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表达不重要,天天练发音也没必要,甚至认为播音、主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节目主持人只能来自优秀的记者和编辑.这种观点是将有声语言当做了“思维的附属品”,对有声语言创作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无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主持什么节目,运用了哪些技巧,能力有多强、素质有多高、思维品质有多好,最终呈现给受众的都要落实到有声语言的表现上,没有语言表达,思维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中国播音学的奠基人张颂教授不断强调“语言功力”的重要性,并指出:语言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播音语言是我国几代播音员多年实践、长期摸索形成的一种播音风范,它以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语言技巧宣传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但是有些播音员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了播音语言的真实性、庄重性、技巧性和规范性,形成了一种缺少变化,不从稿件内容出发,没有融入真情实感,高高在上,疏远受众,照本宣科,使人听来乏味,呆板僵化的一种腔调,影响了宣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多种防范的方法加以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相似文献   

3.
曾致 《现代传播》2003,(5):132-133
一、关于二度创作一般说来 ,只有艺术才被人们称之为“创作”。播音和节目主持这两项传播活动的艺术性是客观存在的 ,一方面是由于它们本身都有特殊的准则、特定的规律 ;另一方面它们的实际操作都是富有创造性的。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 ,它依据文字符号而产生 ;而节目主持 ,在大的播音学范畴中 ,它是一种无稿播音 ,即基本没有文字稿件作依据的播音 ,靠“腹稿”或“即兴”创作。相对于有稿播音而言 ,无稿播音的难点在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我们之所以强调播音主持都是二度创作 ,是因为播音这个概念是发展的 ,根据一般的创…  相似文献   

4.
张颂 《现代传播》2001,(2):87-88
众所周知,播音是一项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就有了播音这一重要环节。播音又分为有稿和无稿,以便从创作依据上,进一步考察创作过程中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这似乎是十分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还要在无稿播音上进行思考呢?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仍有“播音怎么会有无稿”的质问,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入阐述。一 人类的有声语言,自从有了文字,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内部语言外化为有声语言,保有着语言的原生状态,或只言片语,或出口成章;另一种是,由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成为经过字斟句酌的语言新生状态,或目视…  相似文献   

5.
楼静 《视听纵横》2004,(5):105-105
播音是“把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的一次艺术冉创作过程。”因此,做为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必须对播音主持作品进行再创作。然而任何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做到却难,如何做到正确地再创作,从而使再创作出来的作品成功,历来都是播音主持工作面对的首要问题。在多年的播音主持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动真情用真心,让情感充分燃烧,是再创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江琛 《声屏世界》2005,(9):36-36
作为一门艺术的播音,必定有“我化”的印记。播音艺术的实现过程便是播音员“我化”了的有声语言的表现过程。这个“我化”凝聚着播音员的创造性劳动,包含了播音员对稿件的准确理解和感受,对社会生活、播讲对象及各门知识的了解,以及播音态度的正确确立和播音分寸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7.
刘浩宇  梦雪 《声屏世界》2006,(12):50-51
交际值是交际理论中的概念,播音属于应用语言学,而交际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理论总纲,所以本文以交际值为切入点,探讨当前广播电视播音的交际值。交际值的产生需要两个方面——传者的表达和受者的接受。传者的表达准确、生动进入审美层面且受者获得审美快感,这样交际值就高。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有声语言的运用——说与听。播音分为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两种,但不论有稿还是无稿,其有声语言必定要使用规范的语言,因为有声语言越规范,交际面就越宽,交际值也就越高。播音中不合适的腔调损害交际值播音中的有稿播音顾名思义是有文字稿件为依托的有声语…  相似文献   

8.
在广播电视理论界,“新闻播音”本来是一个不言自明 的简单概念,它是对广播电视新闻稿件以及深主报道节目稿 件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作。然而这几年来,随着“主持人” 和“说新闻”等节目形态的出现,“播音”一词似乎有一种扑 朔迷离之感.因为她的外延扩大了,播音的内涵也有了新的 调整。人们发现,无论是一板一眼的宣读,字正腔圆的播报, 还是娓娓道来的侃谈,抑或是有稿无稿的脱口发挥,都可以 纳人大的“播音范畴”。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一口地 道的京腔,京城人听得舒坦过瘾.即使在《第七日》也不休 息,还接着说;湖南电…  相似文献   

9.
王红梅 《新闻爱好者》2008,(10):110-110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类型,是广大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于播音员来说,新闻播音室播音创作中的“重头戏”,是最具播音语言特色的一种播音样式。从我国新闻播音的发展变化看,尽管由于时代的变迁,具体的社会氛围、公众的心态不同,新闻播音风格有一些差异和变化,但是,在新闻播音的总体格局、语言样式、表达特点方面,  相似文献   

10.
“播音腔”与“主持调”──浅论广播语体的适应性毕一鸣当主持人节目兴起之时,有人把传统播音一概斥之为“播音腔”,并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语言形态来取代它。曾几何时,人们感觉到了一种来得更快的变异调式,我们称它为“主持调”。在这里被称为“腔”与“调”,当然是一...  相似文献   

11.
播音员不但应该具有用气发生、吐字归音、语言表达等过硬的基本功,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解稿件的能力。分析理解稿件是播音创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这一过程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备稿”。它是每一次播音工作程序中的第一步,也是必须要进行的一步工作。但是,大家对这一步工作的重视程度、具体方法及实际水平都有很大差别,日常播音工作中有的播音员因为懈怠、不以为然、嫌麻烦或者时间过于紧迫,备稿不充分,对稿件心里没数,于是,摸石头过河,出现了平平淡淡地“念”稿,固定腔调地“唱”稿等现象,这直接影响播出质量和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了,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作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播音离不开情、声、气。虽然这之间各有要求,但重点应是它们的内在联系,只有重视它们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抓住稿件重点,有效的提高播音质量。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在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播音创作上过去只提“播音”,而现在“说新闻”、“说广告”的提法都有了。近年采,播音界的学术交流以及业务期刊上,“说新闻”一词也有使用。关于什么是“播”,什么是“说”,以及“说”和“播”的关系,是人们探讨颇多的话题之一。笔者常年在一线从事新闻播音,对此有些感受和思考,在此便结合播音理论,谈谈“说新闻”这一问题。“说新闻”,就是遵循播音创作规律,在把握稿件内容的前提下,运用播音表达技巧,流畅自如地把新闻事实“说”出来,把有稿新闻播得像无稿一样轻松自如、自然、平易。这种“说新闻”的观点是积极的、正确…  相似文献   

14.
话筒前的语言创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中国播音学》认为播音具有多质性的创作特征,“至少直接集语言、新闻、艺术于一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播音员既是新闻工作者,也是艺术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在播音室、话筒前,把文字语言转变成有声语言,绝不是“念念稿”就行了。播音是一项很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的劳动又是严格限定时间的,能不能调动全部精力于创作之中,使之呈现良好的创作状态,是每位播音员在播音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杨雁  曾旺 《新闻传播》2022,(14):137-138
在播音主持创作中,播音员主持人完成播音任务是衡量业务的重要标准。众所周知,新媒体时代“声音众多”,要想出色完成播音任务,强化其语言表现力实乃重要途径,而强化播音主持艺术语言表现力将在提升播音业务水平、拓宽专业生存空间、收获受众认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分析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现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笑艾 《新闻采编》2005,(5):8-9,13
“说”是播音、主持语言样态之一,常用于主持人节目的播音。“说新闻”是近年来特定的新闻播报中采用的语言样态。这一样态产生于50年代,在山东是“老”张说新闻,在上海是“阿福根”谈生产……,都在听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说新闻”风格著称的是播音前辈费季平,但由于媒体发展的局限,这一样式没有产生很大影响,更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998年随着香港凤凰卫视独特的媒体运作焕发了生机,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岳斌 《现代传播》2001,(4):126-128
“播音腔、这一概念,即使是业内人士也很少使用。甚至提起来似乎还带有一些贬义的意味。但作为“播音”这一特定专业所使用的声腔,在学术的范围内却涵盖着播音这门有声语言艺术的语言特色、语言表达形式以及播音风格等方面的内容。这应该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一、“播音腔”应该是播音艺术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 任何有声语言艺术最终都要通过一种符合本类艺术特色的语言表现形式作为载体,将艺术工作者的感受、设计、创作表达出来。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语言一样,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也有着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播音腔”。 这种语言…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播音界议论最多、争议最大的就是播音语言的表达方式,即“怎样播”。同一篇稿子,几个人播,会有不同的播出效果,即使都从“内容出发”,但表达方法各不相同,特别是新闻播音中的模糊认识和问题就更多了。矫正了过去的“高、平、空”,“冷、僵、远”,又出现了“低、虚、软”,“轻、柔、甜”;排斥“新闻腔”后,又演绎了“表演腔”。改掉了”呆板化”,又趋于“自由化”;近几年还派生出带口语的“说新闻”。如此种种,令听众不知所以然,还误导了年轻播音员背离了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而走入歧途。 播音实践中之所以出现诸…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新闻语言的“文学味” 新闻语言的“文学味”指的是新闻语言在“准确性”基础上的生动,在“客观”前提下的形象。 新闻语言的“准确客观”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含义:即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形态、色彩等方面,即通常所讲的“五个w(什么)”方面,语言所指与客观事物高度吻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