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zuò贡献""zuò准备"和"zuò决定"等短语中,"作"与"做"在日常使用中经常发生混用。目前学界无具体的区分标准,同时,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此也反复不定。通过BCC语料库,本文对以上三组的不同搭配进行历时与共时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述短语中,"作/做"互为变体,而且这种趋势可能将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2.
“刚才你去的时候,他在zuo什么?”句中的zuo应该写为“做”似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们发现在一些对外汉语教材里,是“做”的地方却出现了“作”。例如:你什么时候儿作作业啊我看了电视就作完作业作练习作了很多中国菜作裤作得不好爸爸让孩子作什么。另外还出现了“作句子”。动词“作”这样的用法不合乎习惯,看上去总觉得别扭。所谓“作句子”实不可取,通常的说法是“造句”。据查,在几种词典上也不见类似上述的那些搭配。动词“作”的搭配如:作诗、作斗争、作判断、作结论。动词“做”的搭配如、做菜、做裤子、做功课、做作业、做练习。(参见《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1984年版) “作”和“做”也有通用的时候,如“作文章——做文章”,但多数用法有习惯上的区别。吕叔湘先  相似文献   

3.
“些”一般读作 xiē,为程度副词,意即“一点儿”。也可作不定量词,如“一些”、“这些”等。这些用法已为人所熟悉。但是,“些”还可以作句末语气助词,却鲜为人知。“些”作句末语气助词时。有两种读音,表示两种微有区别的语气。第一种,读 sā。如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词:“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第二种读 suò。如《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去  相似文献   

4.
例一在小班的一堂常识课上,老师引导孩子们认识木材,提问:“小椅子是什么做(zuò)的?”孩子们都愣住了。终于有一个幼儿举手回答:“小椅子是屁股坐(zuò)的。”引来大家的一阵哄笑。这位老师把成年人之间用惯了的过分简略的口语搬上了幼儿园的课堂。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少,视野窄,所以,老师提上述问题时,“用什么东西”这样的状语附加成分亦即限制成分,是不能少的。否则,幼儿会感到束手无策,或作漫无边际的联想(如“做”与“坐”同音,“做”错为“坐”)。为了便于幼儿在思考时有  相似文献   

5.
当“做”和“作”同时当动词用时,它们在普通话里是同音字,均读“zuo”,词义也相近。因而,这两个字常常被不少人混用。其实,“做”和“作”的用法是有一定分工的。 “做”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单音节动词,主要有这样几个义项(括号中的文字):1.做衣服、做鞋(制作);2.做诗、做文章(写作);3.做工、做报告(从事某项工作或活  相似文献   

6.
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做”和“作”,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曾作过这样的比较:“做”和“作”,语音上二者在普通话里已没有区别。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等;抽象一点的,特别是成语里,书面色彩较浓一点的,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等。(见《现代汉语八百词》P.629) 由此可见:“做”,这个动词所接的宾语,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作”这个动词所接的宾语,一般是抽象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正确地使用  相似文献   

7.
(一)“作”与“做”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两个字,现代汉语的词书中的注音均为 zuò。其实这两个字,不仅各有不同的涵义,而且是不同的音,这在除普通话以外的各地方音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下面准备对这两个字的渊源及其历史衍变,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8.
巧辨多音字     
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多音字,有相当部分的同学会读错字音。这里介绍几种辨别多音字的方法。1.看词性。有些多音字组成一个词以后,其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如“参”:作动词时读cān(参加、参与);作名词时读shēn(人参、海参);作形容词时读cēn(参差不齐)。又如“藏”:作名词时读zàng(宝藏);作动词时读cáng(躲藏)。2.看语体。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往往也是辨别多音字读音的标志之一。如“露”:作口语则为lòu(露马脚、露脸);书面语则为lù(暴露、揭露)。3.看词义。有些多音字组成的词,当它的意思与某事物或现象有关时,都读同一个音;而与该事…  相似文献   

9.
在报刊和电视上,经常看到有人将“作客”和“做客”二词用混。如:①到了凌晨,作客方总要归去,吴明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到十字路口。②他大学毕业后去了海外,后来一直做客加拿大,将近二十年了,我和他没见过一面。其实,①句中的“作客”应为“做客”,②句中的“做客”应为“作客”。那么,“作客”和“做客”有什么区别呢芽作客:《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寄居在别处。如:作客他乡。做客:《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如:我到外公家去做客。〔辨析〕相同点:两个词读音相同,都读zuòkè;词性相同,都是动词;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式;“做客”…  相似文献   

10.
提tí示shì:爸bà爸b,在zài做zuò什shén么me?儿ér子zi在zài做zuò什shén么me?请qǐn$你nǐ把bǎ他tā们men的de语yǔ言yán、动dòn$作zuò、神shén情qín$描miáo绘huì下xià来lái。明mín$明min$的de爸bà爸b,是shì工$ōn$程chén$师shī,工$ōn$作zuò可kě忙má  相似文献   

11.
说“行”     
《木兰辞》:“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许多语文教师把“行” 字读成“xing”,解释为“行路”.因此全句即释为:“同在一起走路十二年,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其实,这样解释是不妥的.“行”是个多音多义词.一读“xing”,常作动词,相当了现代汉语的“走”.如:唐李商隐《瑶池》诗“入骏日行三万里.” 另一读“háng”,多作名词,有“行列”的意思.如汉乐府《鸡鸣》:“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汉语中,“相”有去声和阴平两个读音。读去声时是动词和名词:读阴平时,是副词。 做动词的“相”,当“观察”、“审察”讲,如“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鄘风·相鼠》),“伯乐学相马……”(王充《订鬼》);也当“辅佐”、“帮助”等讲,如“至于幽暗昏惑而又无物以相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做名词的“相”,当“容貌”讲,如“儿已薄禄相’(《玉台新泳·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当“百官之长”讲,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在这些时候,“相”是实词,它直接担负句子的一个成分,其作用清楚,含义明白,毋庸赘言。本文着重分析当副词用的“相”。  相似文献   

13.
xiàgèyuèyào rùduì下个月,要入队,xiàn zài jiùyào zuòzhǔn bèi现在就要做准备,zuòzhǔn bèi xuéduìgē做准备,学队歌,xiān bǎlái shuōyìshuō先把来历说一说。  相似文献   

14.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汉语知识》里,把“趋向动词”归在“动词的附类”,理由是这类词具有动词的一部分特点,可是又有它们自己的不同于一般动词的特点”.这本书指出,“趋向动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作谓语.如:‘客人来了’,‘爸爸起来了,正在洗脸’.另一种是用在另一个主要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趋向.这样用的时候,它们读轻声”.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go是一个行为动词,意为“去”。如: He has gone to Beijing.他到北京去了。We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我们昨天去了公园。go除作行为动词外,还常作连系动词,其后接形容词作表语。本文要谈的就是“go+形容词”结构的含义及用法。go用作连系动词,通常表示主  相似文献   

16.
<正>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猜一个字谜,谜面是:两人肩并肩,站在土上边。你肯定一下子就猜到了,谜底是“坐”字。说到“坐”字,同学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座”字。是啊,“坐”与“座”不仅是一对同音字,都读“zuò”,还是一对形近字,而且“坐位”和“座位”还可以通用。  相似文献   

17.
6.下列动词后跟不定式和动名词作宾语意思不一样。在动词 remember,horget 和 regret 后,动名词表示其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意为“忘了曾经做过某事”等,表示此事已做;不定式表示其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意为“忘了去做某事”等,表示此事还未做,如:  相似文献   

18.
一、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两句写下来。注意行款要整齐、美观。(4分)二、读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4分)两鬓·(bīn bìn)血泊·(pōbò)尽·管(jǐn jìn)水泵·(bàng bèng)作·料(zuòzuó)·撒谎(sāsǎ)抽噎·(yē  相似文献   

19.
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有时用“树阴”,有时用“树荫”,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这说明编者拿不准,对二者的认识还处于混沌状态。荫,原有二读。读yìn时作动词“(树木)遮盖(阳光)”义,如荫覆;还有“封建时代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庇护”义,如“封妻荫子”;也作形容词“阴凉潮湿”义,如“地下室太荫了,不能住人”。读yīn时作名词“树下的阴影”义,如“树荫”。当时谁若将“树荫”写作“树阴”,那他就是写了别字。可是,现在谁再用“树荫”,那他就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了———1985年12月,国家颁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音表》规定:“荫”…  相似文献   

20.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zuò)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录音带放完了,我正准备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小黑板检查一下学生听读、正音的情况,忽然瞥见有一只稚嫩的手臂高高地举过头顶.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平时特别爱提问题的李研研同学。我请他站起来发表意见,他大声说:“老师,录音带里有一个字音读错了:是确凿(záo),不是确凿(zuò).”我有些意外,先让他坐下,表扬了他能认真听读,敢于发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