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术界对"公车上书"事件中"公车"一词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解释,《辞海》和《辞源》在解释该词条时出现明显失误。"公车"来源于汉代的"公车司马"。"至公车上书"与"公车上书"之间存在一个由官职和机构名称到参加科举再到专指举人的演变过程。而"安车蒲轮"是造成《辞海》和《辞源》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宗守云 《学语文》2005,(3):43-43
“公汽”、“公车”、“巴士”,都可以用来指公共汽车,它们都是“公共汽车”这个概念在向双音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它们有时候可以互相替换,如“我喜欢在公车上看风景或想事情……”“公车”如果换成“公汽”或“巴士”.都是可以说得通的。这样看来。“公汽”、“公车”和“巴士”这三个词语应该是完全等义的,是绝对等义词。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里有一个“六一公公”,他为什么叫“六一”呢?是因为他排行六十一.还是因为他六十一岁?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所教班级作了一次调查,发现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使用过“公笺”,其中绝大部分是父母和亲戚给的。五颜六色的“公笺”令人目不暇接,也使我顿生阵阵忧虑。小小的便笺虽然不值什么钱,  相似文献   

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长有短的。于是有同志强调,“砸掉那个统一装水的木桶,让学生扬长弃短”。这见解令人深思,给人以启示。但现实是:并没有多少人在“扬长弃短”,而是都在“扬长补短”!  相似文献   

6.
我想就杨福家院士提倡的“培养好公民”谈一点体会。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公民”姓“公”,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想我们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7.
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主要问题,经费不落实,校校通工程就难以进行,本文对民族地区校校通工程的教育经费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筹集教育经费的一些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社会处在一个新旧世纪更替的时代。近代社会"公"的观念的生活基础——公共领域发生了变化与转型,具备了新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公"观念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展。近代众多的思想家从爱国角度出发,从各个层面探讨了国人的公德现状以及缺失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公德的对策,为中国公德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近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富群 《师道》2011,(3):18-18
目前,在我国学校教育管理层面中,以“罚”代“教”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中的大小违纪现象,从迟到、早退、早操、自习、课堂纪律,到上网、逃学、打架、不安全事故等等,全都记在班主任头上,对班主任进行扣分处罚。管理层面只知道今天要扣够多少分才算完成任务,而基本不去找违纪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7月7日雨 最近的天,用“说变就变”形容最合适。早上还阳光灿烂的,一下就变阴雨天。下课后,我们几个好伙伴都在说要下雨了。没一会,果然下了起来,而且下得还挺大。  相似文献   

11.
12.
与所有权客体相比,睡虎地秦简对于所有权主体的记载更具鲜明性。其中最明显的所有权标识当属"公"与"官",二者所表达的含义均有官方、官有之意,但在具体律文的使用之中,二者所指代的主体倾向仍有一定差别。"公"实际上标识了广泛的国家或官府所有权,其中亦不乏对于先秦"公"观念的继承,这成为秦代财产法最突出的特点。"官"则更倾向于对官有财产的管理与保护。至汉初,这些官有标识逐渐被新的名目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赵艳 《考试周刊》2012,(82):171-172
学前教育由过去的忽视到现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出现了幼儿园体制的不稳定。学前教育转制过程中存在转制目标不明确、政府投入的体制缺陷等问题,作者通过对幼儿园“公转私”、“私转公”具体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幼儿园体制转换方面的共性问题.以期体现政府在幼儿教育中的参与性、补偿性和干预性责任。  相似文献   

14.
赵炎 《老年教育》2014,(6):46-46
所谓公车,无非是政府配发给官员的交通工具,马车也好,轿子也罢,包括今天的小汽车,其主要作用就是代步和显示官家威仪。而在古代,公车在使用过程中,还延伸出许多颇为另类的用途。  相似文献   

15.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说了好几年了,但许多地方只是把转轨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应试教育”却依然故我。 其一是办重点,抢生源。办重点学校,办重点班,是典型的“应试教育”。重点学校在招生时把服务区内的尖子学生统统招去;普通学校也不甘示弱,把一般学生按成绩又分成重点班和普通班。重  相似文献   

16.
张凤儒 《考试周刊》2013,(34):171-171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客体",课堂教学遵循"三为主"原则,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这些无不强调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是拥有最多发言权的课堂的最大受益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是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在传授中重"导"是好方法。但教师"喧宾夺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马肃霜 《山东教育》2014,(11):18-19
《法制晚报》(2014年8月18日):中小学生应该如何“减负”;《中国江西网》(2014年7月28日);江西小学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考试不再“百分制”;《北京晚报》(2014年2月18日),天津出台最严减负令……说实话,现在一读到某地“学生减负”的新闻,内心总觉堵得慌。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评“三好生”被许多学校广泛应用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可否认,历年的选优制为我们发现并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这种激励模式已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1)受表彰的对象集中在少数“优生”,难以激发全体学生的“争先”热情;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所谓的“因材施教”成了不少功利教育者的不二借口,由此演绎的一系列的歧视差生事件,掀起了一场场关于教育差别式对待的大讨论。笔者认为,“成绩本位”是造成对孩子歧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所谓“义”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这就是桐城派散文的理论基础。方苞的散文《左忠毅公逸事》真正体现了桐城派行文讲究“义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