言”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兼取儒、释、道众家之长 ,主张“统合儒释”,“以佛济儒”,其思想杂合 ,但以儒为主。受这种思想支配 ,其散文既有抨击时弊、鞭鞑权贵的惊世精品 ,又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山水名篇。他的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苑囿中盛开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6.
周宏伟 《教师》2011,(4):64-64
贯彻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三年来,我们在认真学习解读《纲要》后发现,新《纲要》提倡的是"开放教育""发展适宜性教育""合作教育""生活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教育"等先进的教育观念。这与旧的教育思想和旧的教  相似文献   

7.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是基于"自我统合"这一概念。"自我统合"也称为"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感",它是一种个人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与佛教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使在佛学文章中,他亦从未对佛教的有神论表示过妥协,因而,指责柳宗元佞佛,根据是不充分的。柳宗元的思想是以荀氏之儒为主体,兼收并蓄的开放体系,“统合儒释”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韩愈都以振兴儒学为己任,但韩认为儒学的危机主要来自佛、道的冲击,故主张排佛、老;柳则认为危机主要来自儒学的神学化和自身的封闭性,故在批判这种神学化的同时,还主张援百家之长以济儒。“统合儒释”的实质就是援佛济儒。思想史的发展证明,柳宗元的主张是进步的。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一生,尤其是他的晚年与佛教特别是天台宗、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佛理对其贬逐心态的调整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人生道路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诗人认为儒释相通,弘佛可以济儒,生活中常以统合儒释为己任,身体力行,并体现在山水诗等创作的审美进程中。他的诗艺因此有着新的开拓,达到一种宗教和艺术相互交织的境界。柳宗元统合儒释的精神义脉源之于谢灵运,而他的这一努力又对苏轼等后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两晋南朝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佛教的发展给本就式微的儒学带来了危机,为了恢复儒学的权威地位,士人知识分子进行了不懈努力,柳宗元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提出了"统合儒释"的思想,吸收佛学精义以改造儒学,使儒学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如此,柳宗元的"统合儒释"思想还对后世影响很大,二程朱熹正是借鉴了这一思想,以"援佛入儒"的方式对儒学进行改造,建构了新儒学———程朱理学这一庞大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自幼好佛,有其家庭的影响,更与当时社会崇尚佛教以及唐王朝采取的儒、道、释三教调和的统治政策有关.他政治上遭受严重打击并被贬往永州,对佛教禅学崇奉益笃.他既受“统合儒释”思想的支配,也更需要利用佛教禅宗的“心静土静”来排遣身心的苦痛.他的佛教禅学思想对其诗文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在大量的释教碑铭文中直接宣扬佛旨,或以儒释思想相同之处来阐释“统合儒释”的思想;二是在大量“序”“记”类文章中,或“就佛言佛,不入佛语”,或以写景、状物、记事为佐表述禅意,或于辟佛的论辩中论述禅法;三是在一些山水游记和诗作中,显露出禅意.禅宗的“静心”宗旨和空泠静寂、闲淡自然的禅机与禅趣形成了他“旷如”“奥如”、清新峭厉的文风和峻峭幽厉、澹泊古雅、清劲纡徐的诗风.  相似文献   

12.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为死君乎""可谓死君乎"的"死君"之义,大致有晋人杜预和清人王引之两家之说,今人祖述杜王而未得确诂。据《春秋》三传用词体例和《左传》文意推敲,可知"死君"即"死君命",意为"效忠君命"或"效死国君"。"其为死君乎"是"难道算是效忠国君吗?""可谓死君乎"是"可说是效忠国君了吧"。如此训释,文从字顺不致歧解。  相似文献   

13.
《潜书》汇集了众多的社会文化词",儒"类词便是其一。唐甄在文本中通过对"拘儒"、"鄙儒"、"浅儒"、"小儒"、"腐儒"、"懦儒"等后儒的批判,系统阐释了其修身与治天下一体、心性与事功一源、治学与为政合一的儒道文化观,充分体现了唐甄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加强对《潜书》"儒"类词的系统考察,不但有助于高扬传统儒道精神,启发今人关于社会责任的思考与担当,亦将进一步拓展唐甄思想研究的领域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的《庄子故》,引用历代注庄之论一百三十余家,在博采众说方面超越了历代解庄著作;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传承中国本土文化的民族特质具有积极意义,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文学品评深"得桐城家法,能通文章义趣",对后世《庄子》的阐释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民国武侠小说《蜀山剑侠传》蕴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美学思想,老庄"重生""乐死"的超越天地的生死观、天人平等思想以及衍生出的生态整体观点,在小说中体现出将动物仙化与人格化;动物与人和谐相处沟通;人与动物互惠互助等。肉芝、神雕、大蚌等生物,即自然生态的代表。借助老庄"抱朴""守真"等生态美学思想,小说还以黄畹秋变态复仇说明建构"朴"与"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李道纯为南宗白玉蟾的二传弟子,从其著述所反映出来的丰富思想内容,可以看出其有统合三教(儒、释、道),兼宗易老的特色,这对于宋元全真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对法家思想及实践所造成的历史教训有着深刻的反思。对"势"、"法""、术"等法家思想,《淮南子》在批判中有所扬弃,并且以理性的政治态度进行了汲取和融合。以法家思想及实践作为政治思考的参照物,《淮南子》着眼于"治道"与"治术",构建起了"多元并存,理性融会"的混合型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诗经》与儒、释、道;《诗经》与政治文化;《诗经》与农耕文化;《诗经》与宗法文化;《诗经》与伦理文化;《诗经》与婚丧文化;《诗经》追求自由的倾向等七个方面阐释了"诗经文化"。《诗经》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与文化的镜子,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倡导的“统合儒释”,不仅表现在思想理论方面,也表现在行为规范方面。本文通过对柳宗元的佛教戒律与孝道说的述评,指出了其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思想局限。对今人刘光裕、杨慧文、孙昌武等人的观点也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鲁迅、柳宗元都有不同程度的佛学情结。鲁迅重小乘,轻大乘,为的是通过小乘教义以“立人”,改造国民性。柳宗元研究佛教的直接原因是逆境中追求精神寄托,最终目的是“统合儒释”、“以儒统佛”、“以佛援儒”,用以佐世。是崇高的使命感、责任心决定二位伟人成不了佛教徒,只能成为利用佛学服务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