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为儿童学习英语创造一个很好的语言环境是大家都很关注的。本文讨论了儿童二语习得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儿童学习英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儿童早期第二语言学习所具有的坚实的科学理论、实践基础以及幼儿也具有第二语言学习的生理、心理优势的论述,认为儿童早期第二语言学习是可行的.并对儿童家庭早期英语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4.
随着英语在我国的逐渐普及,英语初学者已经出现了低龄化、少儿化的特点。儿童与成人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有共同之处,但是由于年龄、性格、学习动机以及自我概念的不同与成人又有差异。通过分析三例儿童学习英语的情况,探索情感因素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注意",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从注意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人手,讨论其在二语习得输入、中心加工和输出阶段中的作用,并梳理语言教学中的注意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认识、发挥二语习得中注意的作用,促进二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言语交际中,称呼语虽受到社会规约的限定,其实际使用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会根据实际的交际情境做出灵活的变化来顺应变化的语境,即称呼语的转换.称呼语转换是说话者对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的顺应,是各种语境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意象图式理论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吻合.本文在意象图式理论指导下尝试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面探索儿童英语习得规律,努力在儿童英语习得中建构意象图式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运用的语言策略,如今,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本文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新闻标题中语码转换的内在机制.经分析发现新闻标题中语码转换的使用是对物质、社交、心理世界和语言语境的顺应。 相似文献
9.
陈霞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31+65
二语习得自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以来,以其独特的理论基础、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很快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同时,学者们开始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各个方面作研究综述,在宏观上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做好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学者对语码转换研究的基础上,运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和于国栋的顺应性模式对中文网络广告中语码转换进行顺应性分析。首先,对中文网络广告中的英汉语码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其次,分析了广告文字撰写者在广告语篇中采取英汉语码转换的原因,以期为广告语设计者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语块。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模仿能力强,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语块的特点使儿童在初学英语时便关注语言中的语篇层次,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儿童学习英语发现:特定交际对话中简单的句型框架,配以语义性强的词汇可以帮助儿童学习者轻松习得英语,建立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儿童早期形成有利的英语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2.
陈涵琪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61-63,182
结合以往不同角度的委婉语研究成果,从顺应理论角度指出商务英语委婉语的使用是心理、物理、社交世界顺应的结果。认为委婉语的选择使用是商务英语中一种普遍现象。商务英语交际中掌握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礼貌原则,在实现有效沟通和交际的同时发展和巩固商务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商界竞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母语习得理论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多人都在学习二语,但效果不佳,背后的深层根本原因何在?语言学家一直试图从探讨母语习得理论出发给二语学习做出某种合理的解释。文章回顾并评析了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利花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9):76-78
Glenberg的"指称假说论"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发展的新成果,它坚持语言习得的体验哲学观,侧重研究语言和人的各种感觉或者联觉的啮合,研究发现这一理论对于二语习得和语篇认知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15):222-223
二语习得主要研究学生在习得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其他语言。关于该研究主要有三大理论,即强调环境在塑造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环境论,重视学生先天特性的先天论,以及把学习者的内在特性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论。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相互作用论为二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即语言学习的内因和外因应当同时并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语习得中的"显性"和"隐性"进行一系列的探讨。通过分析学者们对"显性"与"隐性"的定义及观点,进一步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程度上,显性知识可促进隐性知识的发展,隐性知识可以帮助显性知识的学习。在语言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儿童或具有高语言分析能力的人更适合隐性学习,而成人或低语言分析能力的人更适合显性学习。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取得最佳二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静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7):127-128
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对于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具有十分明显的指导作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中提出语言的使用是一系列的动态顺应过程,并最终达到交际的顺利进行,这与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语码转换动机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教师语码转换的三大顺应性动机进行分析,提出语码转换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二语习得研究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步入成熟期。而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和外语习得都是关于习得有别于母语的另一门语言。一方面,两者有一些共同之处。另一方面,一些因素又使它们有所区别。本文诠释了二语习得和外语习得的区别,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区别两者,进而提高其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