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杨晓丽 《文教资料》2011,(13):33-35
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译者的主体性。本文以阿瑟.威利的译作《猴》为例,通过描述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的选择及翻译策略,分析考察《西游记》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针对《今日中国》一篇软新闻《到南通——听罢江声听海声》两篇英译文的对比分析。作者选取"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理论框架。该理论强调翻译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作者从译者进行适应选择的各个纬度对原文和译文及其两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于软新闻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Schank和Abelson的脚本理论认为,在交际中人们会在大脑建立一个心理模型,激活用于理解语篇的认知脚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认知脚本被激活的过程,鉴于英汉文化差异,译者应采取相应翻译策略处理英汉脚本差异。文章从脚本理论着手评析《边城》的两个英译本,从而分析两位译者如何与原作者进行风格融合。  相似文献   

4.
黄娜 《考试周刊》2010,(7):34-36
本文通过比较三个《爱玛》中译本,从原作和译作及各个译作之间在风格、语调、翻译方法变化的形式、标点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细微差异上探索了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讨论了译者在翻译《爱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译者,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的主体.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活动中的主体—译者的研究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并逐渐深入.本文将尝试以乔治·斯坦纳基于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基本的理论根基,以《十五从军征》两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各自主体性造成的翻译差异,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自1831年第一个《千字文》英文译本问世以来,已经出现了27种《千字文》英文译本,纵观《千字文》英译二百年来的历史,译者身份、译者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一直处于变迁之中。译者身份上,《千字文》的英译者先是以传教士等身份的外国人为主,近来的译者则以中国人为主。翻译目的上,早期译者注重通过翻译《千字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近来的译者则通过翻译《千字文》对外传播译介中国文化。翻译策略上,早期译者不重视《千字文》的诗学特征,近来的译者则力图再现《千字文》的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翻译不仅仅体现译者对语义的把握,同时体现了译者对语音和形式的选择,即译者的主体性.《傲慢与偏见》作为一本外文名著,深受广大中国读者的喜爱,这与译者的精心翻译与推荐是分不开的.文章以孙致礼、张经浩两位老师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为研究对象,对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发挥情况及限定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译者作为行为主体的一种社会行为,其活动的过程、方式及结果必然受到一定的准则和规范的制约.本文以《史记》的倪豪士(William H.Nienhauser)译本为例,从切特斯曼(Andrew Chesterman)提出的四大翻译伦理模式对构成影响翻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阐述典籍翻译中译者文化调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衡量一部译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瓦尔登湖》的两个中译本为例,对比分析了译者对原作中衔接、连贯手段的把握与处理,认为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有语篇意识,重视译文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遵照原作者的意图和语篇的逻辑推进层次构建译文。  相似文献   

10.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衡量一部译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瓦尔登湖》的两个中译本为例,对比分析了译者对原作中衔接、连贯手段的把握与处理,认为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有语篇意识,重视译文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遵照原作者的意图和语篇的逻辑推进层次构建译文。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方平中译本为例,基于目的论,来探究其中俚语的英译汉现象。该文将从译者的视角出发,以译者的目的为研究重点,分析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发现译者的目的是如何影响和决定《呼啸山庄》中俚语的汉译。研究发现:(1)从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来看,译者通常是从"归化"的角度进行翻译,以更好地满足汉语读者的需要;(2)从译者选用的翻译方法来看,译者通常选用直译、意译、增译、音译等方法进行翻译,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程仲 《文教资料》2013,(21):20-23
本文以《时代》杂志中一篇名为《收复失地》的文章翻译为例,集中讨论了报刊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的ABC原则,即:内容的精确性(Accuracy)、语言文字的简洁度(Brevity)和语句结构上的清晰感(Clarity),着重剖析了《收复失地》翻译案例中出现的词义理解偏差、句子结构混乱和指代含糊不清等问题及其纠正方法,又根据案例自身的特点在ABC原则的基础上补充了吃透文本及相关知识背景和构建译者多元的知识结构等两大翻译策略,以期为从事报刊英语翻译实践的译者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玉如 《海外英语》2022,(14):30-31
《责子》是陶渊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翻译界深受翻译家的关注,近年来众多优秀译文不断涌现出来。该文从功能目的论视角,以国外译者阿瑟·韦利和中国译者许渊冲和汪榕培《责子》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古诗翻译策略与方法,基于功能目的论的三原则来分析译者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运用,以探究译者如何实现古诗英译翻译目的,以期对诗歌英译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任务是对各种有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地认知和推理。把原文作者企图实现的用意,即原文作者力图明确的事物,根据对译文读者期待的估计和对译文读者认知环境的估计,用明确的方式再现给译文读者。《晴雯判词》是一篇脍炙人口著名诗作,此篇有好几种英译本,文章尝试考察《睛雯判词》的两种英译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所作的推理和示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翻译理论将原文看成是“绝对标准”,“忠实”是传统翻译理论的最高标准,译者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地位,是“隐形”的.文化转向后,中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关注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探讨译者主体性,兼而分析赛珍珠在《水浒传》译本中体现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指出赛珍珠在翻译《水浒传》时大胆地展现自己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译论以原文和作者为中心,译者处于边缘地位,依附于作者而存在.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得到了关注,译者的主体性成为译介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文借助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和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以《丰乳肥臀》英译本为例,分析译本语言的翻译特色,并认为翻译过程中从译本的选择到作品的阐释、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都充分彰显了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吴雨缙 《文教资料》2013,(13):20-21
在翻译活动中,最重要就是活动的主体,即译者。但是从古到今,特别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译者的地位从属于原作者甚至原作品。在翻译《华夏集》时,庞德为了达到理想的诗歌翻译效果,在翻译手法上,大胆采用了英语读者不熟悉的类似汉语语法结构的句法及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抒情方式处理汉语诗歌英译。本文以翻译家韦努蒂译者的显性为理论支持,从译者的显性分析庞德《华夏集》中意象和句子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细致的史实考察与文本分析,重新发现了周桂笙译文集《新庵谐译初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首先,该书上卷收录的《一千零一夜》与《渔者》两篇译文均译自阿拉伯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且均为首次译成中文。其次,该书下卷收录的15篇译文中至少有11篇译自《格林童话》,且均是首次译为中文。因此,该译者及其作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影响佛经的传世因素很多,其中,佛经译者对译介方式的选择对译本传世存在影响.以《金刚经》为例,敦煌写本《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译本.本文从特点分析着手,对比了部分罗什本和玄奘本,结合罗什的中道思想,对罗什本《金刚经》的译者宣教倾向进行研究,发现《金刚经》罗什译本的流传原因,从译者角度来看,取决于译者的翻译手段和宣教思想,是属于译者的主体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道德经》英译本中的误译案例,指出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不同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译者认知层次的差异等是造成误译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道德经》英译过程中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对《道德经》复译提出针对性建议,包括精准理解源语文本、灵活使用译语表达、有效再现文化意象等,以期为将来翻译《道德经》和其他中华文化典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