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燕 《家教世界》2013,(8X):17-17
幼小衔接与学前教育是当前幼儿素质教育、幼教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幼小衔接也是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从学前教育的现实乱象和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建立与完善幼小过渡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幼小衔接不仅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处理好二者衔接的关系对幼儿、学龄儿全面和谐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农村儿童来说,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农村教育资源短缺;二、文化设施基础差;三、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相对低下导致家长对学前教育不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所以对于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由于农村教育基础差,条件不成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幼小衔接问题尚未合理解决。本文主要论述幼小衔接的概念,讨论现在农村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善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下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建设与发展被忽视,教育财政投入与政策倾斜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和粗放问题,进一步聚焦教育则突出体现在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严重不足、义务教育阶段小规模学校建设不达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与结构不协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衔接不畅,师资配置结构性短缺,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仍存在问题.必须面对这些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并实行重点攻关,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和全面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相互衔接的基础教育结构 从教育结构上来划分,瑞典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学前教育根据儿童入学年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学前教育活动和学前班。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学界的理论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以及关乎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实践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基础上深入探析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可行性,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实施学前教育义务化的财力条件和社会条件,并进一步认为应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义务化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虽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困难,但是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可以维护和提升学前教育体系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保卫学前教育的公共性;第二,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可以实现学前教育管理的明晰性、稳定性和统一性;第三,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可以明确学前教师的公职身份,保障学前教师的基本权利;第四;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可以维护学前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由此观之,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具有现实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史云侠 《考试周刊》2011,(93):194-195
针对当前人们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以及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内容上的衔接之间存在的诸如学前教育小学化、为小学入学准备不充分、教科研不深入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提出了如何预防学前教育小学化、制定科学合理规划等一系列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向红 《考试周刊》2010,(24):208-209
学前教育能有效地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它是巩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的学前教育已经被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关注农村学前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石之一。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一个困扰小学起始教学的典型问题,儿童从学前教育迈人义务教育门槛,从非约束型教育过渡到相对约束型教育,形成一道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分的沟坎。小学起始年级面临“从无到有”的特殊教育情境,即从无目的教育过渡到有目的教育,从“无为而育”到“有规而治”;从无大纲教材到有大纲教材,从下意识自然教学到有意识任务教学。因此,两阶段“无”与”有”的教育衔接需要探索,以实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本刊将以"立足义务教育,衔接学前教育,助推基础教育"为办刊方针,助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助推中小学校百花齐放,助推校长教师专业成长,欢迎各位同仁和各界人士踊跃投稿。主要栏目高端论坛——从"教育之上看教育"(各级官员)、"教育之外看教育"(名家名人)、"教育大家看教育"(专家教授)等多重视角,直面基础教育现实,着眼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百家争鸣——针对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为教育界内外提供争鸣的平台。特别报道——宣传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典型经验,推介义务教育领域的品牌学校、领军校长和智慧教师,报道义务教育领域重要科研成果和重要活动。现代管理——介绍义务教育阶段现代教育管理的经验与思考,提供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转型,当前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在改革之中,对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我们需要不断地加以认识和探讨。本文从社会需要决定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方向,教育的本质特性制约着教育改革的举措,教育内容的性质决定了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改革的成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改革中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是通才教育思想的实施内容之一,我国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探讨其人文教育实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笔者提出了优化人文学科设置、充实课程结构体系及全面推进教学过程的人文精神渗透等对策,以此充实和改进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下滑的忧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其历史必然性。它需要人们从教育理念上、管理理念上、教学方法、管理方法以及人、财、物等方面,为这一过程的到来做好准备。如果人为地加速这一过程,则很可能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和隐患。高等教育大众化不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否则高等教育就无法发挥它对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决不是任意化。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有一个“底线”。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教育做出了精当的论述,指出了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教育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宏观的部署。该论述有四大亮点:确立了教育公平在社会公平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和谐”理念确立为贯穿党的教育部署的核心思想;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四个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在教育公平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均衡配置,使教育事业得到和谐发展,达到令人民满意的目的。这一关于教育的论述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教育事业起到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陷入学生信教、功利主义、脱离实际和信仰多元化的困境,西方宗教教育却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通过西方宗教信仰教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点与模式对比分析,甄别西方宗教信仰中有益的教育模式,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软肋,提出显隐共存、软硬兼施、弘扬博爱和强调精神四点对策,以提高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对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尤为明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必然选择。高考招生承担着为高校选拔人才和引导基础教育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高考招生改革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稳步推进,以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产业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产业化在理论上的混乱和对实践的误导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不同类别的产业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不能混为一谈。教育产业化把教育“化”成一个纯粹的一般产业,并按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必然违背教育的特殊规律。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最终“毁掉教育事业”。借鉴产业的一些运作方式办教育才是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社会的影响看,学前教育是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学前教育是公共产品。而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着政府缺位和错位,区域、城乡和公办与民办发展不平衡,以及政策缺失等问题,因此我国要把学前教育凸显为独立的以及学校教育制度,在财政预算当中单独列支学前教育经费,建立独立的幼儿教师编制、职称体系和建立专业的学前教育领导体制,并将学前教育包含到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中去。  相似文献   

19.
陈学忠 《成人教育》2012,32(5):35-37
高职教育是将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在一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不仅是高职教育两个不同的发展体系,而且还是决定这一新的教育类型不同实现形式和结果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因此,可以用高等学历教育作为纵的维度,职业技能教育作为横的维度,构建一个高等职业教育内在关系模型,来研究高职教育与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受教育人口的增加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将发生显著变化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发展要与之相适应 ,为此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要有适度的规模 ,逐步优化的结构 ,合理布局 ,开放的管理 ,多样化的培养形式 ,以及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