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早期启蒙思想家,王夫之面对明亡清兴的易代鼎革巨变,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和夷夏观进行了重新解析和阐释。在王夫之看来,天下姓“公”不姓“私”,即天下是天下人的“公天下”,而不是一姓之私的“私天下”。在夷夏关系问题上,王夫之认为,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所禀受的天地之气也不同,因此民族习惯、民族文化也不同。他反对民族间互相侵扰,主张各安其所。在明清鼎革之际,王夫之继承了传统的“天下为公”思想,强调保族固类,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反思和剖析王夫之的天下观和夷夏观,对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伦理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主张“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使大家各得其所,以实现真正的民主”,尽量发挥大家的创造力等等。他开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先河,启示我们:教育应该与民主政治并行,扶贫应从教育开始,重视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3.
试述王夫之的教育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以唯物论的反映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而,在他长期的教育生涯中,经过观察、体验、研究,对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有许多宝贵的见解,他的教育方法论,闪烁着教育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主要表现在:一、坚持“动”与“除”的辩证统一王夫之认为,教育过程是知行统一、知行并重的过程,是师生、教与学对立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培养目标是经过动态发展而实现的。因此,王夫之反对理学家们的“主静”、“主教”思想,坚持动与静的辩证统一。王夫之说:“人之有心,昼夜用不息,虽人…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的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史上,王夫之的美学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既辩证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学理念,又批判性地发展了传统美学思想。因此,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其美学思想进行阐释和说明。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王夫之美学的艺术渊源、王夫之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王夫之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以及王夫之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并以期引起美学相关研究者对于王夫之美学思想的关注和艺术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小康”社会思想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天下为家”是其基本特征。“大同思想”是以农业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天下为公是这个社会的特征,它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其间经历了艰难的探索。邓小平基于中国国情首次提出当代“小康”奋斗目标,以其独特的“共同富裕”使中国数千年来的大同理想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统一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是中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社会的大变革给王夫之思想烙下了深刻的批判印记,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勉,对民族兴衰之命运展开了深刻的思考.政治斗争失败之后,王夫之辗转到学术领域,从此开始了40多年的教书著述生涯.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关于教育的作用.笔者运用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从民族发展、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教学论等方面对王夫之民族教育思想进行解读,有助于更全面系统地理解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礼记》中“天下为公”和“大同社会”的思想来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通过分析洪秀全、康有为的社会思想来论述孙中山的理想社会模式。孙中山主张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民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民治),利益是人民所共事(民享)的大同世界。他的一生就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社会而英勇奋斗的。他主张“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的思想,深入民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了中华民族革命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诗论中的“读者各以其情自得”说在对传统继承的基础上作了综合性阐释与创造性发挥。其中对读者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对“自得”之情的动态考量以及“入”、“出”自由的辩证分析.均蕴含了已具有相当多现代色彩的读者接受意识。这不仅使中国传统诗学在明清时期就已具备了现代意义的思想,也使得中国传统诗学对今天的诗歌创作与接受具有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没有形成体系?形成于何时?谁是集大成者?这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一大难题。有人认为:“叶燮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有人认为:“王夫之和叶燮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始终没有提出建立独立的美学学科的意见”。王夫之和叶燮确实提出了相当丰富的美学思想,“某些观点具有超前的价值,例如王夫之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无象外之道”,在认识论上对“形”(感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目前学界对其美育思想缺乏系统的思考和全面的探讨。王夫之美育的终极目标即使人实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王夫之认为美育应与人生过程相始终,是人面向理想境界对自己当下人生的无限超越的过程;王夫之重视培养完美和谐人格的美育过程中诗乐所起的作用;他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美育原则的应用等。在中国美育思想史上王夫之的美育思想处于集大成又使之走向历史终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弘扬先秦儒学教育思想,扬弃宋明理学教育思想,提出“性教一贯”、“知行相资”以及“学思相济”诸多教育命题,这些命题进一步发展了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史上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人之本,中国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范畴。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诚信有过丰富的论述。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大师王夫之一生以“六经则我开生面”自期自许,为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尤其对诚信这一传统范畴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批判和创新。他从认识论上以及道德修养论上充分肯定诚的价值并将其定义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终极范畴。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重新认识和阐释王夫之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哲学家.他继承了中国哲史上阴阳气化论的传统,将气一元论唯物主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批判地改造了佛教提出的“能”、“所”思想,提出了“能必副其所”的命题;主张“格物致知”、“知行统一”.这些观点,完善了其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的哲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他在本体论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学说以及精湛的辩证学说,历史观方面提出“理势相成”学说,在伦理学方面,则有“性日生日成”、“珍生、务义”等学说。他提出了精湛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达到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王夫之的哲学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宇宙论、本体论与人生论的统一,特别是以本体论为人生论的价值来源和终极根据。王夫之哲学对现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以相宗的“八识”、“三性”来解释“现量”的含义,他着力阐发“现量”之“现”,使“现量”成为一个含义更为丰富的术语,并把它运用在诗学评论,这是对相宗思想的发挥,其做法有相宗本身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缘,用西学理解出的“直观”可与之相印证。  相似文献   

16.
“养民裕国”是王夫之民本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他以“裕民力”阐发“养民裕国”之道,体现出中国人文传统对民本和民生的重视,其“养民以田”、“重农务本”、“善均贫富”等主张,对于当前如何解决农村问题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探索王夫之民本思想的精髓,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评价王夫之品德心理思想颇具本土特色的话,那么这种“特色”将被集中地反映在他有关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系列阐述之中。具体地说,就是自律情感性思想和自律内在性思想。一、品德心理发展规律之一:自律情感“自律情感性”概括地表达了王夫之关于品德心理发展“水平标准”的思想,其中的“自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诗歌美学思想是以“意象”为本体论范畴的,在他的诗歌美学理论著作《姜斋诗话》和他的诗歌批评实践活动中,王夫之通过对“意”和“象”这两个概念的分析和梳理,指出了两者在理论上的联系,事实上建立了以“意象”为本体的诗歌审美本体论。本文意在通过对王夫之的诗歌美学思想和诗歌批评实践的文本的解读,澄清王夫之诗歌美学思想的本体论内涵,明确其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是当今人类社会遇到的两个重大问题,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重建国际新秩序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可资多方面思想资源。在儒家王道政治哲学里,“王道”与“儒道”即是合而为一的。具体言之,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仁义”“爱人”“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思想,以及“无偏无党”“无反无侧”的原则和主张,为化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人权与国权关系上的尖锐对立和分歧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资源和启示。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制民之产”“与民同乐”“仁民爱物”“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克服因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自由化产生的弊端,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警示和借鉴意义。儒家王道政治哲学的“以夏变夷”的中国中心论观念,则从反面为建立一个更加互相包容、互相借鉴的国际文化新秩序提供了需要引以为戒的教训。在重建国际新秩序和全球伦理过程中,中国传统儒家王道政治哲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亦完全可以为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的《大同书》是基主要社会政治思想──大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全面阐述,它的基本精神是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它的基本原则有“天下为公”的公有原则、“人人平等”的人权原则、“去苦求乐”的人道原则,这三大原则之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复杂的近代中国产生了复杂的大同思想。《大同书》描绘了美妙无比的理想蓝图,但只是个不能实现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