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3所高校随机抽取的1139名大学生为样本,了解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与现状,结果显示近七成的大学生对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熟悉,大学生更偏好面对面的咨询方式,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自助倾向明显,不太愿意求助,其中性别、专业、家庭来源、专业求助经历、对心理咨询中心是否熟知影响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  相似文献   

2.
心理求助是大学生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求助,解决心理困扰的专业途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求助状况的研究分析,旨在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的心理求助,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其中只有少数人主动寻求帮助,且学生的个体差异、事件特点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求助行为的发生。因此,要促进大学生主动进行专业心理求助,需要从创造咨询预约渠道、丰富咨询形式、加强中心宣传、提升机构专业性、普及健康知识以及强化多方力量等方面提高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遇到心理问题时受测者倾向于先自我调节,然后再向他人求助。在寻求他人帮助时,更倾向于向关系密切的人求助,只有当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会选择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求助。自我调节在性别方面没有差异。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自我心理调节。影响高师生心理调节方式的因素有:对待心理困扰的正确态度、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对问题严重程度和自我能力的认识、对心理咨询的了解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和对问题严重程度与自我能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社会营销作为改变目标受众行为的有效策略和工具,能增强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主动性,引导和改变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社会营销组合理论中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以及促销与场所策略,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编的技校生心理求助行为问卷对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35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影响技校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心理因素,为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影响技校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自我隐藏与自我揭露、自我效能感、已往咨询感受、归因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常情况下,成人可以通过幼儿的行为及情绪表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但学龄前阶段的幼儿语言表达水平比较低,对内心感受的描述不多、不准确,对心理困惑、痛苦的感受性不高,缺乏求助意识,所以这种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如何系统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有研究人员发现预防性的心理咨询观念随时代和城市发展在提升。孩子年龄越小,其父母自也相对越年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也越关注;所以遇到问题求助意识 更强烈,求助行为也更多。而中学生的父母相对年龄较大,对心理咨询的认同相对较低,而且随着孩子长大,对心理咨询的信心也可能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9.
重庆五年制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编制《心理健康知识调查表》中关于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认知调查表,从5个方面对重庆市某高职学院137名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持接纳和重视的态度,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和从事该专业的人员要求过高,对该专业的了解不够,对去看心理门诊有思想顾虑,一半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希望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能给以帮助.还需要大力加强学校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了解高职学生心理求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提高学校心理服务的利用率和有效性,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超过2/3的高职学生需要心理帮助但没有付诸行动;亲朋好友是高职学生求助最多的对象,而作为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则较少被求助;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心理求助对象时也存在显著差异。高职院校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心理求助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助人自助,解决问题,认识自我,挖掘潜能,完善人格的作用。但在有些高校心理咨询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学生是在接到心理咨询室的"邀请函"后被动咨询,主动咨询的数量极少,这样既造成学校心理咨询服务资源浪费,又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与烦恼,存在一定的校园安全隐患。本文针对这种现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求助意愿和咨询行为,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维度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制定提升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影响力的策略,使学生变被动咨询为主动咨询,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心理咨询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本案例是由一位总认为自己"长得不好看"而引起人际关系不和谐,从而产生不良情绪的来访者心理咨询个案报告。通过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收集来访者的资料,加以分析商讨,并确定咨询方案。为了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找出不合理信念,改变认知行为上的偏差,树立新的认知观念。由于来访者愿意接受心理咨询,而且求助动机强、合作性好,所以经过心理咨询,达到了咨询目标,咨询效果也得到了来访者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探讨教师群体的社会支持、心理求助的现状及相互关系.采用心理求助、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教师进行调查.教师对心理咨询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出现心理问题倾向于自己解决.教师在遇到烦恼时主动倾诉和求助的态度和积极性不高,教师群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教师的年龄、工龄与社会支持、心理求助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不同职业教师的心理求助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互助是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的活动.其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亲社会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符合大学生心理求助意向,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这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实主客观基础.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有效模式中健全心理互助组织体系是基础:提高心理互助员的助人技能和素质是关键:规范心理互助工作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学生心理咨询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自编问卷法、以大中学校的青少年学生为被试、调查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咨询现状。结果发现: (1)绝大多数教师和青少年学生都了解在学校内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且认为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是必要的, 从理论上认为心理咨询是有作用的,但对于学生心理咨询的实际效果却不大了解;(2)对待本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持比较保守的态度,尚无积极的心理咨询意识,缺乏求助心理咨询的自觉性;(3)接受心理咨询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情绪压抑”或“情绪不稳定”,“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孤僻”;(4)对于咨询人员的素质要求,既包括相应的专业水平,也包括较高的职业道德(如保密性强),以及有爱心、善解人意、态度和蔼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心理咨询队伍的专业性不够、心理专业教师匮乏、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不够、心理咨询服务与需求脱节等问题,需要从提高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改善心理咨询机构的条件、采取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动建立咨访模式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案例通过对一个典型社交恐怖神经症患者进行资料采集、心理行为分析与治疗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介绍了与心理咨询和治疗有关的观念以及咨询师对相关治疗原理、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咨询师通过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的相关理论进行心理分析与行为治疗,在求助者的积极配合下,最终达到心理咨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总分和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民族差异;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总分和需要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长期处于心理困惑、内心冲突的人是咨询首选对象;面对心理困难时,大学生倾向选择好友、父母进行求助,部分自己承受;对心理咨询师的首要要求是思想品德好,希望咨询室放松、安静、舒适、温馨;大学生会根据不同的咨询内容选择不同性别、年龄的咨询师,且面谈咨询成为首选咨询方式;大部分人希望高校心理咨询免费,但认为测量和治疗可适当收费。研究初步结论认为,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态度与要求将为西北地区高校更优质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生群体大多数处于青少年时期,即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心理健康发展是这一时期成长的重要课题之一。一方面,中学生的身体快速发展,积极向外界汲取各种知识,思想发展也相当迅速;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并受着人际关系、家庭、健康、经济条件等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心理困扰越来越多。在现实条件下,由于专业心理咨询员不足或中学生不愿意到专业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等原因,中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主要通过与朋辈交流,从好朋友那里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息。因而,朋辈心理辅导是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形式,它应用广泛且辅导效果也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认可,因此,对其进行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通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及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学生进行考试焦虑干预、缓解过分敏感的心理辅导案例。求助学生是一名高三女生,对学习与生活环境很挑剔,表现为对人、声音、光线过分敏感,也由此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经了解和分析,发现求助学生的过分敏感来源于考试焦虑,而考试焦虑起因主要是挫折经历及非理性观念,为此心理教师制定了详细的辅导方案。经过心理辅导,求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原有的非理性观念,能正确看待考试,正确评价自己,客观看待他人;其焦虑和敏感症状改善,学习、生活恢复如常,达到了心理辅导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