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建设的层面,应当推进到实践建设的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主要是如何深入人心,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领导力的作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主要有教育引导、媒体传播、文化产品渗透、日常生活实践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价值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的立国价值其立论缘由是在特定问题处境中产生的,从全球化境遇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挑战,社会转型期巩固国民信仰遇到新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遇到新诉求,多元文化冲突中主导价值认同遇到新冲击四大问题处境入手,是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代意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重要经验总结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这一理论成果源于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践论视阈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其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4.
胡志远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4):48-52,82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维持社会系统顺利运转和社会秩序稳定发展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当代中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创新,并探索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正确路径,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支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加强师德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景荣春教授终生践行着核心价值体系内存要求,成为高校教师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一杆标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伊始,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一些重要关系的研究并不充分,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关系、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厘清这些关系,消除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上的误区,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性、有效地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和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的新理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完善的价值形态,其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主要任务,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大党员干部才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忧患意识,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完成好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放在社区:注重教育,引导社区群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注重传统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创新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人们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的需要,是为人们提供心灵上的方向性引导的需要,是为弥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些人的错误价值取向的需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按照社会系统工程的思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高职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个兴国之魂落实到实处。长期的教育实践,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摸索出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明确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依据;二是把握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三是深刻领会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提出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发展。它从价值观建设的主体性、价值观内容的涵容性、价值观表述的凝练性三个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反映了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科学性、主导性、实践性、大众性,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与灵魂,它对全国各行各业来说,都具有普遍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其引领作用.新农村建设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反映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更新观念,凝聚共识,创新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在深层本质上一致,又在内容和作用上有区别。任何社会都要有且必须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凝练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能被全社会绝大多数民众普遍认同,它应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还要尽量能够兼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文章认为,民主、公正、富裕、仁爱、和谐等价值目标、价值理想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对于核心价值观建设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基于儒家文化这一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种种特性,进而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含人文精神,否则就难以真正成为既合乎规律性又合乎目的性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德育体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涵括非道德秩序建设工程、“三个文明”发展建设工程、公民全面素质建设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等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抓住工作的着力点,务实工作的立足点,把握工作的落脚点,努力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整体育人的格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9.
透过校园流行语可以捕捉到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和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所身处的环境及面临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加深入了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同时校园流行语有助于提高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应变性和针对性,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以校园流行语为介体,从更新教育语言、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入手采取措施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并最终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大学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知识阶层,是国家意志的拥护者和传承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并已经成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然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切实可行的建构途径是当前的最大困境。突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困局,应当探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思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旨趣与实践创新的现实途径正是可达到目的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