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音乐课是深受中小学生欢迎的课程。在音乐课堂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避免枯燥地讲说,被动地理解,在音乐课上即受到美的熏陶,又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一课多效"的作用,使祖国的"未来"更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2.
当前,不少音乐老师都在怨叹音乐课不好上,因为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有的甚至大声喧哗,致使音乐课没法上下去。对此,我就召开了学生座谈会,批评他们只重视数理化,不重视音乐课。没想到竟然有不少学生不同意我的批评。他们说:“我们喜欢唱歌,我们喜欢音乐课。上音乐课,可以使我们从繁重的数理化学习中得到一时的解脱。只不过音乐课所教的那些歌不好听,唱了没劲,不如《爱拼才会赢》有味。”学生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原来学生不爱上音乐课是因为不认可音乐课所学的那些歌曲,不认可那些歌曲的艺术价值。由此,我认识到,要激发学生上好音乐课的积极性,必须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导音乐课教学,以扭转音乐课不好上的困难局面。经过两年的实践,我已获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上一堂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很多学生的现状: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原因是音乐课太枯燥,学的内容太模式化了。因此应通过智慧的创设来改变学生对音乐课的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充满趣味。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魅力     
记得初中上音乐课时,总是唱呀唱的,于是没有音乐细胞的我,最不喜欢上音乐课。上了高中,音乐课以欣赏为主,这时的我不仅不讨厌上音乐课,而且几节课下来,我竟深深地爱上了音乐课。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讲音乐的内涵,给我们讲作者创作音乐作品的背景,让我们学会欣赏音乐。听音乐时,音乐占据了我的身心。它时而婉转,时而高亢,时而欢快,时而悲泣,使我的身心也受到了感染。听音乐时,我把眼睛闭上,感  相似文献   

5.
上音乐课可以表达心情,音乐课可以让人的心情舒畅,陶冶情操。上音乐课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放松心情,并学到很多音乐知识。音乐不但能益智,而且能以美辅德,是德育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学生到底想不想上音乐课,他们想上什么样的音乐课?在一次音乐课上,我作了一个尝试:"同学们你们心中的音乐课、音乐老师是什么样的?请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我心目中的音乐课的课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同学们快快乐乐的!""我心目中的音乐课是多姿多彩的,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展示才艺""我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是和蔼的,我心目中的音乐老师是有爱心的,我心目中的音乐老师是善解人意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到底应该怎样上?这是很多音乐教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让学生从不喜欢上音乐课到喜欢上音乐课,这也是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并且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我觉得,音乐课就应该让学生上得轻松,学得愉快.本来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让学生上音乐课时感受到一种美的感觉,特别放松、陶醉的感觉,真正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8.
周运健 《考试周刊》2014,(48):184-18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也一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就要改变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走进音乐课堂,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说音乐课要上出音乐味,没有音乐味的音乐课可能是语文课、品德课……  相似文献   

10.
课堂器乐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的观念里,音乐课就是唱唱歌、听听音乐,学生在音乐课上主要是感受音乐,达到身心愉悦。器乐进入课堂后,打破了人们对音乐课的认识。音乐课有其自身特有的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音乐课的听、唱、写、创四种方法入手,清晰阐述了"听"是音乐课的基础;"唱"是音乐课的重点;"写"是音乐课的难点;"创"是音乐课的亮点。以上四种方法给音乐课带来丰硕的成果,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上提高技能、提升素质,实现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娅莎(Sasha)从小能歌善舞,善于表现。小学三年级的一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曾预言,说她“将来会成为一个音乐人才”。在就读上海一家非常出名的艺校时,她已是艺校最受瞩目的未来之星。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好多学生不愿上音乐课,认为音乐课浪费学习时间。现在好多学校也是在抓主课,把音乐课当成放松的课不去重视。学生也从心理上不去认真对待,家长也认为学生就要好好学习语数外,学音乐不能考好大学。其实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音乐课并不像学生想的那样浪费时间,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音乐教育是一种创造想像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多年,对学生上音乐课的喜欢程度作过调查,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却抱可有可无的态度,看到他们对音乐课充满无奈,我的内心便久久不能平静.音乐课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课,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怎么就变成无聊的、消磨时间的课了呢?是学生对音乐课的要求高吗?学生向往怎样的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人生快乐的养料,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青少年学生,应通过音乐教育受到良好的美的陶冶,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成为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一代新人。但是,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音乐课的这一价值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时候,音乐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然而,音乐却也是从小到大就在学习的一门课程。但是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很多人都不重视音乐课。还有不少人觉得音乐课就是可有可无的,一旦面临比较重的课业压力,音乐课就是可以被停上的。但是音乐课真的是这样的么?尤其是多次的课改之后,音乐课还是会出现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就算是高中的时候,音乐课也还是要继续上的。长久以来,我国提倡的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在高校的时候,也应该将音乐教学与我国的民族音乐相结合,进行传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小学音乐课并非每个孩子都喜欢,在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下,真正的上好一堂音乐课,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课中感受到快乐,又能学到东西,我想这才是开设音乐课对于学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查表明,音乐虽然是许多同学最喜爱的,但却有大批的同学不喜炊上音乐课,虽然国家教育部门花了大力气去改编教材,让它尽量符合学生学要,贴近现实生活,但其结果还足有许多的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不喜欢音乐教师,甚至讨厌音乐课,分析原因,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教师都知道,初三的音乐课不好上。有的学校没有安排课时;有的是因为学生忙于应付中考,"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有人在音乐课上带着其他学科的作业本"奋笔疾书"。如何抓住初三学生的心理,上好初三的音乐课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下面以苏少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爱星满天》的"创编环节"为例,介绍我在音乐课上的两次小改动。我在《爱星满天》教案中有个"艺术创编"环  相似文献   

20.
李菁 《广东教育》2006,(1):46-47
孩子们上音乐课提不起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更不要说高涨的学习热情了。如何让学生的心回到课堂?如何使学生爱上音乐课?这不得不成为我常常反思的问题。通过认真学习音乐《新课标》,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我终于找到了上好音乐课的方法,让学生再一次对音乐课产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