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白银及银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银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材料,我国古代先民对白银的认识与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现代考古资料表明,在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战国时期的匈奴墓葬中,就出土银器5件;在准葛尔旗西沟畔的匈奴墓葬中,也出土了极为珍贵的有铭金银饰  相似文献   

2.
社科文摘     
古代也有短信我国出土简牍证明,秦代以前已有短信,汉代尤为多见。1930年我国与瑞典合组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发现的居延汉简中,有一封简短的家书就较为典型:范君上月廿一日过当曲,言:昭公到高平,还,道不通,天子  相似文献   

3.
《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中的月朔简年代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1974年在居延甲渠候室遗址发掘出8400多枚汉简,多数无年号,少数是纪年简,还有一类仅记有月朔干支或月日干支,这里定义为“月朔简”认为它的年代大部分是可以考证的,本文根据历史,考古知识,应用历法,数学方法,力图建立起一种新的程序,考释了73枚月朔简的年代;对少部分具有两三种可能尚不能考定者,也一并列出,供感兴趣的学者选择,检验。  相似文献   

4.
正匈奴是秦汉时期称雄中国北部边疆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从战国以来便是漠北的大族,拥兵30万,威胁秦汉帝国的北边,著名的万里长城就是为防御匈奴的侵扰而修筑的。直到汉武帝时,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深入大漠追击匈奴,才大大削弱了匈奴势力。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降汉朝,20多万匈奴  相似文献   

5.
曾庆鸿 《知识窗》2006,(9):42-42
傅青主,即傅山(1602-1683年),山西阳曲人。明清名医,明末,清兵入关,傅青主住进深山一个石洞,称“霜红龛”。横挂着条幅:“既是为山平不得,为愿青山作主人。”“未灭匈奴无为家,太原人作太原侨。”表示自己是黄帝的子孙,青山的主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有家难归,只得“侨居”深山。横幅中的“未灭匈奴无为家”用了汉朝的一个著名典故,霍去病,西汉时名将,曾六次出击匈奴。涉沙漠,远至狼居胥山,封冠军侯,为骠骑将军。汉武帝为他建造府第,霍去病辞谢:“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相似文献   

6.
李永杰 《知识窗》2006,(12):26-26
中国历史上第一件有文字记载的民告官案,刻写在居延汉简上。案情记述详尽,事情经过跌宕起伏,迂回曲折;有误判,有纠正,有上诉,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7.
<正>当西伯利亚的寒流夹杂砂砾自额济纳戈壁席卷而过,也掠过弱水河畔一处不为人知的秘境在黄沙瀚海、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遮天蔽日的胡杨森林中,小兽追逐嬉戏;浩渺的湿地倒映着蔚蓝天空,鸟儿啁啾、鱼儿自在;古老的汉代城池屹立在戈壁沙海……这里是真正的土尔扈特东归家园,也是伟大的居延文化之遗迹存留  相似文献   

8.
刻木牵帝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唐·玄宗《傀儡吟》木偶戏,古时称为“傀儡戏”。相传木偶戏始于汉代。关于它的起源,其中还有一段传奇式的战争故事。据史料记载,那是公元前200年间,匈奴冒顿单于统率40万人马往南侵犯,迅速占领了马邑,直抵太原,围住晋阳,又利用投降匈奴的将领韩王信、曼邱臣、王黄、赵利进攻别的邑城,形势十分危急。于是,汉王刘邦亲自统帅32万人马迎战匈奴。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又下了大雪,天气奇冷,中原将士缺乏北方作战经验,没有防寒装备,冻坏了不少人,…  相似文献   

9.
李莉 《百科知识》2005,(6X):55-55
浙江省仙居县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摩崖石刻奇异古文字,经专家鉴定,此为古越族文字,这一发现是中国文字学上的一次重要发现。越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根据史书记载,越族应该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但越族文字一直没有被发现。这里发现的文字,与出土的越国王室青铜礼器、  相似文献   

10.
位于我国东北的辽西,享有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的美誉。上世纪以来,这里出土了以孔子鸟为代表的各种鸟化石;以中华龙鸟为代表的"长  相似文献   

11.
吴思宽 《百科知识》2022,(24):14-16
<正>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其中西汉国祚有200余年。西汉与很多少数民族交往非常密切,其中联系最密切的是匈奴,同时匈奴的综合实力也最为强大。在西汉统治时期,匈奴经常对边疆进行骚扰,给西汉边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西汉和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随着双方实力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双方的实力对比呈现出时而你强我弱、时而我强你弱的情况,而这些不断变化的形势直接影响着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双方关系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西汉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稳定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秦末汉初,匈奴军事首领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击逐邻族,一统大漠,建立起庞大的匈奴帝国。随之兵锋南指,成为西汉王朝最强悍的敌人。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32万征伐叛将韩王信,前锋进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时,被冒顿单于率精兵40万围困于白登山(平城东北)。虽然军中猛将谋士如云,“马上天子”却一筹莫展,被围困于冰天雪地之中达七日之久,方得解围。  相似文献   

13.
文摘     
正2017年十大考古发现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距今4.5万年左右,为当时古人类生活居住之所。它是在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在这里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制品与大量动物骨骼碎片。专家表示,这些动物骨头说明,生活在这里的人类以狩猎为主;也说明,当时这里应该是草原,这些猎物是他们从其他地方获  相似文献   

14.
文摘     
正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这里  相似文献   

15.
古老的遗迹和物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活动的生动记录,蕴藏了大量从占至今社会发展的信息。通过对遗址的探掘和出土物的研究,考古学家结合出土地点,周围环境来综合地说明过去,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章慕荣 《知识窗》2006,(3):14-16
公元374年,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从天而降,出现在东哥特人的面前。他们身材短小粗壮。圆脸扁鼻,骁勇善战,身骑快马,远射近砍,傲箭狂刀。此时的欧洲人,只知道他们自称“匈奴人”,首领叫“单于”,已有千年的立国经历,来自遥远的东方。  相似文献   

17.
铜岭商周矿用桔槔与滑车及其使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铜岭古铜矿遗址出土了西周的桔槔,商代至春秋的滑车等矿山机械多具,它们年代久远,结构设计成熟,其中滑车采用了先进的滑动轴承结构和润滑剂,在中国早期机械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该文探讨了在出土桔槔和滑车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白客 《百科知识》2021,(32):34-38
位于关中平原西端的宝鸡古称陈仓,正是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发生地.这里不仅作为炎帝故里以及周秦王朝的发祥地而名闻遐迩,更因为出土了多达数万件青铜器而震惊世界,青铜器数量之巨,重器、精品之多,铭文之重要,使宝鸡成为全国当之无愧的"青铜器之乡".  相似文献   

19.
草原是常见的地貌景观,全球除了南极洲外的六大洲均有分布,而只有欧亚东部的蒙古高原孕育了伟大的草原文化。这里地域辽阔,东北向西南延伸达3000多千米,草原南缘朝那(今宁夏固原)、肤施(今陕西榆林)一线,距中华文明核心区的咸阳、长安仅500多里。肥美的水草和与汉文化的频繁交流滋养了上承鬼方、猃狁,下接匈奴、鲜卑、蒙古的北疆民族狄,北狄"绝异壮大有力",其及继承者在历史上曾多次入主中原,反复影响中华文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杜兴 《百科知识》2021,(18):11-12
宇文部又称"宇文鲜卑"或"鲜卑宇文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东北地区的一支重要民族,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关于宇文部的族属问题在学界中却众说纷纭,主要有鲜卑说、匈奴说、鲜卑化的匈奴说三种观点.为了更好地理清宇文部的发展历史,其族属来源问题必须要梳理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