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元军 《培训与研究》2007,24(2):104-106
生命教育应以敬畏生命的理念为指导,引导青少年确立“敬畏生命”的道德信念。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没有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敬畏生命视野下的生命教育要求敬畏死亡,只有敬畏死亡,才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不区分生命与生活的生命教育不可能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也必将消解生命教育的问题意识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死亡日记均以作者亲历死亡的真实性,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由近距离向零距离迫近死亡时,生命最后阶段亲证死亡时刻的身心体验和在死的过程,也以疾病和死亡的不太快也不太慢的过程,向人们真实地敞开了个性化的生命之死。这种完全意义上的死亡本体呈现和用生命亲证的死亡叙事,都以其真实性而赋予了那些日记特殊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也使当代散文的死亡意识传达以此而完全区别于当代文学中其他文体的死亡审美。  相似文献   

3.
人因为有死而产生死亡意识.由于人们对死亡的关怀态度不同,生成的死亡意识就会不一样,关乎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个性也会不一样.《闲情偶寄》启示我们:生活美学是根植于死亡的呵护意识之中的.只有呵护死亡,才能形成审美心境,才能发现人生之美和享受生活之美,以利于生命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中国的学者对生死观有着独到的见解.先秦儒道生死观中的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意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珍惜生命;先秦儒道生死观中“死而不朽,死而不亡”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创造生命的价值;先秦儒道生死观中死亡意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5.
采取自编调查问卷对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总体上是理性的.但部分学生对死亡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出现生命认识、生命情感和生命行为的不统一,同时存在性别、专业及生源地的差异.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俊  孙超 《文教资料》2009,(17):83-84
古代哲人中谈生死,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思想 学生对个体生命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自然历程认识不清,生命质量不高,生命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自杀、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的存在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尤其是死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死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历程的自然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通过思考“死”来反观“生”,理解“生”与“死”的关系,从而实现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达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基本的教育形式,但在片面注重智育的社会背景下,这一教育形式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生命教育已成当前教育的盲点。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的现象屡有发生,孩子们对死亡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和思考,不清楚"死亡"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生命"的宝贵,自然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死亡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同时也教育学生必须尊重他人生命.中职学校的死亡教育要求学生通过死亡教育,能正确树立生死观,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焦虑;教育学生坦然面对死亡,建立健全的人生观,正确对待生命.  相似文献   

10.
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在诗作中关注的焦点主题之一.狄金森将死亡作为一个人生的参照系,对生命进行逆向透视,剖析人生,从而观照生存、想象死亡和体验死亡并对死亡加以本质思考.她把人生的智慧放在死亡的境遇中加以拷问与确证,将大限将至的惶恐不安转化成延续生命的可能性存在,达到活力迸发与从容悲悯的完美结合之境.狄金森的经典性死亡诗作中,蕴含了“如何生活”的人生哲理,隐喻了人生的法则:克制、退守、放弃和领会,呈现出其特有的某种生命智慧形式.  相似文献   

11.
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同名小说的电影《时时刻刻》充满了浓重的死亡倾向。生命哲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自我超越,作为生命终结的死亡也是生命的自我超越。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通过亲历死亡、逃避死亡、直面死亡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困顿与迷惘,收获了"比生命更多"的意义,彰显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本色。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生命与死亡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生命与死亡是一个永恒主题.通过对其短篇小说文本的详细分析,发现海明威生命与死亡的探讨和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好奇与茫然,到对生命与死亡现象的迷惘与困惑,最终到达理智和超然的境界.文章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在相应的短篇小说中的反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及自尊的相关.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描绘修订版、大学生生命意义问卷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与生命意义呈显著负相关,中性接受与生命意义呈显著正相关,(P<0.01);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中性接受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结论:大学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及自尊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理解生命和理解死亡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死亡方知人生是有限的,才可能认真考虑人生价值。忌讳谈死亡是中国的不当习俗,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愚昧,并导致对生命的不珍惜。理解死亡的目的不仅是要智慧地对待死亡,更重要的是怎样活得更好,活得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是一个被人刻意淡忘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事实上“死亡教育”并没有年龄的限制。不要小看幼儿.他们的经验虽然不多.思维却不受限制。人对死亡的认识.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应从幼儿开始就培养孩子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幼儿对生命死亡概念的理解有利于他们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对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身体的健康等方面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学是人学,任何一位作家都不可能回避人最根本的问题-生命的存在,伟大的作家常常通过写人物的死亡来表现人的生命意识,在鲁迅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有多篇写了主人公的死亡,鲁迅着力表现主人公死亡之前所进行的挣扎和斗争,写出了主人公留恋生命,抗拒死亡,从而批判了当时非人的社会生存环境,表现出作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更高生命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冯至的十四行诗集中描写了人的生存状态不自由的荒诞世界,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孤独,个体面对命运的恐惶不安,一次次直接面对生命,逼问生命的意义.这一主题成为其十四行诗的主旋律.与此相关的另一主题,便是存在主义式的勇毅面临死亡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对死亡与苦难的坦然承受.冯至的诗是深沉的人性意识的高扬.冯至十四行诗的独特主题与诗风,既是冯至接受存在主义哲学的结果,也是对40年代黑暗政治的反拨.  相似文献   

18.
所谓生死哲学,就是对生命与死亡进行深刻反思与追问而形成的对生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海明威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死亡,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深度和广度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哲学家。阅读海明威文学作品,领悟其中的生死哲学,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桑内斯 《科技文萃》2005,(11):157-159
一位挪威癌症病人在追随旅鼠奔向死亡的旅途中,顿悟了生命的真谛:无须畏惧死亡,因为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活动理念]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命中自然的过程,在我们周围常有发生.死亡即生命的逝去,一个生命的逝去会给家人、朋友、同学以及其他认识的人造成失落、悲伤、难过等情绪感受,许多青少年在儿童时期开始认识死亡,他们对死亡充满疑惑、恐惧.由于我们的社会一向避讳死亡,因此即使孩子们对死亡充满疑惑或恐惧,亦得不到适当的解释和开导,更有人认为"认识死亡"对青少年来讲言之过早,或过于残酷,因而选择回避,更疏于处理孩子生离死别的情绪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