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接受性阅读活动,目前已经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点拨的探究性阅读活动转换。但是,不少教师对探究性阅读中的“自主”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及行为偏差。重视提出问题,忽视解决问题;注重讨论这一课堂教学形式,忽略引导学生在静思中感悟、体验;滥用表扬鼓励,少用或不用点拨引导。对于探究性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问题,我以为,须改进。改进的当务之急是教师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等浮躁情绪,沉下去学习学习再学习,真正悟透“自主”学习的内涵,掌握“自主”学习的课堂策略。为此,笔者对探究性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问题做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3.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而课堂是最能生长个性的土壤。不少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意识到了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个性飞扬”。而2001年新课标提出的个性化阅读正适应了本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对“感悟”的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东 《云南教育》2004,(19):29-31
仔细研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感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对此,我们作如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1.专题梳理型。多年的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同题材的诗词、散文等名家名篇。如开展《走进春天》古诗欣赏活动,让学生们交流诵记描写春天的诗歌名句,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中感受细雨如丝烟、绿柳似碧玉的柔美春光,感受作品中比喻的精当巧妙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小学语文感悟阅读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发展提高小学语文感悟阅读教学水平的方法对策,以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8.
杨琴 《教育论坛》2004,(4):34-35
《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感悟”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教师的关注。怎样提高学生的感悟力?笔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都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与感悟,都想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共勉或商榷,却又不知从何写起。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要写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四个字:读、做、研、写。读,就是通过读各种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只有通过广泛阅读,猎取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10.
谈到小学毕业考试中的阅读感悟试题.很多学生总是会有畏难情绪,因为阅读材料面太广,题型太灵活、太开放,老师指导起来针对性不强,学生做起来总是难以百分之百正确。  相似文献   

11.
仿佛是一夜之间,稍稍学习一点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师,都喜欢把一个时尚而经典的词汇挂在嘴边:感悟。使用的频率,一如当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诚然,课标强调感悟在阅读中的位置,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然而,概念是一个,不同的人赋予的内涵却并不一样,而这不同的理解又导致着教学行为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樊裔华 《江苏教育》2008,(10):18-20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平时学生自己购买的各种练习卷,还是我们学校、教研室进行的素质调研卷中,“阅读理解与感悟”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所占比例重大,老师学生都非常重视,然而很多教辅材料中的“阅读理解与感悟”有相当一部分毫无新意.所谓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分分段,写写段意,划几个拼音、字词。把句子写具体,甚至还不时出现一些答案唯一的标准题,不仅考查不到学生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反而把学生引入了迷乱的“八卦阵”,把富有情感和魅力的短文读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整个感觉就是我们在努力让课堂阅读渐人新时代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一、从广泛的阅读中感悟、积累阅读是学生认识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多读书,不但能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还能感悟真、善、美。1.精读教材我们对各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各有侧重:高一以提高理解能力为主,高二以提高鉴赏能力为主,高三以提高创造能力为主。做到读有目标,教有重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2.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每周三节阅读课,其中一节由老师选出与课文相关的名篇,学生按“自读、研讨、创造”三个步骤阅读,另外两节学生在阅览室自选书报,独立阅读。另外,我们还推荐一些内容丰富、充满理性而又深入浅出的书…  相似文献   

15.
阅读绝不是训练与感悟的简单相加,必须找准“训练”与“感悟”的最佳契合点,让“训练”与“感悟”互相融合,让学生在自主自在的独立阅读中激活思维,在积极互动的交际活动中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16.
毛夏敏 《甘肃教育》2011,(14):68-68
一、反复诵读 1.要让朗读贯穿始终。首先要确保朗读的时间,预习时自读,做到正确流利:回到家里大声读给家长听.读后用一两句话表达主要写了什么:课堂上比赛读,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或者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地方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验作者的情感,体会和揣摩弦外之音,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胡小静 《师道》2015,(2):32-33
语文蕴含的人文精神因素比其他学科丰厚而广阔,小学语文教师要珍视这份资源——聚焦阅读,要有意识地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阅"与"读"割裂的现象。教师必须通过聚焦阅读贴近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美感,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一、从教师入手:语文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阅读"一词小学语文课标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阅"与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是一门大课 ,它几乎占到小学阶段总课程的三分之一 ,可一个小学毕业生上了这么多的语文课 ,不会读书看报 ,不会写简单的记叙文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的有 :一是阅读总量和写作总量的严重不足 ;二是教学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因教师的讲解、提问、分析取代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学生用于听、说、读、写的时间少 ,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处于支离破碎、东拼西凑的状态。要想提高语文水平需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一、“两个明确”1 明确意义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有些教师对增大学生课…  相似文献   

19.
王晓兰 《甘肃教育》2006,(8A):27-27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核心的原则之一,阅读教学的所有任务都必须通过读来完成。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就是要将科学、高效的读书指导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乐于读书、勤于读书,最终学会读书。因此,就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0.
郎宝堂 《教师》2012,(33):50-50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才能完成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阅读量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