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60面的空气柱共鸣实验方法是: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插人一根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以听到空气柱共鸣时发出较强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十章第六节“驻波”的演示实验如图 1所示 ,在盛水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 ,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 ,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 ,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 ,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 .但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因音叉需在管口上边固定使玻璃管的提起高度受到限制 .若音叉也随着上移 ,易产生多普勒效应 ,致使实验效果不理想 .笔者认为 ,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效果比较好 .如图 2所示 ,粗玻璃管的一端用橡皮塞塞紧 ,橡皮塞中塞一金属管 ,粗玻璃管与音叉用支架固定套牢 ,先向左侧储水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 ,提高左侧储水容器 ,使粗玻璃管中水面接近管口 ,慢慢降低左侧储水容器 ,待玻璃管的水面降低到某处 (记位A) ,如果能听到很响的共鸣声音 ,说明这时管内空气柱的频率和音叉的固有频率相同 ,使空气柱产生共振现象 ,这是第一次共鸣 .此时从音叉发出并进入玻璃管中的声波和经水面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相互叠加 ,在空气柱内产生驻波 ,水面处是波节 ,玻璃管开口处为波腹 ,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l0=λ4,原理如图 3所示 ,若玻璃管足够长 ,把水面继续降低 ,可听到第二次共鸣声 ,此时水面处为波节 ,管口处为波腹...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驻波”一节,给出了共振法测声波(纵波)波长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这时,从音叉发出并进入玻璃管的声波和经水面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相互叠加,在空气柱内产生驻波,玻璃管开口处为波腹,水面处为波节,空气柱的长度L=λ/4,如果玻璃管足够长,继续提起玻璃管,当空气柱长度L=3λ/4,L=5λ/4……时,都会产生驻波。如果测出空气柱长L,就能测出声波的波长。如果知…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驻波》一节 ,给出了共振法测声波(纵波 )波长的实验 (见图 1) :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 ,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 ,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 ,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这时 ,从音叉发出并进入玻璃管的声波和经水面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相互叠加 ,在空气柱内产生驻波 ,玻璃管开口处为波腹 ,水面处为波节 ,空气柱的长度为L=λ/4 ,如果玻璃管足够长 ,继续提起玻璃管 ,当空气柱长度为L =3λ/4、L =5λ/4……时 ,都会产生驻波。如果测出空气柱的长度L ,就能测出声波的波长。如果知道音…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十章第六节“驻波”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但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有如下不足:①敲击玻璃管上方的音叉,敲一下,只能在2~3秒内听到声音,再敲打,则难以分清是共振还是被敲击的声音;②一手慢慢提起玻璃管,一手提音叉,二手难谐调,若将单叉固定在支架上,提起玻璃管时,高度又受限制,同时随着玻璃管的上移,易产生多普勒效应,效果不理想。为了弥补上述不足,笔者进行了实验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十章第六节"驻波"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但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有如下不足:①敲击玻璃管上方的音叉,敲一下,只能在2~3秒内听到声音,再敲打,则难以分清是共振还是被敲击的声音;②一手慢慢提起玻璃管,一手提音叉,二手难谐调,若将单叉固定在支架上,提起玻璃管时,高度又受限制,同时随着玻璃管的上移,易产生多普勒效应,效果不理想.为了弥补上述不足,笔者进行了实验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改进后的该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在玻璃管内注入适量的红色水,移动漏斗位置使水面在管口处。实验时,调节信号发生器,让耳塞发出足以使全班学生听得见的1000Hz纯音,然后向下缓慢移动漏斗,逐渐增大空气柱的长度,当管内水面降至某位置时,便可听到第一次共鸣声,继续增大空气柱长度,又能听到第二次共鸣声……。利用管侧的标尺可读出各次共鸣时空气柱的长度。根据声音的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试验本)第三册Ⅱ第十章“驻波”一节中,介绍了音叉发出的声波在空气柱内产生驻波的实验(如图1甲所示),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插入一根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音叉,使其振动.然后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 (必修 )第一册学生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 ,教材中方法不符合实验的可操作性、直观性原则 ,不能简明地突出此实验目的。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图 11、刻度尺  2、水银柱3、空气柱1 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演示  如图 1所示 ,是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用金属夹子固定在带有毫米刻度尺上。管内有一段被水银柱封闭的空气柱 ,管子内径均匀时可用长度来表示此空气柱体积。管内气体压强在玻璃管取不同倾斜角时有不同数值。玻璃管取不同倾斜角度时 ,被封闭的空气柱体积和压强也随着改变。计算每一对压强和体积乘积 ,可验证玻意耳—马…  相似文献   

10.
1 开发“软件”改善功能 有些演示实验,只要在“软件”上下点功夫,改变习以为常的做法,便会脱俗超凡,情趣倍增。例如作音叉发声实验,让学生手插入共鸣箱,敲响音叉后,手随即徐徐抽出,声音同时逐渐变响。说明共鸣箱内空气柱一起参与振动,且与空气柱的长度有关。又如为说明(可拆)变压器铁芯的作用,先让铁芯闭合,小灯亮;后使铁芯开路,灯暗。接着让学生手拉铁芯,先拉近原方一端,再拉近副方一端,皆得用  相似文献   

11.
王志年 《物理教师》2003,24(3):30-30
1 传统的声音共鸣实验效果欠佳用如图 1所示装置做声音的共鸣实验时 ,两支频图 1率相同的音叉 (一般 440Hz)A、B分别固定于两只共鸣箱上 ,一般相距 1 0~ 1 5cm ,并排放于桌面上 ,敲击音叉A ,使其发声 ,过一会儿 ,用手按住A的叉股 ,使之停止发声 ,可听到B叉产生的微弱的共鸣声 ,在实际教学中 ,只有前排的学生才能听到 ,效果较差 .2 用单只共鸣箱做声音的共鸣实验( 1 )实验原理把 440Hz的共鸣箱内的空气柱作为研究对象 ,先使它以其“固有频率”振动起来 ,然后 ,再施以相同或不同的“受迫振动” ,如果先后两次相同的扰动使空气柱的振动加…  相似文献   

12.
实现虹吸现象的几种方法武穴师范学校刘正祥(436415)在做空气柱与音叉共鸣的演示实验时,我是用虹吸现象来改变空气柱的,即通过橡皮管逐渐导出容器里.的液体(如图)。当我提出怎样使容器里的水从橡皮管流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进行了饶有趣味的回答和操作,现将几...  相似文献   

13.
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封入的空气被一小段水银柱分离成上下两部分。如图1所示,上、下两段空气柱长度分别是L_1和L_2,而上下两段水银柱的高度分别为h_1和h_2,求:(1)保持玻璃管的位置不变,轻弹玻璃管,使两段空气柱合并起来,则合并后的空气柱长度比(L_1 L_2)大还是小?请证明,(2)如果要使合并后的空气柱长度仍然要等于(L_1 L_2),则又应如何调节玻璃管的位置?此时水银柱高度是多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中《驻波》一节里,关于空气柱内的“驻波”演示实验,由于粗玻璃管内的空气柱长度不易自行调节,收到的实验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教师往往先在实验室内测  相似文献   

15.
1 空气柱的共鸣 我们利用废旧日光灯管制成空气柱共鸣管,较好地完成了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一册P319,音叉和空气柱发生共鸣的演示。 1.材料 (1)30W断丝日光灯管一支,两端打通,除去管内壁萤粉。 (2)一米左右的乳胶管一根,五号胶塞一只  相似文献   

16.
一、巧用玻意耳定律的推论P1/V2=P2/V1=P1-P2/V2-V1=△p/V△来解题 例1如图1所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上,管内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将一定量的空气封闭在管中,空气柱长度为l,这时水银柱上面刚好与管口相齐.如果实验时大气压为AHg,问管中空气柱长度满足什么条件时,继续向管内倒入水银,则水银会流出管口?  相似文献   

17.
分析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先用水银灌满玻璃管(玻璃管长度大于760mm),将玻璃管里的空气全部排出,再用手指堵住玻璃管开口的一端,然后将其倒立过来,慢慢地将开口的一端浸入水银槽里,再移走手指.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章中,音叉的共鸣实验采用了如图1所示装置,笔者在做该实验时,选用了多个标记相同频率的音叉两两进行实验,由于受制作工艺的影响,共振现象不明显,效果较好的其共鸣声也远小于原音叉的发声音,敲击音叉A后即使用手将其握住,也会因原声音在教室墙壁的反射滞留现象而影响学生听到音叉B振动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176页中关于《音叉的共鸣》演示实验 ,书中说 :“取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A和B ,相隔不远并排放在桌上 ,打击音叉A的叉股 ,使它发声。过一会儿 ,用手按住音叉A的叉股 ,使它停止发声 ,可以听到没有敲响的音叉B发出了声音。如果在音叉B的叉股上套上一个套管 ,改变音叉B的固有频率 ,重做上面的实验 ,就听不到音叉B发出的声音了”。在实验音叉共鸣时 ,声音太小 ,不能使全班同学听清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 ,我们利用光杠放大原理 ,进行了改进 ,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图所示 :A、B是音叉 …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176页中关于<音叉的共鸣>演示实验,书中说:"取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A和B,相隔不远并排放在桌上,打击音叉A的叉股,使它发声.过一会儿,用手按住音叉A的叉股,使它停止发声,可以听到没有敲响的音叉B发出了声音.如果在音叉B的叉股上套上一个套管,改变音叉B的固有频率,重做上面的实验,就听不到音叉B发出的声音了".在实验音叉共鸣时,声音太小,不能使全班同学听清,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我们利用光杠放大原理,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