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代中国府际关系中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际关系通常指国内各级政府之间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即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当前,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于构建“集分平衡”——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新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在改革开放前基本处于放权、收权的摸索过程中。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总的来说是分权趋势,而且不断规范化、科学化。要规范我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必须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政企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邓小平基于同样的政治理念,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做了积极探索。由于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在考虑问题的立足点,视角,处理问题的方式,途径及效果上各不一样,构成了我们党关于中央与地方思想和实践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19世纪英国迅猛增长的工业化城市中,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现。英国政府在1830年以后加强了在这一领域的政策干预。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政策领域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张力,这是一个十分突出而关键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考察英国公共卫生政策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分工不明确、不规范等问题和矛盾,急需采取多种举措加以解决。应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范围,规范中央对地方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以"公共服务+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服务问责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命题。传统的、单一的行政途径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反而使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走出这一法治困境的关键在于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为了推进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我们应当以坚持“法律保留”原则为重心,不断完善相应的权限划分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坚持中国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动态调谐和静态平衡相结合、适应国情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维护中央权威和尊重地方发展自主性相结合、职权对称和法制化相结合、中央与地方分权和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等"五个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8.
从中央地方关系看中国制度变迁的模式选择和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作为无形的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愈来愈受到重视.中国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的制度创新和变迁的过程.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观点,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视角,对改革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路径模式、当前制度创新僵滞成因以及中央地方在制度安排中的冲突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均有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深刻巨变是与中央农村政策不断创新相伴随的。有必要从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等多个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农村政策的创新发展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思想的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基本逻辑是,人才观从重视知识传授,到强调能力发展,再到全面素质提升;价值观从服从政治需要,到服务经济建设,再到主动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发展观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改革观从单一局部改革到全面综合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思想的演进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思想的引领,坚持思想解放,坚持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坚持集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处于核心和关键的地位。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于中国西部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凸现有两大原因:一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存在的外在压力。从政治学、行政学和法学来衡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六大关系:财政关系、法律关系、行政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和人际关系等,这种静态的理论划分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中动态地处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详细地探讨了我国转型期中央与地方高教权力博弈的六种方式及其主要特征。本文认为,转型期不同阶段我国中央与地方高教权力博弈的方式呈现不同的特征,具体是,在1978-1984年阶段以隐性权力博弈为主,1985-1992年阶段以灰色权力博弈为主,1993-1997年阶段以主动型权力博弈为主,而1998年之后则以混合型权力博弈为主,但显性权力博弈在我国高教领域出现的条件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13.
中晚唐时期中央财政地方化倾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央财政权力下放,出现了中央财政地方化倾向,这使中央和地方的财经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中央财政地方化现象,阐明中央财政地方化产生的原因,有助于理解中晚唐以后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也提上日程,但是,在中央和地方分权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央权威下降,地方权力过大的现象,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因此,如何进行权力的优化配置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没有进入一种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使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无法形成一种制度化、稳定化的利益均衡分配模式。因此必须革除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时缺乏民主、缺乏规范、缺乏地区公平等弊端,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的相对均衡,从而建立起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新政改革和云南地方自治逐步推进的特殊背景下,清末民初的云南地方法治运行及其条件十分复杂,它以消除领事裁判权的存在及其割裂司法权的威胁等为动因,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影响,国家、地方官员、地方精英等各方力量彼此博弈与妥协的动态过程。其正向意义是奠定了地方自治的前提,为宪政发展作了准备;其负面效应则是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治力量在地方的客观性弥散化。  相似文献   

17.
财政是各级政府行使职能的基础,按照层级政府的要求,必须建立与之适应的财政体制,以保证政府职能与财力的匹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具有时序上的一致性,财政体制改革推动了地方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同时,由于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