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玉丽 《教育探索》2002,2(8):21-24
主体性教育管理是基于主体性教育之上,把人的主体性与教育管理的本质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管理思想,它强调的是,具有主体性的教育管理,通过积极能动的管理方式,对有关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培养出具有主体特性的人,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一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是人性观基础,二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现代化是系统工程,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确立以“人化”管理为特征的主体性教育管理思想。是当前培养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必需。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教育理念,是我们时代的教育哲学。班主任要以主体性教育的新观念,来指导教育管理工作;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交往、理解和自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班主任工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王崎峰 《天中学刊》2007,22(3):125-126
主体性德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举措。从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出发,存在着三种教育模式,即“选择-养成”的德育认知模式、“生命-关怀”的德育情感模式和“生活-体验”的德育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5.
确立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观念,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创建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过程,实行主体性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主体性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求。本通过主体性教师的概念界说、教师教育的现实反思和改革构想,旨在探寻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走向交往实践的教育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往实践走进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视域中,将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与教育管理改革的新趋向。本文首先从哲学视域论述了交往实践的重大转向,继而对当前教育管理理论中主体性认识的误区予以澄清,在克服了基于传统主客范式和现代主体际范式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种种局限和不足之后,提出走向交往实践的教育管理。可以说,现代教育管理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交往实践,这种新的范式以”交往实践观”为依托,对教育管理的理论及实践作出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今日教育中的核心人物,教师教育是今日教育研究中的非常话语。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全生命的终身学习过程,工具性教师是对今日教师的简约表征.主体性教师是对明日教师的形象期待。确立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观念,创设主体性的教师教育过程,实行主体性的教育管理方式,是主体性教师培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管理的过程或不当的运用,容易导致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精神的抑制,要坚持人本主义和主体性教育管理思想,使教育管理更加符合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对主体性的论述为依据,教育管理的主体性之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管理的主客体维度,二是教育管理的主体间维度。然而,教育管理世界的活力和丰富性在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知识体系中被窒息,教育管理被理解为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并特别地理解为二者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导致了教育管理主体性的丧失。教育管理回归主体性,意味着教育管理的思维方式要发生根本变革,同时教育管理在理论内容、知识基础、认识方式等方面也要产生一系列改变。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其教育管理方式、理念都会对学生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呈现出了主客二元对立、管理理念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状况.人本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目的,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