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寅年说虎     
寅年出生的人属虎,所以寅年也叫虎年。 说到寅年,想起了屈原,屈原就生在寅年。他在《离骚》中说自己“摄提贞于孟陬(zou)兮,惟庚寅吾以降”。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2004年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有《离骚》(节选)一文,其中有几个注解值得商榷。1“.摄提贞于孟陬兮”注解将“摄提”注为“星名,指寅年”,不准确。这里使用了太岁纪年法,古人根据岁星(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来纪年,木星大体是十二年绕天一周,由于它是由西向东运行,与十二辰①  相似文献   

3.
一行在《大衍历》中修正行星的不均匀运动时,放弃了隋代及初唐历法中的五星入气加减差算法,首创表格形式的五星爻象历,并设计了与此相应的五星盈缩差算法。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解读《大衍历》术文,指出《大衍历》中五星爻象历相当于行星中心差表,进退变率相当于宋代历法中的五星盈缩差,二者之间的转化系数由一组常数"乘数"和"除数"决定。《五纪历》沿着《大衍历》的思路,大大简化了乘数和除数的设置,《宣明历》不再设乘数和除数,其五星平见加减历已演变为宋代五星盈缩历的雏形,由此勾勒出唐宋时期五星盈缩差算法演变的历史脉络。此外,文章还利用《大衍历》火星爻象历构造了火星盈缩历,并讨论了《大衍历》以后各历中火星盈缩历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罗振玉在《流沙坠简》中将敦煌汉简中的历表类简文称之为"历谱"的说法并不准确。根据近年出土的秦汉简牍可知,这类历表类简应称作"历日"、"质日"或"日"。从悬泉汉简记载可知,"历日"一词至少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指朝廷颁行全国的历日正朔。"历日"在秦汉简牍中又自题篇名作"质日"或"日",二者与先秦典籍中的"致日"为异字同义,其本义指以土圭测日影,以求夏至和冬至之时。秦汉简牍中的"质日"类历日属于实用历本,其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查阅当年具体月日干支;二是作为人们行事宜忌的指南;三是用于记事。  相似文献   

5.
算命     
那天的语文课堂上,我引导着学生学习屈原的《离骚》,读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时,一位学生举手质疑。问题是这样的:注解中“摄提”为星名,指的是寅年,“孟陬”指正月,“庚寅”指的是庚寅日,屈原就是诞生于寅年正月庚寅日。学生的问题是,古人说的生辰八字是怎么回事?与人的命运有关吗?问题一提出,就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几十双眼睛盯着我,都渴望得到答案。我也认为有必要解释一下,便就我所知告诉他们,这是古人采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月、日…  相似文献   

6.
林海 《语文学习》2010,(6):48-49
粤教版高中语文《〈离骚〉节选》“摄提贞于孟陬兮”.课文注“摄提是干支纪年法中寅年的别称”。此说不妥。“摄提”当是“星岁纪年法”的一种名称。因为此句事关屈原生年之推算,又是教科书,影响甚巨,故参考海内方家之见,以资辨正。  相似文献   

7.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曜(或七政)。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又称为五纬。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持强。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木星古名岁星,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  相似文献   

8.
太初改历考     
太初改历是中国历法史上至关重要的大事。目前能够找到的有关太初改历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始史料记载,只有《史记·历书》和《汉书·律历志》两部著作。从这两部史料出发,进而探讨太初改历的历史原貌是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历书》全篇未载历名,制历人不详,《历术甲子篇》确已被篡改,故其可靠性存在疑点。因此,司马迁是否撰著此《历书》也是存疑的。本文还探讨了太初历与三统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推求五星定见时刻是中国古代行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算法,该算法由于涉及到五星和太阳的不均匀运动而显得比较复杂。按照中国古代历法家的思路,利用现代天文学知识,构建了五星定见算法的数学模型,并选择宋代名历《纪元历》,详细讨论了《纪元历》五星定见算法的算法模型、合理性及精度。  相似文献   

10.
李致忠先生《三目类序释评》释《四库总目·集部》总序之"冷斋曲附乎豫章","冷斋"为鲁訔,"豫章"为罗从彦。我们认为"冷斋"宜指惠洪,"豫章"当为黄庭坚。  相似文献   

11.
一、给力字面意思是"给予力量",引申指"酷"、"棒"、"爽"。出自日本动画片。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被视为权威媒体认可网络词语的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历史典籍、文献的梳理及其所载历点的推算,同时结合出土文物考察(即“三证合一”法),对中华人文始祖太嗥伏羲、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的故里、生卒年代及其主要生平事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订和论述,再论太R皋伏羲距今七八千年,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距今六七千年,并提出了伏羲孕于西洞庭之滨、诞于洪江高庙,炎帝诞于会同连山,黄帝诞于岳阳君山(寿丘),他们一生的活动和创业均在荆楚黔中等新观点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蜜日是七曜日之一,即太阳直日,其意原是摩尼教的星期日和持斋、礼拜吉日。从《宿曜经》的描述来看,"蜜日"还是密教修持密法仪轨的吉祥日子。相较而言,敦煌具注历中的"蜜日"旨在表达趋吉避凶的择吉观念,因而展示更多的是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适宜事项,难以体现宗教"圣日"或"吉祥日"的意义;具注历中的"蜜"字标注,有可能是二十八宿注历的一种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4.
《尚书·周书·无逸》所载殷高宗武丁"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学者大多解为记述礼制之语,这种理解值得商榷。首先,"亮阴"应当解为一种处所,而且当是专门用于守丧之处。故"亮阴"乃指守丧。其次,殷王守丧之事仅高宗一人见载于册,定是因其有过人之处。且联系上下文并纵观《尚书》的主旨,"不言"解为执政之道似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国天文学史认为,用二十八宿注历,是南宋时为了“演禽术”的需要才产生的。然唐末五代的敦煌历日已有用二十八宿注历者。通过对两份早期敦煌残历日用二十八宿注历的情况进行检验,发现均有错误。鉴于有学者认为将其中的BD16365残历日定为唐乾符四年(877)不是唯一可能,文章用相关历法知识作了回应,说明唐乾符四年是该残历的唯一年代。文中《二十八宿与七曜日对应关系表》《七元甲子表》,在研究相关问题时,均可作为工具来使用。  相似文献   

16.
《少年月刊》2014,(6):4-9
2007年10月30日,国际足协在苏黎世正式宣布2014年第20届男足世界杯在巴西举行,这也是巴西继1950年后再次主办男足世界杯赛。等了长达半个多世纪后,"五星"巴西终于再圆世界杯梦。走进巴西世界杯本届世界杯于北京时间2014年6月13日至7月14日在巴西12个城市的12个球场举行。球迷们翘首以盼四年,只等这场南美洲的足球风暴。  相似文献   

17.
"廉"侧重于正直,"洁"侧重于不贪,合称则是指人的正直而不贪的高尚德行。《道德经》提出了"廉而不刿"的命题,并指出以"无私"、"不争"、"不以兵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以正治国"等重要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洁"主要是指不贪财色功名以洁身自好,要做到这一点,《道德经》指出应"功成身退"、"不贵难得之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知足知止"等。《道德经》"廉洁"思想是以其"道"论为核心的辩证的自然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8.
人们历来把传说或神话中炎帝、黄帝当作正统尊奉为祖先,而把全尤作为犯上作乱的叛逆加以贬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不应对炎、黄、全尤分褒贬《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战于版泉之野。”《淮南子·兵略篇》云:“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推擒之。”《史记·五帝本纪》曰:“量尤作乱一不用帝(黄帝)命。于是黄帝征师诸侯,与量尤战于琢鹿之野。”《孔子三朝记》云:“黄帝杀之(量尤)于中冀。量尤肢体身首异处,而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北来沈括《梦溪笔谈》谓“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量尤…  相似文献   

19.
经考证,古动物名"虎鱼"、"泡鱼"指刺魨,"绷鱼"指无毒刺魨,"鯺"指大的河豚,"鰽"指曹白鱼或鲥鱼,""指真鲷,"黄雀鱼"指黄鲫。"白凫"指天鹅,"白颊鸟"应指白脸山雀。"白猿"指得了白化病的猿猴,"墨猴"、"石猴"、"栗子猿"指小型眼镜猴(国内灭绝),"乌猿"指黑长臂猿,"黑猿"指长臂猿、滇金丝猴等,"马猴"指短尾猴,"黄狐"指沙狐,"牯犀"、"毛犀"指苏门答腊犀(国内灭绝),"黄鼠"、"貔貍"指旱獭。  相似文献   

20.
1.嫦娥奔月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佩戴着五星红旗的"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15日成功着陆月球。2.雾霾雾霾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2013年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