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作了初步的探索。结束根深蒂固的传统制度,开启以民主政治制度为保障的政治现代化实践是辛亥革命完成的时代使命。因此,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深入考察中国政治现代化问题的内在因素及相关问题,辛亥革命是一个很恰当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的爆发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深厚的经济社会根源。清政府没有也不可能通过改良把中国引上富强的道路,革命是历史的必然的选择。辛亥革命不仅没有延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反却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三座重要的里程碑: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反映在政治制度上,它是一  相似文献   

4.
论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辛亥革命重要的意义在于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实现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淮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政策"边缘化"区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区位商等方法分析了淮海地区城市整合的客观必要性,探究淮海地区城市整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淮海地区及其欠发达地区城市整合理论基础和实践需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省份,因此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乃至管理全省教育必须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1992年省教委党组决定首先启动苏南发达地区和苏北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性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研究和规划工作。本文试就苏南发达地区深化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关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九十年代苏南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环境条件。 苏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其发展速度一直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据1992  相似文献   

7.
丑角是淮海戏中历史最为久远的行当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最受欢迎的角色。淮海戏丑角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份平凡,但不平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其语言也代表了该剧种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淮海戏丑角通过对民谚俗语、地方习俗、人情风貌的诠释展示了一幅幅淮海地区民俗风情画,成为淮海地区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再次回顾辛亥革命,对这次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加以剖析,既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又为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社会动员是中国现代化的标志 ;同时 ,对中国现代化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 ,中国开始了社会动员的过程。而辛亥革命的爆发 ,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动员的实现 ,这就为有效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加入中国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历尽艰难: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而现代化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改革开放推进了现代化的进程,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的是中国特有的社会解组现象:社会中心呈疲弱与紊乱状态;价值体系紊乱;社会焦虑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无论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现代经济的运行,还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的推进,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只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现代化才会由理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整个世界剧烈变革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变化。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以现代化为视角分析大革命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影响,对大革命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对现代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革命中诞生的制宪活动和共和宪法为法兰西政治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性的框架。由于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法国在由封建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政治体制的实践 ,因此 ,共和制宪传统的形成和确立为法国成功地确立共和制度起到了积极推进和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曲延春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1):13-16,20
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民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在国民革命中国共两党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国民革命还扩大了民众政治参与的广泛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但同时应当看到,国民革命后建立的国民党南京政府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革命型现代化模式;这是有效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前提、建立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权威、化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的最佳实现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革命方式驱动社会现代化的革命型现代化模式不断暴露其局限性,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与桎梏,并最终为新的现代化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的意识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自魏源要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始,至今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意识,大致经历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意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意识反映在实践层面上,即形成了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以来不同内涵、方向的现代化意识和实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对湖南慈善事业的发展影响甚大,整体上推进了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了慈善事业的法制化进程;二是促使了民办慈善事业的勃兴;三是推动了教会慈善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领导完成了新民主义义革命,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他设计了中国的现代化总体目标,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艰难探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中共革命是影响20世纪中国和世界走向的重大事件。传统的"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和"后现代范式"并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和阐释中共革命的复杂问题。"革命区系"研究倡导整体眼光、微观探讨、中观架构和宽视阈、多学科交叉及在"路径依赖"下对中共革命史进行跨时空比较研究,是当前中共革命史研究的新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对于国家现代化的向往和努力,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尤其充满坎坷与挫折.有必要讨论十月革命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影响作用,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理解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同时对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许多特性给予必要的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