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静”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的古典美学范畴之一,“去知去欲、去物去我、追求无限”是其审美内核.“虚静”并非是精神世界的自我封闭,而是审美之心脱离种种私心杂虑和世俗世界的束缚而进入无限自由世界的基石.“虚静”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为中国历代士子文人所钟爱,其原因在于“虚静”与中国传统精神和价值取向一脉相承,“虚静”中渗透着中国人的超越意识,蕴含着中国传统精神中的“超越”情结.“虚静”的超越精神最终是要实现内在和外在的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哲学和关学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和关学,这一论断已得到学术界公认,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超越”这一术语的提出、缘起及应用于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方面所发生的语义嬗变,或者存而不论,或者论述不清。中国古代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超越”概念的。中国传统话语中的“超越”与西方哲学中的“超越”有相同之处,即在指一种高明、旷达、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境界时,他们是有相通之处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传统话语中的“超越”乃是人的自我超越,是人在道德实践方面一种精神性的努力与追求,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自我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明末清初“厚古薄今”风中,八大山人虽“出禅入道”,却不像石涛那样打着“立一画之法”的旗号去颠覆传统,而是兼收并蓄,走着一条既尊重传统又超越传统的艺术道路.八大山人的艺术品格在于“学古而化”和“外师造化”,也即一个“化”字,得其“化机”和“化境”.功夫深处,人们不知其师承何家何派,“上天下地,惟我独尊”.  相似文献   

4.
用器物类意象表达诗人的婚恋情感,是南朝乐府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以诗言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及比兴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源远流长.本文即选择“香炉”、“团扇”等器物类意象进行研究,剖析南朝乐府诗中的婚恋象征.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人类面临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阀,化解这五大冲突的轴心就是“和”。“和”不仅是化解21世纪五大冲突的轴心,“和”的本体性也是其它汉字无法替代、无法超越的。“和”作为21世纪的中国哲学本体,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不会取代马克思主义自身具体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导中国实践的有力武器。要充分发挥“和”的本体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本体与其他文化层次之间的关系,本体、制度、器物之间多元一统,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思想既是对惟我独尊的西方人本主义的超越,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注人”这一思想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知识状况和现代哲学对传统知识论的超越,迫切要求课程领域建立一种以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知识观。“教化”是人的精神的转变,强调人既走出自身与知识和人类文化等客体精神交往、又回到自身的双向历程。在“教化”的视野里,知识从有待入去占有的对象物转变为人实现自我超越并与世界建立完整意义关系的手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传承与超越的三重意涵体现在:第一,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是对传统生态文明自然观的全面继承和吸收,强调人对自然的温情和敬意,同时又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出发,彰显对传统生态文明、西方式现代化等生态文明形态的全面超越;第二,习近平“生命共同体”论是具有人民性、世界性和开放性的生态伦理主张,继承了传统生态文明中人对自然的道德伦理责任,拓展了传统生态文明对自然道德伦理责任的主体,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伦理兼及政治建设的双重责任;第三,习近平“红线”论、“福祉”论是对传统生态思想“取物以时”生态保护原则及其民本关怀的吸收和继承,扬弃了传统生态伦理中的灾异谴责说。  相似文献   

9.
“漂泊”:中国教育学的现实困境 中国教育学始终在本土与外来的冲突中、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在与其他学科的砥砺中、在与教育实践的对话中艰难行进,谋求教育学的本土化、现代化、自主化、实践化。但是,由于这些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各种颇具颠覆性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在激进的“超越”意识的驱动下.中国教育学似乎陷入了一种“无根”的“漂泊”状态。具体来说,这种“漂泊”状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去学科感”、“去科学感”、“去历史感”、“去实践感”。  相似文献   

10.
[校训内涵] 阙者,缺也,“不断求阙”,指一种永不自满的严谨治学之道,保持一颗永远向上的进取之心,改正和超越不足之处.“敢于超越”,指敢为人先,敢为势先,只要对师生的成长有益,只要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发展需求,就敢于去闯,敢于去创,超越一切可以超越的,最终达到教育的彼岸.  相似文献   

11.
读了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先生的文集《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深受启发,于是我想借用“位育”一词去思索中国的学校德育。“位”是地位、顺应之意,“育”有发展、超越之境。“位育”则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一种发展着的平衡与协调。《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相似文献   

12.
孔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一直铭刻于每个人的心中,当然每个行动都隐含着思想的驱动和当时当地文化的熏 陶,那么本文将采用比较法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些器物具体分析当时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文化和对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师生关系的建构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化之关键在于“关系”,中国社会自古就是一种伦理、人情的社会。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的一种代际伦理关系,充满“师道尊严”的压制和顺从。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烙上了市场经济的痕迹。现代师生关系的建构与超越须以传统化为依托,从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探究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使师生关系转向深厚的人传统和人格平等、权责对等的现代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4.
教育超越论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关于现实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批判与建构之一。“无人”问题,即教育疏离人以及人的整体生活的问题是超越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超越论对教育“无人”问题的反动,以构建“实践人”的人性论方案为根基。超越教育“无人”问题之要津在于使教育立足人之实践本性并使人成为超越性存在,实现人在“自我”与“社会”双重向度之超越。就此而言,我们将超越论视为重塑教育之精神与人之可能生活的一种努力。作为对教育“是其所是”的辩护与允诺,具有“智性诚实”高贵品质的超越论对于破除教育中的假象与偏见、反省时代教育状况、辨明教育发展之路向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重思超越论,是过一种好的教育生活之理性自觉,也是过一种可能生活的一种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15.
超越五四不是向后翻到旧传统中去耿云志近几年来,国内颂扬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颇有市场。其一是攻击五四新文化运动“全盘性反传统”、“全盘西化”,造成传统文化断裂,破坏了中国文化绵延不衰的命脉。如果说,在新文化运动中,部分青年或...  相似文献   

16.
蔡华 《教师》2015,(13)
2007年,长沙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始承担公费定向生培养任务,招收首批五年制专科层次的公费定向生.2015年,被批准招收六年制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定向生.目前,公费定向培养类在校学生已有3200人,分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两个专业,主要定位于为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培养学前和小学师资.学校有百年师范教育传统,积累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是因循传统,还是改革创新,一直是我们的困惑.面对困惑,学院围绕“现实、传统与超越”这一主题,立足生源地师资需求现实,超越“中师”传统,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公费师范生培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系‘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初始形态”。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是“以人为本”思想在西方国寥的表达形式。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超越以往人本主义的抽象性、虚幻性,科学地指出了实现人文关怀的现实途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的最新表达。  相似文献   

18.
传统道德本质上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特殊主义”道德,现代道德本质上是超越人的自然联系的“普遍主义”道德,因此道德的现代化转型可以视为现代道德对传统道德自然基础的超越;道德的这一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和价值体现;人本化、普遍化、主体化、公共化和理性化是其基本内涵;在中国境遇中,这一道德转型尚未完成,推进自然道德的消解和现代道德的整体生成,是道德建设的现代性目标。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与超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在文化、文学领域悄然兴起了旨在对抗现实、颠覆传统而进行解构权威、消解主体、多元叙事的艺术表达.实验话剧在这种“后现代”思潮中,以“京城三剑客”为先,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展开了反叛“宏大叙事”、解构传统经典的“拼贴”与“戏仿”,在近乎狂欢、游戏的展演中对“人”进行了彻底拷问,从而彰显了其在新时期文艺格局中独具魅力的后现代性诉求.  相似文献   

20.
“藏礼于器”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造物制器的基本法则。在“藏礼于器”思想影响下,“器物”成为“礼制”的指示器和强化剂,二者呈现出一种双向互构的关系:一方面,器物是礼制的物化形态,器物的设计与使用要遵循礼制规定,礼制在器物中以物化的形态得以显现,另一方面,器物反作用于礼制,对礼制具有强化作用,发挥着重要的“无言之教”的道德教化功能。“藏礼于器”思想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科技伦理思想资源,对于当代构建科技伦理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仍然能够对当今科技伦理治理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