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3,(5):19-19
近年来,科学家越来越重视小星体引起的地球安全问题,国际天文学专家联合成立了国际小星体巡逻队,用光学方法监视小星体的运行与变化情况。然而,由于光学方法确定小星体轨迹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出现了许多关于小星体将与地球碰撞的假设。俄罗斯和乌克兰天文科研人员经过探索和研究,建议运用射电望远镜(PT-70)来确定已知的小星体运行轨迹。PT-70射电望远镜安装在乌克兰的叶夫帕托里亚,它通过向太空发射无线电信号,接收太空中物体的反射信号来了解天体。这样的射电望远镜全世界只有两架。研究人员表示,运用无线电干涉方法,将…  相似文献   

2.
<正>你想知道星球在诞生前是什么样子的吗?那就好好看看这张图吧,图中的红色团块,就是人类观测到的第一颗"星球种子",预计再过1万年左右,它就会变成一颗新星。2014年7月初,日本国立天文台等机构发布消息称,他们成功地在金牛座方向观测到,构成星体材料的气体形成了高密度团块,处于"星球种子"状态。如果对此继续进行观测,有望弄清星体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年底,30米口径望远镜研制计划一发布,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据悉,它是21世纪地基巨型光学—红外天文观测设备,由美国加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拿大大学天文研究联盟、日本国立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台以及印度科技部联合参与。建成后,最远可以看到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地方,这意味着人们通过它,可以看到宇宙第一批形成的星体和星系。今年4月,该望远镜科学白皮书发布,中国科学院上海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在我们心目中总是高高在上、才智超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们也会迷信吗?好像不大可能。可是科学与迷信之间确实有过一段暧昧不清的过往。就拿天文学来说,这门学科曾和占星术有着不解之缘。16世纪丹麦杰出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就是一个身兼天文学家和占星师双重身份的神奇人物。1546年,第谷出生于丹麦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代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他对天文学充满了  相似文献   

5.
《崇祯历书》最早引入第谷的蒙气差修正,改变了我国天文观测不考虑蒙气差影响的状况。《历象考成后编》中进一步引入了卡西尼蒙气差理论和新的蒙气差表,这份蒙气差为当明学者根据卡西尼理论计算所得。卡西尼蒙气差表比第谷之表有更高的精度,它的引入是中国在蒙气差的认识和修正方面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宇宙无始无终,这是刚刚发表的一个科学新论。提出这个理论的宇宙学家说,宇宙必然是这样,这才可以解释宇宙间一个重大的疑团:为什么星体和各星系都在背道而驰,越离越远?宇宙原本已经奇幻莫测,有黑洞、夸克星,还有不断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粒子。但是过去五年,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自从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星体和各星系一直各自向外飞散。理论上讲,相互维系的重力应该减慢这个膨胀的速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膨胀还在加速进行。宇宙中有某种力量,正在把星体和各星系拉开。宇宙学家不知道那是什么力…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和谐的组合和合作关系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但在科学发展史上,曾有过很不和谐的合作,却带来了重大的科学发现。本文展示的观测天文学大师第谷和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之间的合作,正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8.
林清 《今日科苑》2014,(8):93-95
<正>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国现代最早的天文台应该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不错,那确实是中国人自行建立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也是中国天文人的自豪。但是,若只论建台历史,中国现代最早的天文台却是上海的徐家汇天文台;而若论拥有中国现代最古老的大型天文望远镜、从事现代天文观测的天文台,那就要数佘山天文台了。  相似文献   

9.
超新星再现     
仕伟  NASA 《科技新时代》2009,(1):15-15
超新星遗迹是超新星爆发时抛出的物质在向外膨胀的过程中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延展天体.根据形态,超新星遗迹大致可以分为3类:壳层型(S型)、实心型(F型,又称类蟹型)和复合型(C型),目前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了200余个超新星遗迹:照片中的第谷超新星遗迹;曾于1572年11月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83;布拉.赫所发现,因此得名:400多年后,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家可能已探测到超新星1987A的闪光核。让我们来设想一颗星体,它有太阳的1倍半那么大,但是被压缩成一个直径仅有10英里的球体。电子从普通物质中被抖落出来,它们又被紧紧地压入原来物质的原子核中,结果电子与质子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中子。确实,该星体类似于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但它是依靠引力而不是强核力,互相保持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1)
首次提出了宇宙中所有星体上所有物质实体的所有元素衰变为铁元素,是宇宙毁灭的观念。首次提出了宇宙中所有的星系、所有的星体都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首次提出了宇宙无限多维度空间的形成过程,星体和星系的形成过程。详细解释了星体为什么会公转和自转,它们的作用是什么。首次提出了星体的结构是空心球。解释了星体为什么能够悬浮于空中,星体概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简述江南制造局天文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人们不知道上海江南制造局有天文台,该文认为在江南制造局成立不久,由于编制航海年历等的需要,由贾步纬建立了天文馆和天文台,李Tian等人在那里进行过观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彭美仙 《学会》2003,(5):30-31
<正> 云南天文台长期以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普及活动,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科教兴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年来云南天文台一直是  相似文献   

15.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星体,在这些星体中,有我们熟悉的绿色家园行星——地球,能量之母的恒星——太阳,以及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等等。但是在众多的星体中,有些星体并不为人们所熟悉,诸如白矮星、红巨星、超新星、脉冲星和黑洞等等,它们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而在这众多不同寻常的星体中,有一种星体的发现不仅在宇宙学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揭开宇宙秘密的金钥匙。这种星体就是有着美丽身姿的脉冲星,它的特征和性质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甚至让我们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16.
时空褶皱     
读过《时间简史》的人,一般都不会忘记那个有关时空弯曲的绝妙比喻:时空像一张弹簧床,而星体就像其上的重物,质量越大,这张床下陷的越多,扭曲就越严重。但时空弯曲的现象真的如此吗?我认为,时空是在巨大星体的质量和能量的作用下发生扭曲,于是,时空产生褶皱和重叠,存在于更多维的宇宙中,并且,离这个星体越近,褶皱越深。这个星体也会让周围的时空“缩水”,这样,“缩水”的时空组成了一个环形,而星体的行星或卫星则沿着已经弯曲的时空直线前进。又因为这个刺猬一样的时空褶皱可在任何方向制造出时空环,这样就可以说明冥王星和其它行星运动时存…  相似文献   

17.
十一月十三日是中亚细亚一个重要的科学机关斯大林纳巴德天文台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日。这个天文台的台长阿·乌·索洛维耶夫对塔斯社记者说: 本天文台二十年来进行了重要的工作,研究过许多变星、新星和流星。这些研究工作因为塔吉克的有利的大气条件而获得极大的方便。在三位天文学家协助之下对宇宙进行的不断的观测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本台库房里存有一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09,(6):104-104
在1919年的一次日食中,英国科学家观察到来自其他恒星的光线在经过太阳附近时发生了轻微的弯曲。从此,天文学家知道了宇宙中天体的引力场能使光线发生弯曲。这种被称为重力偏折的现象有时会导致另一种被称为引力透镜的效应:处于远方的明亮远景星体(比如类星体)发出的光线向距离我们较近的特大质量的近景星体(比如星团和黑洞)弯曲,这种光线的折射产生了远景星体围绕近景星体的景象,从而使天文学家能够看到宇宙角落里的遥远星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虚拟天文台在天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着重评述了虚拟天文台的科学价值及其交叉学科的特性。虚拟天文台的出现将极大地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并对科学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战 ,同时也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3)
首次提出了引力场场心的概念,引力场球体层的概念。首次提出了星体引力场球体层叠加产生的场制效应生成的电磁波,在电磁场切割产生的电势差的作用下,各自返回自己的星体,补偿了损耗的动能,总的结果是使各个星体的能量永远保持恒定,指出星体和恒星的场制效应产生的是可见光。首次提出地球的光是地球的动能在叠加区域转换成可见光返回地面的,太阳转换成的可见光是返回太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