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蜂螫的危险性 当春、夏季到来时,各种生物都显得生气勃勃,百花争艳,草木郁郁葱葱。农民的生产劳动,学生的郊游,城市居民的休闲,退休老人的健身,都在山林和郊外中。在山林和百花丛里,最容易接触到的昆虫,就是各种蜂类,例如:胡蜂,马蜂,蜜蜂等。因此,常常发生被蜂蜇的事情。我国每年夏、秋季都会发生多起蜂蜇人致死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正"勤劳"是很多人说起蜜蜂的第一个反应。确实,多亏蜜蜂传播花粉,许多开花植物才得以延续后代。如果没有了蜂,人类或将无法生存。许多植物和农作物品种都将消失,到时候人类能吃的大部分都是水稻和其他谷物,因为这些农作物不靠蜂媒而靠风媒授粉。作为授粉员,膜翅目尾虫尤其是蜜蜂对地球上的植被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经济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膜翅目分为两个亚目:一种是广腰亚目,由锯蜂和木胡蜂组成;另一种是细腰亚目,主要由寄生蜂、黄蜂和蜜蜂组成。蜜蜂为啥爱细腰?已知最古老的膜翅目昆虫的化石是长节蜂总科的锯蜂,形成2.48亿~2.05亿年前的三叠纪,出现于2.95亿~2.48亿年前的二叠  相似文献   

3.
昆虫触角     
我们稍稍留意即可发现,自然界中的昆虫都有一对粗细长短不尽相同的触角。触角是昆虫的感受器、探测仪,它具有感知、发现捕猎对象,寻找配偶、天敌等多种功能,是它们接触外部世界、认识外部世界、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4.
迷人杀手食虫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植物王国里,存在着一些令人称奇叫绝的奇异物种。这类植物品种繁多,分别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从北极冻土带直至赤道的热带森林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捕获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的高超“猎手”,其捕猎对象并不大,在获捉中从不主动出击,而是守株待兔,不动声色,悄然无声,静等猎物光临。这类  相似文献   

5.
对山西省南部矮牡丹3个居群连续两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共有5种蜂和4种甲虫参 与矮牡丹的传粉。电镜观察和人工控制昆虫传粉试验证明,蜂类,特别是地蜂类是矮牡丹的主要传粉 者,而甲虫类只是一种不稳定的传粉者。矮牡丹花无蜜液,但可散发气味,主要以花粉吸引昆虫。矮牡 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也没有自动自花结实现象,但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具微弱的自交性。在花 少的居群中自然结实率与人工异交结实率近相等。矮牡丹的结实率低,平均只有近1/4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相似文献   

6.
“以虫治虫”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王心喜对生物界的互相制约的现象.中国人早有深入的观察和认识。有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螟蛉泛指鳞翅目多种昆虫的幼虫,蜾赢泛指胡蜂科、泥蜂科、蜾蠃科的昆虫。《礼记·郊特性》的“入...  相似文献   

7.
刘红梅 《科教文汇》2007,(3S):141-141
在今年刚结束的首届“中国B2B联盟大会暨高峰论坛”上,中国首家全英文的国际贸易B2B垂直搜索引擎Yaphon雅蜂网正式宣告“雅蜂B2B网站联盟”成立,本文基于“雅蜂模式”探讨了B2B网站的联盟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尽管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早在7000万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了,但白蚁才是群落生活最古老的缔造者。化石证据表明,白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有人甚至认为白蚁有2.5亿年的生存历史。人们总认为白蚁是蚂蚁一类的生物,因为表面上看它们不仅长得有些相像,而且都是营社会性生活的小昆虫,但白蚁和蚂蚁的亲缘关系其实比较远。蚂蚁是膜翅目昆虫,其有翅个  相似文献   

9.
胡蜂是一类能螫伤人、畜,甚至螫人至死的昆虫,自古以来靠自然繁殖得以生存和发展,在不掌握其生物学特性的情况下去接触它,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而人人惧怕,避而远之.据文献检索得知,在世界各国至今也很少有人涉足其专门的研究.然而在我省的双柏县却有几个人不仅自己运用科学手段和方法,研究、饲养胡蜂,而且还带动了全县3600多户人家饲养胡蜂,并在双柏县成立了首家"毒蜂养殖研究会"和"胡蜂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均为养蜂农户增加经济收入45万元,为研究会回收成虫250千克、大胡蜂房200多千克、大胡蜂毒液1.5千克,年创产值50多万元,提供了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说到蜂,同学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蜜蜂、黄蜂这些成群结队生活在一起、在蜂巢里储存花蜜养育后代、被惹恼了还会蜇人的黑黄相间的小家伙们。其实,除了我们熟知的这些外,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蜂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那么一群蜂,它们独来独往,也不亲自照顾孩子,而是把自己的卵产在其他昆虫身上,让后代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它们就是寄生蜂。以小欺大本领强小时候的我也很喜欢看各种科普读物,有一次无意间在书中认识一种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刚结束的首届"中国B2B联盟大会暨高峰论坛"上,中国首家全英文的国际贸易B2B垂直搜索引擎Yaphon雅蜂网正式宣告"雅蜂B2B网站联盟"成立,本文基于"雅蜂模式"探讨了B2B网站的联盟策略.  相似文献   

12.
蜂螫的危险性 当春、夏季到来时,各种生物都显得生气勃勃,百花争艳,草木郁郁葱葱。农民的生产劳动,学生的郊游,城市居民的休闲,退休老人的健身,都在山林和郊外中。在山林和百花丛里,最容易接触到的昆虫,就是各种蜂类,例如:胡蜂,马蜂,蜜蜂等。因此,常常发生被蜂蜇的事情。我国每年夏、秋季都会发生多起蜂蜇人致死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驅除害蟲的新方法 會得釀蜜給人吃的蜜蜂會在大樹枝间造西瓜般大巢的胡蜂,在倒掛莲蓬似的巢中進出的長脚蜂,還有钻木的熊蜂和掘地洞的泥蜂這大家都知道的。说有過着寄生生活的蜂,聽來總覺新奇一点;何况還是和農業有关的呢!其實它們天天在我們的園林田畎中,生長繁殖只因身軀細小,引不起人人的注意吧了。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们的心目中,鳄鱼的形象可能一直是比较笨拙的,因为它那庞大的身躯显得其动作非常迟缓。但事实却并不如此,鳄鱼捕猎的动作非但不笨拙,反而还十分灵活。而且,它们在捕猎时也非常善于"动脑子"。为了搞清楚鳄鱼捕猎的习性,美国科学家对一些地区的鳄鱼是如何捕猎水鸟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发现,鳄鱼一般会在进攻之前潜到水下,然后再从水鸟  相似文献   

15.
<正>昆虫中有许多名中有“龙”的种类。上次我们认识了鞘翅目和鳞翅目中部分名中有“龙”的昆虫,这次我们一起去看看半翅目、?目、蜚蠊目、蜻蜓目、膜翅目、直翅目、双翅目、螳螂目中还有哪些“龙”家昆虫。半翅目中的“龙”半翅目是昆虫纲中较大的一个目。半翅目昆虫大多体形扁平,口器为刺吸式。在同翅目未并入半翅目之前,半翅目昆虫只包括那些可以散发出臭味的蝽类昆虫,这些昆虫的前翅很有特点—前半部分是革质,后半部分是膜质,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对拉萨市青稞田寄生蜂寄生率进行调查,调查得知在大田中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率最高达到53%,在温室中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率高达97.74%。优势种为溢管蚜外茧蜂,并首次报道蚜虫宽缘金小蜂为溢管蚜外茧蜂的重寄生蜂。本文提供西藏寄生蜂名录,供以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知道马蜂尾巴上有一根针能蜇人,所以大家对马蜂都敬而远之。进入本世纪后的十年来,由于地球变暖,越冬昆虫所处环境有所"改善",尤其以成虫越冬的马蜂更是兴旺发达起来。由于人们惧怕马蜂的心理,见了就想毁巢灭蜂,而马蜂又极富团  相似文献   

18.
刘永 《百科知识》2005,(10X):42-42
在《圣经》所说的埃及遭受的十灾中,它被列为第4位。《出埃及记》是这样描述的:成群的昆虫进了法老的宫殿和他臣仆的房屋,埃及全境的土地都为它们毁坏。你猜是什么昆虫?它们就是苍蝇。它们在每年夏天都会出现,它们在屋里飞来飞去,甚至会钻到汤里。其他季节它们躲在哪里?冬天就没有苍蝇吗?  相似文献   

19.
昆虫的体色由色素色和结构色混合形成,而体壁中色素的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内外因子的影响。在一些昆虫中,环境温度已被证实为主要外界因子。文献中也曾有过关于蚜茧蜂(Hymenoptera:Aphidiidae)成虫体色的形成受温度影响的报导,但比较粗略,也未引起人们适当的重视,从而在蚜茧蜂的分类和鉴定中带来一些混乱,妨碍了蚜茧蜂的研究和蚜虫的生物防治工作。本项工作就温度对蚜茧蜂成虫体色形成的影响做了较系统的观察。整个工作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详细观察斯氏蚜茧蜂(Aphidius smithi)体壁颜色形成  相似文献   

20.
人类会用一些食物当作诱饵来进行捕猎,但这类行为并非为人类所专有。在美洲就有一种喜欢居住在洞穴中的猫头鹰,它们非常聪明,专门收集牛马猫狗等哺乳动物所产下的粪便,然后撒在自己的窝旁边,用来吸引猫头鹰最喜欢的美味佳肴——屎壳郎。屎壳郎这些“逐臭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