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每一个学生都是组成班集体元素。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班主任自身良好心理素质是前提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会有心理健康的班集体氛围。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情绪,如向上、开朗、乐观、幽默等,在日常言行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班级中创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2.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现代学校管理主要以班级为依托。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积极营造适宜于学生成长的集体心理环境。而团体心理辅导是班主任营造良好班级心理环境,建设高度整合的班集体的法宝。一、团体心理辅导能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艰苦细致的组织与培养过程,由离散到内聚,班主任是此过程责无旁贷的引导者。班集体的整体心理气氛将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班集体的建设。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气氛使班级成员强烈地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归…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学生的教育者,在整个班级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是班级的“灵魂”。要建立一个成功的集体,班主任就必须: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德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及心理素质;关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各种实践能力。下面笔者谈谈做班主任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现代社会所关注,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教育进程中不可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可以说,缺乏心理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本人在长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深深地认识到,取得教育的成功,必须将心理教育与班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一、心理素质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园地,加强班集体建设,创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心理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相似文献   

5.
初中班级管理方式对班集体氛围影响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是由学生与班主任老师共同组成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班级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对班集体氛围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简要分析了不同的班级管理方式对班集体氛围的影响,并联系实际,对初中班集体氛围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忠措 《教学随笔》2014,(10):20224+224
班主任是由校方委派到班级,负责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在班集体中承担组织者和教育者的角色。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通过管理和教育整顿好班级的学风,让班级中的学生能具有凝聚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对于班集体的学生而言意义非凡,不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的依靠,班主任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班级中的每一朵小花,让他们茁壮成长,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名班主任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我工作的实际出发,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由学生与班主任老师共同组成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班级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对班集体氛围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简要分析了不同的班级管理方式对班集体氛围的影响,并联系实际,对初中班集体氛围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各项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的作用。实践证明,一个班集体能否产生凝聚力,能否发挥其最优教育功能,能否为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这与班主任的工作密不可分。班主任要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必须具有较好的素质。班主任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只有具有较高素质的班主任,才能在班级工作中,形成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从而有效…  相似文献   

9.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关爱学生,营造温馨的班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努力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逸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班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陈敏 《广西教育》2013,(21):43-43
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组织者,也是教育管理者、领导者和引导者,对学生能否在班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有着重大的决定作用。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打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笔者有几点管理体会。一、提出班级的集体目标我们知道,小学生都喜欢和同伴交往,因此,班主任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开学初就向学生提出班级的集体目标,以激发学生和同伴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和向往,这对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打造团结班级起到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目标要符合本班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多数小学缺乏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的实际情况,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为此,小学班主任需要从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向学生展现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示范中渗透心理教育;第二,营造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用环境来渗透心理教育;第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2.
班集体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微观环境,而良好的化氛围更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班级良好化氛围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培育过程,本旨在对班级化氛围的建设提出具体而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班主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13.
班风即班级气氛,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班集体这个环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良好的班风包括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明的纪律、整洁的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当然更包括学生在感情上对班集体有认同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班主任在班风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班主任要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在班集体中营造一种积极、奋发的心理环境,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以及领导者,只有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班集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氛围。而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不断地同学生、家长以及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在与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的言行是否得体、沟通技巧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到班级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就班主任在与不同的角色进行沟通过程中沟通艺术的运用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文芳 《成才之路》2011,(36):81-81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用各种“心”创造出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佳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许学明 《考试周刊》2012,(48):189-189
班级管理是教育的基层管理,是对学生直接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也是每个班主任执著追求的目标。有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和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无论是整体的发展还是学生个人的进步都有了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班集体。而良好的班级氛围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教师用满腔的爱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已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章玮 《陕西教育》2005,(11):9-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全面的能力、健康的体魄,更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班级工作的核心,班主任应当不断研究在班级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可以说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学生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和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是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的教育因素和教育功能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在班级中,而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发展。故本文试从班级管理方面谈谈班主任如何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问题,以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一、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系班级…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在承担学生教学任务的同时,他还承担着领导、管理班级的责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班主任是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润滑剂,只有调节好学生与各科老师的关系,才能使得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教育知识内容被学生的接受程度达到最大化,让整个班级处于一个健康的关系中,形成良好的、和谐的班级氛围。否则,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成为班级成长中的消极因素,影响班集体的整体进步。本文主要从促进科任老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发展的主要策略方面,阐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